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败者的成功(4)

自己的经历和自己的纪实性作品,也有社会评论。
打印 被阅读次数

6独立创业

江伟在家帮助父母看摊做生意,干了两年,他觉得自己老大不小,这样下去不行,应该自己去闯一闯,用行动证明一下自己,证明自己并不是那种一定活在父母的身边,一定要靠父母吃饭,是个没有出息的男孩。有了这个想法以后,他就开始用心考察,寻找机会。

有一次,他在离南苑不远的一个叫寿宝庄的地方,看见那里停了不少车,车上的人都在饭馆吃饭。他想,如果在这里开个饭馆,估计生意会不错,而饮食业的利润一般都比较高。他反复想了几天,就和父母讲,说我已经20出头的年纪,老在父母的眼皮底下求生活,一辈子也无法长进,应该自己出去锻炼锻炼……

父亲问,你有什么打算?江伟说,我看往寿宝庄方向那条路每天有不少人来往,过路的人都喜欢在庄子外的饭馆吃饭,餐饮业的利润比较高,我如果在那里也开个饭馆,只要饭菜可口,价格合理,肯定有生意。

父亲问,开饭馆你有本钱吗?江伟说,我想先向你们借,等我赚了钱再还你们。江伟的父母亲想,江伟一直帮着家里做生意,也没有给他发过工资,现在借钱做生意,做父母的自然应该支持一下。

就这样,江伟开始在寿宝庄的马路旁租个门面,认真装修一番,然后再采购开饭馆必备的桌椅板凳,锅碗瓢盆,柴米油盐……同时开始张罗请厨师,雇服务员……总之,准备工作就花了一两个月,连门面租金,共花去两万多。饭馆起名叫《宏伟酒家》,很有气魄。

新饭馆刚开张,许多顾客抱着好奇的心理,来饭馆品尝一下。江伟请的厨师姓罗,四川人,有点文化,当过民办教师,罗师傅对烹调手艺下过功夫,对四川菜更是拿手。所以,饭馆开张以后,开始一段时间,生意还不错。半年多以后,罗厨师回家探亲,家里有事来不了。新请的厨师比不上原来的罗师傅,加上那年物价上涨,鸡鸭鱼肉和蔬菜的价格也比过去高了一截,这样一来,饭馆的生意就渐渐清淡了。

还有,江伟慢慢了解到,附近几家饭馆都是寿宝庄的书记或乡长开的,人家乡政府开会,或是老百姓的红白喜事,自然都到这些有背景的饭馆来包席,江伟的饭馆没有这个背景,生意自然也比人家差。

恰在这时,江伟的父亲胸部有些不舒服,到医院检查,发现肺部有阴影,医生要求动手术。父亲动手术,家里的生意没人打理,在这种情况下,江伟的饭馆只好关门。算下来,饭馆开了近一年,不仅没有赚什么钱,反倒赔了近3万,江伟的第一次创业梦想就这样破灭。

这次开饭馆失败,使江伟进一步认识到,做任何生意,不仅要有本钱,而且还要有背景,有关系,有人才等等,要具备多种条件,才有可能成功。

 

7退婚和订婚

幸好父亲的肺部仅仅是囊肿,而不是肺癌。

父亲手术后,按医生嘱咐,要休息一段时间。这时,江伟就不得不承担起父亲原来进货的任务,开始半夜起床,蹬着三轮车到养鱼池或者冷库去进货。风里来,雨里去,江伟有时不免也想,如果自己不是头脑发昏,对二香一见钟情,不能自拔,可能自己已经在大学的课堂上了……

就在自己心情一直很坏的情况下,在卖鱼卖虾的摊位上,忽然又出现了一个四川姑娘。这个姑娘身材苗条,个子不高,一双大眼睛透着一股灵气,人们都叫她王晓丽。从外貌来看,王晓丽比本地女孩要秀气,但干起活来却很泼辣,一看就知道是个勤快能吃苦的女孩。

江伟开始注意王晓丽的一言一行,而且每天都想看见她,并且很快和她有了语言交流。在王晓丽眼里,江伟个子高高,和一般做生意的男孩不同,江伟身上似乎有一种超凡脱俗的儒雅,一看就知道是从学校读书出来,有一定文化教养的年轻人。两个人几乎天天见面,一来二去,江伟和王晓丽都在心里对对方有了好感。

无论是在多么艰苦的环境里,即使是在残酷的战争年代,青年男女的爱情都给人的生存带来阳光和希望。对于江伟和晓丽两个苦命的孩子来说,这次双方彼此产生的好感,则预示着一种运气和缘分。

两个人既然有缘分,感情发展自然就很快。江伟和王晓丽相识半年多,就提到他们的婚事。王晓丽说,我要和你结婚,你家父母必须同意。另外,我还必须回四川老家把父亲给她订的婚退了才行。

原来王晓丽生在四川宜宾地区一个农民家庭,由于父亲脾气不好,在家里说一不二,打人骂人,甚至掀桌子,经常闹得全家鸡犬不宁,所以,王晓丽为了逃脱父亲的魔掌,初中没有读完,就出来打工。

晓丽第一次走出四川,是到河北曲阳县一家挂毯场打工,晓丽那年仅15岁。由于这家挂毯厂完全是一个黑工厂,老板把工人当猪狗,她干了3个月就离开了。

她的婚约是在家乡打第二份工订的。她从河北曲阳回到四川家乡,又通过熟人关系,到镇上的粮站招待所食堂去打工。这家食堂实际上是镇上的一个酒店饭庄,是镇政府的干部开会经常用餐的地方。就在这个食堂工作期间,有一个村支部书记来镇上开会,在食堂看上王晓丽,觉得她聪明伶俐,干活不偷懒,想让她做自己的儿媳妇。这位村支书设法打听到王晓丽的家庭住址,就托人到王晓丽家去提亲。

王晓丽的父亲一听男方的家庭背景不错,是村支部书记,儿子现在部队当兵,就答应走动了解一下。王晓丽的父母带上王晓丽到这位村支书家去了一趟,并且和支书的儿子见了一面。支书家的房子高大宽敞,房前屋后绿树成荫,环境不错,比一般农民家庭条件确实要好;只是支书的儿子给晓丽的印象不太理想,因为王晓丽喜欢高高大大宽肩膀的男孩,觉得这种男孩可以给人一种安全感。而支书的儿子个子不高,身体也不强壮,不是晓丽心目中的那种男子汉。

不过,父亲看了支书的家和他的儿子以后,也没有征求女儿晓丽的意见,就基本定了下来。就这样,按四川当地的风俗,支书家摆了几桌酒席,请亲朋好友和王晓丽一家吃顿饭,就算给儿子和未来的儿媳订了婚。

王晓丽和江伟商定,晓丽先回四川老家,江伟这边征求他父母的意见,如果江伟的父母同意他和王晓丽的婚事,江伟要马上给王晓丽写信,王晓丽接到信以后,再设法办理退婚手续。

晓丽回到四川,很快接到江伟的信,说他的父母对他们的婚事没意见。王晓丽便把她和江伟的事情如实告诉父母和两个哥哥。父亲开始觉得退婚有些丢脸,发了一顿脾气,但看到女儿已经长大成人,在外面打工也长了不少见识,又看见照片上的江伟一表人才,而且是北京人,再者,王晓丽的母亲和两个哥哥也支持晓丽的自主选择,她父亲也就没有再说什么。

就这样,在江伟23岁那年,他和比自己小1岁的王晓丽办了结婚登记手续,成了合法夫妻。

从此,江伟和王晓丽开始踏上同甘苦共命运的艰苦创业之路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