【我用了将近一年时间,写了一本书稿,近50万字,记录我自己的人生,书名是《结庐在人境——两境人生》。目前正在修改并联系出版社,暂时不想把全文贴到网上来。现摘录其中有关修房的一部分,发回家坛。穿插的几张照片纯属为吸引网络上的读者,与正文关系不密切。本节中的照片,是装修后的部分结果,可与前文的照片对照。】
更多博文请看:http://blog.wenxuecity.com/myindex/41949/
在枯寂的连续劳作中,我的精神调剂就是把过程拍照下来,记叙下来,贴到网上,发到报上,听到一些肯定,觉得不但有利于己,也有益于人,庶几获得一些慰藉。可用金钱衡量的回报是未来的,多少尚不可知;但精神上、心理上的回报却是马上即见,立等可取。
装修本来是个人的事,自家的事,关起门来外人莫知,屋顶盖着从天上也看不见。可是我这次装修却成为了公众事件,在海外华人中传播广泛,大约有几十万人几百万次地看到了我的装修。这全是因为我在买此房之前不久,开始在网上写博客,在博得了碰头好之后吸引了粉丝,网管和版主每篇都为我置顶或上首页,更扩大了影响。我在四年多里大约写了300篇,其中光是修“傲博庐”此房的系列叫作“房崇修房”,就连续发表了158篇,内含现场过程照片2000余幅,让读者眼见为实。这样,我的装修等于是实时网上全球直播,无远弗届,瞬息直达。本来是锤凿斧锯的低科技劳作,却插上了网络数码的高科技翅膀,使我的埋头苦干,变成了扬名天下。
在上网之前,我本来并不觉得自己做的有什么过人之处,不过是半路出家,偶然遇到这事可以作为谋生之途,自己又喜欢琢磨,就入门干起来了。忽一日贴上网来,收到出乎意外的赞扬,才鼓励我一连串写下来,一发而不可收。网友的美言听多了,我才相信自己在这方面确实有一些异秉,这也激励我胆子更壮,去挑战更高的难度,做成了以前没有做过的事,譬如最高处的顶开天窗,和最底层的挖地埋管等。也就是说,装修实践和写作博客,这文武两端,是互为表里,互相促进的。
完全异地重做的厨房。这房间原本是餐厅,拆掉了原有的隔墙(在天窗和烤箱的位置),使厨房向家庭厅敞开。所有水电、橱柜都是新做的。附带着开了天窗,并在左侧开门通车库。
窗户是餐厅的原大,所以显得较大。我设计了双水池和分离的烤箱。
在写了一段时间后,我总结了四句话,放在博客的起首处,作为引言,这就是我的宗旨了:“把装修做出文化来,把过程当成人生过,把技术揉为故事讲,把读者看作朋友待。”
我想,这也是我一个文科生或者说文化人,与理工科生或纯粹的技术性作者的不同。我的写法,本意并不是技术指南,不是传授技术,而是描述自己的历程,记录自己的心得,在整体上显示出文化来。说白了吧,我写的是记叙文,而不是说明书。希望是有人格有性情有趣味且略具文采的活文字,而不是枯燥冰冷的技术帖。
这些博文都是急就章,边干边写,不能细磨。但我还是注意在写法上尽量带点文学性,一个标志是,一百多篇,都坚持采用了七字标题,像是中国旧体的诗句。试举几例:装浴室要敷设上下水管,就题为《来龙去脉引清流》;修厨房要拆建承重墙,题目是《移墙承重暂息肩》;要在厨房里开天窗,起名曰《钻破顶板迎天光》,还暗含了华人在职场升迁的寓意。这些七字句算不上是诗,但是既要概括文意,又不能过于晦涩,且要坚持一百多次,作茧自缚,戴镣起舞,也是相当不易的。
把旧厨房改为餐厅,两个窗户是拆墙扩大的。上图的角上就是原来的水池、橱柜和炉灶。
在这个对角上,堵上了原有的三个门,另开了现在这个门。现在是三厅连通,动线通畅。
我在谈枯燥的技术话题时,时常愿增加点趣味性,添加点佐料,也就是借用写散文或杂文的方法,扯到些旁门话题。比如在写到从房里新开一个门直通车库时,我为了过冬防冻临时挂上了一块棉门帘。因此想到了早年听到的传统相声中的一个绕口令,这里用上了我小时候会说相声的童子功,于是发挥出这么一段:
忽然想起一句关于棉门帘的绕口令,但是要改几个字:挂上棉布棉门帘,车库本是面向南;摘了棉布棉门帘,车库不再面向南。
因为门跑了。
在写到我爬到屋顶里给射灯拉电线的苦处时,有这样一段形容:
要问在里边怎么难受,没经过的人无法体会。这么说吧,匍匐前进时像在伊拉克战场上的大兵,上边怕钉子(钉顶瓦的)碰头,下边怕压塌屋顶;忍耐工作时像煤窑井下的苦力,积尘扑面,呼吸困难,汗水湿衣,还难免纤维沾进皮肤的刺痒。哎,侯宝林说的相声《改行》里卖黄瓜的老旦龚云甫怎么叫的板?“苦——啊!”
我从夏日修房可以扯到俞平伯在暑假里给胡适写信,汇报他与顾颉刚“以剧谈红楼为消夏神方”。我在写到为楼梯重新安装栏杆时,会想到古典诗词中有关栏杆的名句:“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或者是“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可谓是雅俗共用了。
在写到我在地下室里修第三浴室,需要租用电镐,异常吃力地挖开水泥地面时,我发挥了一段胡思乱想的意识流:
当我烦躁地进行超负荷的体力劳动时,自我安慰的办法就是脑子里瞎想。你猜我想到了什么?林县修红旗渠时那个吊在悬崖上凿石的老英雄,是叫任羊成吧?修成昆铁路隧道或井下采煤用的风钻,与我用的有什么不同吗?当我蹲下身铲石掏土,仔细剥离出下水管道时,不是有点像考古工作者在发掘文物吗?裴文中在周口店就是这么干的吧?可是他们的粗活是雇民工干的呀!最后,看着一个房间原本平坦的地面,被我挖得沟壑纵横,我竟想到了所谓的“曲水流觞”,是王羲之的暮春雅集,还是乾隆帝在紫禁城或避暑山庄亭子里的地面挖沟?——这都是什么意识流呀!
除了上述的文学性或曰趣味性外,我还有意识地加强知识性。就是除了讲述自己的干活过程以外,还事先去查阅各项目门类的一般性知识。这样写文章,就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一般与特殊相结合,点和面相结合。既能丰富文章惠及他人,也能知其所以然指导自己,真是两全其美。譬如,在换装门窗时,在安排浴室的洁具时,在设计厨房的布局和订购橱柜、台面和油烟机时,以及当工程涉及到天窗、壁炉、车库门等项目时,我都放笔写了很多知识性内容,是我学习后的心得,用自己的语言讲出,而并非网上成文的照搬。有了这些知识性内容的穿插,我的文章也变得虚实相映,动静相参,点面结合,张弛有致,也增加了厚重感和保存再读的价值。在我写了几十篇的时候,一位论坛的版主说:把你的博文集合起来,就是一部装修的百科全书。这说法当然是夸张过誉,但是听他一说,以后我就更注意虚实结合,和知识的多样性了。
说知识,记装修,我也有意或无意地与我个人的历史联系起来,使装修记成为带着我个人印记的独特经历。譬如说到房子建筑的年份是1972年,我就想到那时我在工艺美术厂,正在经历从批左向批右的转变,正在自学画素描。譬如修浴室做到选择浴缸时,就联想到当年北京市民洗澡的公共浴池,想起了在梁家大院经历抄家时,我看见了当时罕见的梁老太太(梁启超第二夫人)的私人浴缸。譬如当写到改装室内的电线时,我扯出如下一段“闲篇”:
说到电,有一个问题我之前一直没有提,那就是这个房子的电线是铝的,是一大缺点。在买前验房时,发现了这个问题。我一查历史,从1965年到1973年,北美建的很大一部分房子用的是铝电线。我们在初中就学过,铝的导电性能接近于铜,却便宜得多。所以60年代的北美人就自以为比前人聪明地舍铜就铝来做电线。我喜欢中西对比,在同一个时间段里,中国人是走错了路线,北美人是用错了电线。我还记得我家在北京,1967年搬进了新楼房,电线就是铝的。本以为那是中国经济贫困的产物,谁知富甲天下的北美也不例外,莫不是他们也响应了“节约闹革命”的号召?谁知这是个愚昧的选择,在实践中发现铝线涨缩不定,造成接头松动,从而发热甚至打火,存在安全隐患,于是仅8年就停止使用了。北美人纠正自己的错误,比中国人还要快一点。因为时间不长,所以铝线房屋在整体比例上为数不多,以前我只见过一两座,被我买到还是第一次。也算我倒霉,是1972年的房,还差一年就赶上拨乱反正了。
有人跟贴说:这段写得好,用了藏锋笔法。我还想到今昔中西每家电表的电流容量也可资对比:我这房子的供电线路和电表是125安培,回想我在北京阜成路居民楼里的家,1967年的电表是2.5安培。考虑到电压不同的折算(北美是110伏,中国是220伏),耗电增加了25倍。回想那时有人装了10安培的电表,就被邻居指责是想占便宜,因为小耗电带不动大电表,这些都恍如昨日。而北美的在上世纪前半期建房的标准是60安培,后来发展为至少100安培,现在新建大房都采用200安培了。我知道现在中国旧楼房里的供电也都扩容了,现容量多少?就非我所知了。
2010年秋刚修好的家庭厅壁炉附近,还是烧木壁炉,新砌石墙。
两年之后又经过改进的家庭厅,已经是天然气壁炉了。
现在在网上发帖,讲究“无图无真相”,讲装修的过程就更需要眼见为实。我在以前折腾过的十几个房子里,几乎完全没有留下照片,直到2009年初,在“适本堂”里开博,才开始大量拍照。早在40年前我就成了摄影发烧友,但是一放多年,直到2008年年底才买了台入门级数码单反相机,重新拍起照来。但是那时候,装修已经完成,只能拍修成后的新颜了。再修“傲博庐”,既然要全程记录,就必须随时拍照。曾试过傻瓜相机的效果不够好,我就用单反来拍。相机要放在近处方便的地方,自己干活觉得每到时机,就停下来拍两张。这样的实拍坚持了四年,大约拍了上万张,选出来用于博客上网的有两千余张。这些照片使我的系列博客图文并茂,证据确凿,以看图促说话普及,以真相助世人理解。但是代价是,一台新相机随我在装修现场经历了严酷环境的考验,落满了灰尘,虽然还能正常拍摄,但清晰度大减,已是年老色衰。这台相机是我的功臣,它陪伴我完成了装修,它帮助我声名远播。
照片虽然多,但是我从来不上自己的,希望隐姓埋名,把网上与现实分开。这一是因为我在本书前面说了,我从本性上就不是一个喜欢热闹想出名的人;二是因为我在《倒房演义》等博文中把自家的情况写得太多,还是希望能保留一些隐私,不想在生活中太容易让人把我认出来。与此相关的另一方面,我在网上写的是在讲故事,也可以看作是一种纪实的创作,但并不是装修指南。我不认为自己的做法是标准的示范,不是唯一正确的途径,不想让别人来仿效。如果那样好为人师,想“行为世范”,其实有误导的危险,我承担不起那么大的责任。因为北美的建筑规范很严格,而各地标准又有所不同。可是网络是无远弗届的,我的所做所写,怎么可能放之四海而皆准呢?
(未完待续)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