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放松一下分享一个笑话:
问:“坏消息是什么?”
导游:“能吃的只有牛粪!”
接着问:“好消息呢?”
导游:“牛粪有的是!”
最近不断听到来自朋友和亲人的好和坏的消息,上藤校、老年得子,离婚、患癌、病逝........., 让人的心七上八下。尤其到了一定的岁数, 心里的承受力下降, 时常经不起感情上如此大的波动。 有时想是不是一个好消息会冲淡一个坏消息, 或是一个坏消息让好消息也变得无滋无味。好消息坏消息被人接到的顺序对人的心情影响有多大。
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无论是什麽话题,听到这样的开场白,总让人有点胆寒,如果说话的人是重要人物或医生,那就更令人担忧了。在这句话之後,往往接著一个问题:你想先听哪一个?好消息还是坏消息?有研究显示,你可能想先听到坏消息,不过,如果发布消息的决定权来自「说」的一方,那通常是先告知好消息。
坏消息和好消息是我们生活里常常要面对的或要同时面对, 而且有时它是理性所不能左右的, 因内心与情感超乎之上,我们可以参照以下学者做的研究, 看看能否有助于化解:
研究人员让121名大学生两两成对进入实验室,并将每对分为一个消息告知者和一个消息接收者,学生事先都不认识他们的合作夥伴,所有学生也都做了性格测试,即评估「五大人格特质」:尽责性、外向性、亲和性、情绪稳定性和开放性。几分钟後,研究人员进来告诉这些学生,他们的测试会被打分数,并且有好消息也有坏消息。例如,一个学生可能被测出领导能力分数很高,但他确实非常自私。
但实际上,测试结果没有打分数,受测的学生们也不会真的听到好消息还是坏消息,他们只要告诉研究人员要先听哪一种消息。对於接收消息的人来说,研究人员会问他们想先听到哪一种?为什麽?他们唯一的任务就是接收消息。对於发布消息的人来说,研究人员会告诉他们,他们要提供人格特质的测试结果,并且问他们想先说哪一种消息?为什麽?
研究人员用另一组学生做新的测试,并且真的告诉他们人格特质测试的结果,有的先说好消息,有的先说坏消息,也要求他们说内心有多忧虑。他们还测试了发布消息的人,要求考虑听消息的人的感受,看看这样是不是会改变他们先给哪一种消息的顺序。
结果显示,我们真的很喜欢先听到坏消息。高达78%接受测试的学生说,他们首先想听的是坏消息,这与以往的研究结果相同,也就是人们宁愿先听到坏消息。但不管你多想先听到坏消息,你也可能无法如愿:因为,在发布消息的人中,有54%至68%的人想先说好消息。当研究人员提醒发布消息的人「站在接收者的立场想想」时,则先说坏消息的比率会增加,但效果还是有限(儘管在统计学上看算是明显的)。因为,你想先知道坏消息,但他们就是想先说好消息。
但是先听到坏消息很重要吗?让第三组学生先知道好消息或坏消息,再来评估他们得知前、後的担心程度。两组结果都显示担心程度增加,无论是先听到好消息还是坏消息,但也證明,先来个苦果容易嚐到甜头:先听到到噩耗的学生比先听到好消息的担心程度少。
因此,也许先听坏消息才是王道。研究者认为,调查结果可以广泛运用在许多不同类型的坏消息上,例如医生对病人就常常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