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下的天,晴朗的天

茫茫人海,洒洒众生相; 看博客,说闲话,其乐无穷……
打印 被阅读次数
乡下的天,晴朗的天
 
小的时候,回过几次老家。也不知道是放假没人看着我们,还是想让我们陪陪奶奶,反正连着二个夏天我都在农村度过的。我哥就呆了一个夏天,后来再也不愿意回去了。他不喜欢把和他一样年纪,或是比他还小的孩子叫叔或姑。我还好,有时叫,有时不叫,有时就说,嗨。中间过年也回去两次,以后我也不回去了。
说起来,老家离城市并不远,但那时候就是不通车。下了长途车还要走上几里路。那时的路还是土路,夏天下雨,大马车压过去,留下深深的沟。冬天,地干冻上了,两条深深的沟把大路引向远处。如果汽车开过去,会不停的颠簸。还好,那时不通车。通车的地方还好,都是平坦的。大路边上全是大树,太阳照下来,留下树影。我们从一个树影走到另一个树影,从一个大树根走到大树根。最长的一次走了八里路。

 
 
乡下的生活是简单的,不上学的日子是快乐的。家里人嘱咐不要走远,我们整天在村里瞎溜达。看见什么都新鲜,最无聊的是去看老母猪。不知是谁家的猪圈,有一个母猪和一群小猪仔。白天母猪都在那懒着。我们就学着农村人的口音大喊,老母猪,天都亮了,该起来了。几个小孩一块喊,也不知有没有人烦。我最喜欢去看压麦子,现在还想的起压面房里的香味。那时已经有电了,就没真看见石磨压的面。麦粒从一边的大漏斗下去,就变成二瓣儿,三瓣儿。收起来,再倒进去,麦粒变得更小。几次后面粉开始出来,经过震动带,就和麸子分开了。那时我老在想,麸子怎么就蹦达蹦达跑到边上,然后就从边上的口流出去了呢。有一阵子号召大家种蓖麻,收蓖麻种子炼油。我们就到处转。果然村口还真有,我们把一些果摘下来,存在一起。当然最高兴的是去地里疯玩,用树条编成圈戴在脑袋上,趴田里玩打仗。整天都是土一身,泥一身的。
除了玩就是吃。 奶奶家院子前还有很大一片地,地里有葱,蒜,茄子,西红柿。放假刚到时,这些东西刚还没起来,我们眼巴巴的盯着茄子赶紧长出来。看着它们开花,长出小茄子,小茄子长大。乐颠颠的拿着茄子,跟着奶奶回到屋里做茄子。不过吃二次以后就不感兴趣了。茄子还在长,那东西长得可快了。菜瓜下来了,这个家里没有种,要到队里领去,可不是白给,要扣工分的。买也行,才一,二分一斤。我们兴高采烈的跟着大人,屁颠屁颠的跑前跑后。菜瓜不是很甜,只有靠近中间的部分才有甜味。我总是咬一口,把里面的籽往路边一甩,再接着吃。几天以后,那些籽尽然发芽了。领回来的菜瓜一次也吃不完,奶奶切成丝凉拌。到现在我都记得那清香的味道。再也没见过这么大的菜瓜,再也没吃到过这么香的凉拌菜瓜丝。
 
 
院里地里有口井,我也学着用小桶从井里提水,洗衣服,冲凉。这口井的水是不能喝的,谁也不知道为什么。最不好的说法是曾经死过人,但这不确定。喝的水井在不远的地边儿上。我也找个扁担,挑着二个小桶,晃晃悠悠的挑着水。现在都是用塑料桶,老是觉得差点劲。我们挑水是好玩,估计村里的小孩才不爱干这种活。
玩着,吃着,开学的时间就要到了,地里的玉米和山芋还没有长大。玉米实在是没法吃,太小。奶奶的自留地里家有点远,姑姑从不知谁家的地挖来二个小山芋,还笑着说,这不算偷吧。 烧柴做饭是最惬意的事。奶奶家的西厢房是放柴火的地方。把柴火抱到厅里,灶前,续柴,点火。哪也不去玩时就和大人瞎掺和,忙前忙后的。用灶做饭怕跑气,烧好火,一气呵成,如果做饭漏气,这把火就白烧了。烧米饭也好,做馒头,窝头也好,上了气,盖好盖,用余火把饭烧熟。留有余火的柴火里是很热的,把山芋埋进去,过一会儿,山芋也熟了。把山芋从柴火里扒拉出来,拍掉柴火灰,扒开一个口子,一边吃一边去掉皮就行了。那冒着热气的山芋带着稻草香味,吃到嘴里是快乐。
 
 
乡下不只有我们在城里没有的好玩的,好吃的,更有纯朴的人,有我慈祥,温和的奶奶。照理说农村人会更传统,奶奶也确实是乡下人,但奶奶一点也不保守。她老说闺女,儿子都一样。而且她说,妈就是要给闺女看孩子。不过谁家的孩子她都给看,哪家困难去哪家。身体不太好的她活到八十多岁,最后几年生活好了起来,她老是笑眯眯的说,老了,老了,还赶上了好时候。和她在一起,没有忧愁,没有埋怨,没有牢骚。父亲说,奶奶和爷爷一辈子没吵过嘴,最多就是说,你这个人。这样一个平和的生活,是要对生活的多少理解和宽容才能做到。
有人说快乐的生活就是生活在明朗的天,那乡下的天就是明朗的天。
 
 
惜福666 发表评论于
小屋小房小日子, 真温馨啊。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