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硅谷的高科技界,中国人一向把印度人当作竞争对手,其中的原因是显而易见的。我们都是新移民,都擅长技术工作,都吃苦耐劳,况且环顾左右,这两个国家之外的其他人几乎没有,不跟印度人比跟谁比呢?但这种比较的结果却让每个中国人都很灰心。印度人在高科技公司的成功是有目共睹的。除非是在由中国人把持的小公司里,否则公司里职位高的中国人是凤毛麟角,而印度的副总裁、总监却比比皆是。跟印度同事一起工作时,很多中国人都觉得印度人吃得开,受老板赏识,恐怕会比自己早些得到提拔,而这种担心经常变成了现实。统计数据也表明,印度人创投的高科技公司数量远远大于中国人,印度人的收入中位数我们中国人也比不上。
很多中国人对此都愤愤不平,聚在一起时也经常对这种现象加以分析。这些分析有的上升到历史高度,有的深挖文化根源,也有少数人主张印度人天性刁钻狡猾,不像我们中国人那么正直忠厚。这些高谈阔论有的有几分道理,有的纯粹是无稽之谈,但有一个原因其实很简单也很明显,那就是我们大多数中国人的英语,和印度人不在一个档次上。这不是印度人比中国人成功的唯一原因,也不见得是最主要的原因,但它在印度人的成功(或者说中国人的不成功)中扮演的角色确实很重要。
记得刚来美国时,多次听过中国同学的一个有几分自嘲、也有几分不解的说法,就是中国同学说话清清楚楚,美国同学却听得一头雾水;而印度同学说话叽里咕噜,含混不清,美国同学听起来却毫不费力。这个现象其实已经说明了很多问题。我以前在学校时,也常常听不懂印度英语,对印度腔能所向披靡,也有几分不以为然。后来印度英语听多了,听懂了,就发现印度人口音虽重,但语法正确,用词恰当,表达意思清楚完整。美国同学能毫无障碍地与他们沟通,一点都不奇怪。
当然,印度英语也有一些它自己的特点。比如说,印度人爱滥用“the same”:“We asked for feedback and got the same。”听起来怪怪的。印度人还把prepone作为postpone的反义词用,但标准英语里没有prepone这个字。
不过,虽然我不会让印度英语来污染我自己的英语(必须坦白,我偷懒时也用过prepone这个词),印度英语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虽然有几个小问题,听惯了就好了,可以说无伤大雅。但我们中国人的英语问题就多了,可以说是百仙过海,各显神通。中国人中当然也不乏英语好的,但很多公司里的同事,不管是讲英语还是写英语,百分之八十的句子都有这样那样的错误。网上讨论问题聊天时,有些人也会使用英文。其中不少英文都错误连篇,让人不忍卒读。
有些中国人认为,我们虽然总体来说英语水平不高,但语法是过硬的,因为我们都有十多年扎扎实实的语法训练。我们学习的一些语法细节,甚至很多以英语为母语的人都不知道。但正如奥运会的体操裁判都是体操专家,外行恐怕很难判断比赛水平的高下,如果自己语法不过关,对语法正确与否也不会有多么高明的意见。事实上,我们在中国十多年的语法学习效果并不好。或许是因为教学方法不够先进,或许是因为练习太少,理论不能和实际相结合,虽然英语语法中的所有规则我们可能都学过,但是不是完全理解,是不是都还记得,是不是烂熟于胸,是不是能顺手拈来,就很难说了。根据我的观察,回答是,“no”。
经常有人说,学英语不用太关注语法,多说多听多练,加强语感,语法自然会跟上。很多人还举出小孩学语言的例子。但科学家早就指出,小孩学语言,与成年人学外语的学习机制是不同的。小孩学语言主要是通过模仿,他们的脑子可以像海绵一样吸收环境中的各种语言信息,并深深地印在脑子里,但这种能力在青春期之后就消失了。所以成年人学习语言,还只能使用笨办法。还有人说,美国人自己也不注重语法。但美国人虽然不会成天把语法放在心上,我还从来没有见过一个美国人,说英语像有些外国人一样错误百出的。其实学习语法规则本身并不是一件多么费时费力的事情,尤其是我们大部分规则以前都学过,现在只要重温一下。如果在多说多听多练来加强语感的同时,也花点功夫把语法搞清楚,还是一条学习语言的捷径。
除了语法错误之外,中式英语也是一个问题。有些外国人的英语虽然从语法上来看没什么硬伤,但听起来怪怪的,因为美国人不这么说话。词汇贫乏也是中国人的一个通病。本来我们的英语就是在课堂上学来的,如果是理科生,除了几个干巴巴的技术词汇外,来美国后在学校也没学什么新词。如果自己不下意识地学习和积累,词汇不可能丰富。词汇问题不像语法问题那么迫在眉睫。如果语法对了,语感对了,词汇的丰富只是锦上添花。但如果你想在职场上有所作为,话说得风趣,语气拿捏得准确,意思表达得完美,显然可以助你一臂之力。
有些人可能会觉得我中名利思想的毒太深,把职场上的成功看得太重,甚至当成了生活的唯一目的。但语言不仅对我们在职场上的进步起到关键作用,即使是一个不上班的全职妈妈,如果想要如鱼得水地生活在这个国家,学好语言也很重要。大部分人都希望自己能尽情享受所生活的这个社会的文化。当我们和其他足球妈妈交谈时,当然希望自己能畅快、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当我们的孩子在高中和大学学习人文课程时,我们也希望自己能尽量减少和他交流的障碍。
有些人或许也不认同这一点。在美国这个多元化的国家,自己的英语已经足够了。生活在自己的圈子里很快乐很满足,英语足够应付简单的生活,还可以拥有一份不错的工作,为什么要多费力气呢?这种想法无可厚非。自己的生活想怎么过都可以,用不着别人指手画脚。
但我的想法有点不同。我们当年来美国,后来又决定留在美国,是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这个更好,不仅意味着更富裕的物质生活,也包括了更丰富的精神生活。美国社会的开放,民主,包容,自由,我们已经享受到了。但这里丰富多彩的文化,也是让我们生活更充实的一个源泉。很多人抱怨说我们是边缘人,其实边缘人自有边缘人的乐趣。我就一直觉得,既能看《舌尖上的中国》,也能看《House of Cards》,既能读莫言,又能读Philip Roth,既可以看《让子弹飞》,又可以看《Argo》,我们的生活可以双倍地精彩和丰富。
事实上,也许我有点崇洋媚外,我觉得英语世界里的文化生活,比中文世界里的要丰富很多。由于意识形态的限制以及其他原因,中国出产的文化产品,在内容和形式上都还不能跟美国相比。比如我每年都要读几十本书,我对中国的语言也非常依恋。如果一本中文书和一本英文书同时摆在面前,我一定先读中文书。但事实却是,我读的中文书不到英文书的十分之一。生活在国外接触的中文书少是一个原因,但中文书的质量与英文书相比,尤其是涉及到我偏爱的非虚构类的图书时,确实有太大差距。
所以,作为一个生活在美国的中国人,当我们不是把自己隔离起来,而是把触觉伸向外界时,不可能不对这个社会通行的语言产生强烈的感受,也不可能不认识到熟练地掌握这种语言可以如何巨大地改善我们的生活。每个人学习语言的方法不一样,有人是书呆子,爱钻语法,有人是实践家,从练习入手。但不管使用的是什么方法,感受这种语言,尊重这种语言,热爱这种语言,是让自己的海外生活变得更精彩的一个重要元素。
有的人可能没有意识到英语这种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一只水桶能装多少水,取决于它最短的那块木板,而很多人最短的那块木板就是语言能力。在职场上,有的同事工作敬业,毫无怨言地花费周末的时间来钻研工作中的技术难题,却从没想过花一点时间来提高英语。在生活上,当我们抱怨自己在美国的生活单调无聊,羡慕国内生活的热闹和红火时,或许可以试着在英语上努一把力。
当然把英语学好确实也是难了点。学语言是慢功夫,不会立竿见影。有些人可能也努力过,一时见不到效果就泄了气。而且人的天赋不同。有些人天生有比较强的语言能力,有些人语言能力就是比较差。有很多人在美国住了大半辈子,还是讲一口破破烂烂的英语。但不管天赋如何,至少要有所进步才好。如果我们生活在这个到处都是英语的地方,却不能从环境中吸取营养,十年后的英语还是和今天一模一样,似乎有点可惜,既没能增强在职场上的竞争力,也浪费了生活赐予的一个丰富自己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