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别把孩子教育的太出色(中)

姗姗来迟的博客,把历史和现实联系在一起。历史是必须懂得和弄清楚的。
打印 被阅读次数

我们公司有一位印度裔的女 account manager, 姑且称之为J。 此女非常强势。据说其丈夫畏之如虎。下班不愿回家,自愿在公司加班。时间一长,业务精通再加上如此忘我的工作精神;就被提拔为中层经理。于是就可以加更多的班啦。她有三个孩子。老大是男孩非常听话,博士毕业在一家国家级研究机构任职。老二是个女孩,很漂亮也能干。著名大学硕士毕业,在一家银行任中层经理。老三是男孩,一心想学艺术。无奈母亲不允,让他学了computer science。他不情不愿地拿了个学位,成绩那是相当地不理想。靠他妈妈的关系,进了我们公司。
一次闲聊,她说她的大儿子什么都听他的;人生之路一帆风顺。可就是婚姻大事不听他的,娶了一位主动向他告白的法国女孩。于是问题来了。婚礼后,J要求其法国儿媳叫她“妈”。但法国儿媳回答说:“在我们法国,我只能叫我自己的母亲“妈”。我只能叫你的名字”。J 超级不爽。第二个不爽是法国儿媳不喜欢india food。无奈之下,J 只能是尽量避免和大儿子一家的不必要接触。J 的女儿已经29岁,还没有男朋友。按照她弟弟的话,她太bossy了。按照J的说法是她女儿的眼光太高。J 说她给女儿找丈夫的标准已经修正为第一:要match,高富帅最佳第二:结婚后女婿要叫妈,第三:未来女婿要适应india food。至于种族,宗教可以放宽。J 曾问我中国人结婚后要不要叫岳父岳母“dad,mum”。我回答说:“那是必须的。“有什么宗教信仰么”“大部分是无神论者。” 于是麻烦来了,J请我给他女儿介绍华人男朋友。我不认识什么适龄的、未婚的、match的男青年。伟大领袖毛主席教导我们说:“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于是开始走群众路线。终于华人同事发掘出一位33岁未婚、博士毕业、在世界500强任职工程师的男青年。在同事们艰苦细致的认证后,见面的时机成熟了。我们华人设计的见面场景如下,华男手持curry饭、印女款款向前:“大哥,你还是这么喜欢curry饭?”华男应回答:“三妹,这是为你准备的。”
话说二人见面后,彼此还满意。于是开始进一步接触。J是心花怒放,match和叫妈的问题都解决了。更可喜的是该华男就是个吃货,对india food不但不排斥,还能品评一二。
我们华人就等着喝喜酒啦。这华女嫁印男的好寻,印女嫁华男的难找啊。
等啊等,终于有一天J 的小儿子告诉我他姐姐已经和华男“game over ”。忙追问为了什么?原因很简单,他姐姐嫌华男太"boring"。
伟大领袖毛主席还教导过我们:“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于是发挥八卦精神,对华男的情况略多了一些了解。原来这个小伙子从小开始学习什么钢琴、游泳等等,参加各种补习班什么的。硬生生被推着进名校、读博士。大家一致认为是“优秀是教出来的典范。”估计是小时候没有什么时间来玩,于是就。。。
话说半年之后,已经慢慢淡忘了这一发展中印友谊的壮举;却突然听到了华男要结婚的消息。于是午饭时八卦又有了新的方向。
这个小伙子那很是爱吃啊,有一天在一家华人餐厅用完膳买单。发扬了好为人师的精神,对收银的妹妹点评了一下饭菜的不足之处。收银的妹妹恰恰喜爱厨艺,于是两人就有了共同语言。据说一来二去就星星之火,开始燎原啦。华男的父母最初听说儿子有了稳定的女朋友,还心花怒放。但见了面,了解了一下本人和家庭情况。马上从春风拂面变成秋风扫落叶。原因有二。一是该女长的有点着急,二是该女父母是开"take away" 的,门不当户不对。但华男就是喜欢吃收银妹妹作的饭菜,认准了。
华男的母亲长叹一声:“千万别把孩子教育的太出色啊。”

kingfish2010 发表评论于
回复 '颐和园' 的评论 :

同意园姐!另外*优秀*或不优秀的性格多半是遗传来的 :)
kingfish2010 发表评论于
这是leonard penny match.
萨兰乌2 发表评论于
这些男孩、女孩无疑是一般概念中的优秀了,只是“曲高和寡”。“白马王子”与“鲜花、天鹅”互相没有感觉,正应了一句:“好汉无好妻,癞汉娶仙女”的古话。那位29岁的印度女孩将来嫁的也就是个“一般人”,肯定不如文中的“王子”。
三月家人 发表评论于
回复 '颐和园' 的评论 : 同感
restlessheartusa 发表评论于
有一定道理。孩子被推得厉害了,容易被street smart吸引。
Quarx 发表评论于
写 de 很有意思啊!
颐和园 发表评论于
说了半天,这些孩子哪个算出色?博士男,吃货男,还是BOSSY女?不是我眼光高,仅看学位,工作和性别无从判断一个人是出色还是不出色。
小二儿 发表评论于
写地很好个,很有意思啊!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