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喜汤唯因【黄金时代】中的萧红一角,今天获得了第九届亚洲电影大奖最佳女主角提名,这是她继台湾金马奖,香港金像奖和第八届亚太电影大奖后又一次因这个角色入围最佳女主角提名。这也是她第二次入围亚洲电影大奖最佳女主角,上一次是在二零零八年,因为电影【色戒】里的王佳芝一角。
「我的黄金时代,是在笼子里过的。」
这是电影【黄金时代】里,令我感触最深的台词。画面里汤唯饰演的萧红身在日本,与萧军分离的时间她独自疗伤。不在中国的时候,她入境随俗地换上洋服,束发薄妆,温婉娟秀地独坐在阴翳一片的和室中。那是一个静坐的美女,如镜中美人般无人打扰,萧红说那段日子衣暖饭饱,那算是一生里的黄金时代吧。但那就不是萧红了。
这是中国伍尔芙(注1)的时时与刻刻(注2)。能在饥饿贫穷中有段衣食无虑的时光,已然奢侈,但是她却在异乡;这是夏娃的逐出伊甸园,因私奔而遭逐出自给丰足的原乡呼兰河,从此在不名誉中经历颠簸的一生,偏偏她始终忠於欲望活在当下。许鞍华看似用亚伦雷奈【美国舅舅】的形式拍萧红,扮演萧红亲故者现身说法,插入敍事,产生既亲密又疏离又虚实喧哗的效果,其实剧本结构全来自李樯一个众声喧哗的精采剧本,这是左翼敍事,去偶像化,她的私奔、弃子、终於病榻,都反高潮化。
【黄金时代】在美术、服装、搭景、摄影等方面都水准整齐,唯独冯绍峰(饰演萧军)的老妆扮相还是显假了些(何不找个年纪长的演员来扮演呢?);演员部分,口条姿态都有戏感(郝蕾一点都不像郝蕾了呢),若非细碎的叙事方式干扰观影情绪,演员在我心中应有更高的评价才是;不过我最喜欢汤唯的演出,即便剧情被切割成段落,汤唯的演出仍打动了我,有两幕戏尤其出色,一是萧红产下第一个孩子时,护士问她要否看看孩子,萧红直觉反应说:「不要」,这出人意表的反应(甚至带有点嫌恶、排斥的感觉),说著萧红对孩子的无情(或说对孩子父亲的怨?),也说著她对现状(经济)的无能为力;另一幕戏是萧红临死前那悠悠吐出最后一口气的神态,从挣扎到缓下,像是将担了一辈子的苦难与折磨与怨怼全给放下似的,死亡如此沉重又如此轻盈,灵魂挣脱出肉体,而萧红终於得到她渴望许久的自由了吧。
提一下《黄金时代》映后座谈上,有观众问许鞍华导演为何会选汤唯饰演萧红,导演给了个挺有意思的答案,她说:「汤唯在《色戒》中有个眼神很吸引人,那个眼神在电影里不常见到,有点像是回过头在看自己脑袋的感觉,很邪门的。而且她符合所有的条件,她的脸很小,她人很瘦很高,萧红也是这样的。还有就是觉得她的表情也很多很丰富,是个很好的演员,她站出来就会让人觉得很独特。」
这是背向观众的《黄金时代》,正因为我们对於才女/奇女子/女作家的过多绮丽幻想,於是我们想搜新猎奇,或许身为女导演,许鞍华深知艺术多来自孤独、压抑、悲怆,片中萧红说:骆宾基(及大众)应该是同情萧军的吧,电影也用这种敍事,避开对萧红不慈不贞的断然诠释。
【黄金时代】是一种对艺术家及艺术形式的忠实,位列中文小说一百强十大的萧红,传奇未被论定,也未过度美化。女作家不好演,才女更不好演,因此汤唯的姿态神韵、举手投足,成就了黄金时代。也是因为传奇的萧红,从许鞍华李樯汤唯台前幕后到海报设计者,都贡献了一己绝活。萧红成了抛砖引玉,但那砖石依旧传奇,电影不增其色美也不黜其黯淡。不扰观众心旌,对艺术忠实。资金不做商业算计,或者像只野狐狸般逃出了商业算计的罗网,想想好难得,是吧?
回头想想,片名「黄金时代」就好像《双城记》的开头:「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最会写贫穷的作家,能生在什麼黄金时代?李樯给了观众一个虚妄。不论黄金还是泥泞,萧红都选择「置身事外」。《呼兰河传》关不住萧红,一部三个小时的电影又能知道多少。如果能道尽一切,传奇也不足为奇。
最后,电影【黄金时代】出奇的安静,整部电影像一座空城,只有幽灵的声音在回荡。萧红不在这里,她客死异乡。因为她置身事外,所以我们只能继续秘密的讨论著,传奇,不就应该如同一道解不开的谜题。很久没有这样独特的电影了,有种自关锦鹏的【阮玲玉】之后,许久不见的独特,所以是必看的。往后当张爱玲被人记成踩在男人鞋上裹著丝巾跳舞的浪漫小女人时,萧红却始终是萧红自己,在周遭所有杂音都拂去的空间里,汤唯念著萧红的主张,一句一句,画面只有她自己。
传记电影都在重现肉身,【黄金时代】作为传记,就说是一个叫萧红的女人,体现了一个女人的不凭不依,她说,我的黄金时代,是在笼子里过的,那何尝不是她的「不满足」,这样的生命有点像日本的太宰治,拂去了倒也好。这麼说【黄金时代】有了一个普世性,不求久长但求一瞬不妥协的力量,留下一丝不朽的左派精神。
这是中国伍尔芙(注1)的时时与刻刻(注2)。能在饥饿贫穷中有段衣食无虑的时光,已然奢侈,但是她却在异乡;这是夏娃的逐出伊甸园,因私奔而遭逐出自给丰足的原乡呼兰河,从此在不名誉中经历颠簸的一生,偏偏她始终忠於欲望活在当下。许鞍华看似用亚伦雷奈【美国舅舅】的形式拍萧红,扮演萧红亲故者现身说法,插入敍事,产生既亲密又疏离又虚实喧哗的效果,其实剧本结构全来自李樯一个众声喧哗的精采剧本,这是左翼敍事,去偶像化,她的私奔、弃子、终於病榻,都反高潮化。
【黄金时代】在美术、服装、搭景、摄影等方面都水准整齐,唯独冯绍峰(饰演萧军)的老妆扮相还是显假了些(何不找个年纪长的演员来扮演呢?);演员部分,口条姿态都有戏感(郝蕾一点都不像郝蕾了呢),若非细碎的叙事方式干扰观影情绪,演员在我心中应有更高的评价才是;不过我最喜欢汤唯的演出,即便剧情被切割成段落,汤唯的演出仍打动了我,有两幕戏尤其出色,一是萧红产下第一个孩子时,护士问她要否看看孩子,萧红直觉反应说:「不要」,这出人意表的反应(甚至带有点嫌恶、排斥的感觉),说著萧红对孩子的无情(或说对孩子父亲的怨?),也说著她对现状(经济)的无能为力;另一幕戏是萧红临死前那悠悠吐出最后一口气的神态,从挣扎到缓下,像是将担了一辈子的苦难与折磨与怨怼全给放下似的,死亡如此沉重又如此轻盈,灵魂挣脱出肉体,而萧红终於得到她渴望许久的自由了吧。
提一下《黄金时代》映后座谈上,有观众问许鞍华导演为何会选汤唯饰演萧红,导演给了个挺有意思的答案,她说:「汤唯在《色戒》中有个眼神很吸引人,那个眼神在电影里不常见到,有点像是回过头在看自己脑袋的感觉,很邪门的。而且她符合所有的条件,她的脸很小,她人很瘦很高,萧红也是这样的。还有就是觉得她的表情也很多很丰富,是个很好的演员,她站出来就会让人觉得很独特。」
这是背向观众的《黄金时代》,正因为我们对於才女/奇女子/女作家的过多绮丽幻想,於是我们想搜新猎奇,或许身为女导演,许鞍华深知艺术多来自孤独、压抑、悲怆,片中萧红说:骆宾基(及大众)应该是同情萧军的吧,电影也用这种敍事,避开对萧红不慈不贞的断然诠释。
【黄金时代】是一种对艺术家及艺术形式的忠实,位列中文小说一百强十大的萧红,传奇未被论定,也未过度美化。女作家不好演,才女更不好演,因此汤唯的姿态神韵、举手投足,成就了黄金时代。也是因为传奇的萧红,从许鞍华李樯汤唯台前幕后到海报设计者,都贡献了一己绝活。萧红成了抛砖引玉,但那砖石依旧传奇,电影不增其色美也不黜其黯淡。不扰观众心旌,对艺术忠实。资金不做商业算计,或者像只野狐狸般逃出了商业算计的罗网,想想好难得,是吧?
回头想想,片名「黄金时代」就好像《双城记》的开头:「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最会写贫穷的作家,能生在什麼黄金时代?李樯给了观众一个虚妄。不论黄金还是泥泞,萧红都选择「置身事外」。《呼兰河传》关不住萧红,一部三个小时的电影又能知道多少。如果能道尽一切,传奇也不足为奇。
最后,电影【黄金时代】出奇的安静,整部电影像一座空城,只有幽灵的声音在回荡。萧红不在这里,她客死异乡。因为她置身事外,所以我们只能继续秘密的讨论著,传奇,不就应该如同一道解不开的谜题。很久没有这样独特的电影了,有种自关锦鹏的【阮玲玉】之后,许久不见的独特,所以是必看的。往后当张爱玲被人记成踩在男人鞋上裹著丝巾跳舞的浪漫小女人时,萧红却始终是萧红自己,在周遭所有杂音都拂去的空间里,汤唯念著萧红的主张,一句一句,画面只有她自己。
传记电影都在重现肉身,【黄金时代】作为传记,就说是一个叫萧红的女人,体现了一个女人的不凭不依,她说,我的黄金时代,是在笼子里过的,那何尝不是她的「不满足」,这样的生命有点像日本的太宰治,拂去了倒也好。这麼说【黄金时代】有了一个普世性,不求久长但求一瞬不妥协的力量,留下一丝不朽的左派精神。
注:
1. 弗吉尼亚·伍尔芙(VirginiaWoolf,1882年1月25日-1941年3月28日)。英国女作家、文学批评家和文学理论家,意识流文学代表人物,被誉为二十世纪现代主义与女性主义的先锋。她认为独立女性要有一间真正属于自己的屋。在这间有锁的房间里,我们身心独处不受打扰,也可以随时约会自己想见的客人;在自己的房间里我们能够随心所欲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包括拉上窗帘写作。
2. 《时时刻刻》(The Hours) 是2002年奥斯卡获奖影片,故事讲述了三个不同时代的女人和英国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芙的小说《达洛维夫人》千丝万缕的联系。妮可·基德曼在影片中扮演伍尔芙;今年的奥斯卡影后朱丽安·摩尔扮演五十年代的家庭主妇劳拉·布朗;梅丽尔·斯特里普扮演2000年代的女同性恋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