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子和锁子

记录下自己经历过的事,遇到过的人。但愿往事不会随风而逝。
打印 被阅读次数
   在我的记忆中,不管走到哪里,都没有见过像在我们插队的屯里见到的那么多漂亮孩子。英子和她的妹妹芳子就是那些孩子中最漂亮的两个。两个小姑娘都是鹅蛋脸,柳眉凤眼削鼻小嘴,虽说黑一些,穿着也不好,但脸颊嘴唇红润头发乌黑,看着就是美人坯子。英子和芳子姐妹相差一岁,当时大约十一二岁,所以同时在我们屯的小学上学。但这两个漂亮妞可不是省油的灯。经常和别人吵架,弄不好该出手时就出手,拉头发抓脸,毫不手软。而且两人互相支持,一个和人吵,另一个立马加入。锁子是班里的一个男孩,十二三岁。个子不高,干活却特别能。比如冬天学校要生炉子取暖,他是劈柈子的一把好手。农忙时学生要去地里帮忙,他也总是我最得力的帮手。不过锁子也不是什么省油的灯,一样是吵架打架的行家里手。好像他经常吵架的对象就是英子芳子姐妹俩。记得一次他们吵架,吵着吵着打了起来,从教室里一直打到教室外。那时屯里因为上学的学生增加,另外又指派了个知青当教师。那天正赶上是他头天“上班”,就上去劝架。这三个家伙可一点也不给他面子,一砖头,好像那时队里还没砖头,那就是石头,夯到他头上,弄得他血流满面,气得立马就要撂挑子不干了。吵着,打着,就长大了,离开学校,成了十五六岁的半劳力。听说在大田干活,英子和锁子老是你的垄挨着我的垄,打倒是不怎么打了,但吵架斗嘴就没断过。不过呢你帮我铲上一截地,我帮你割上一段豆子也是常有的事。到我们知青大部队离开屯子大回城的前一年,锁子通过道道检验当上了兵。他离队前,大家聚在一起,有人就和他开玩笑,说:有看上的姑娘赶紧告诉我们啊,好给你看着。开始他还不好意思说,大家就起哄,说:你说了,军婚就要受保护的,要不说,以后可别怪我们不管啊!他这才小声说。追问:是谁?回说张秀英!这可真出乎我的意料了!这对欢喜冤家!敢情人家吵着打着感情也培养起来了。都成连续剧啦!

   
说到这里就该说说英子和锁子的父亲了。我们到队里时,锁子他爸老贾是大队革委会主任。那可是个浩然小说《金光大道》里走出来的人物:四十出点头的年纪,一米八往上的大个子,肩宽腰圆,身板笔挺,走起路来虎虎生风。大脸盘,阔鼻大嘴,细长的眼睛,看着像个蒙古人。大脑袋上扣着顶狗皮帽,帽耳朵耷拉着忽扇忽扇。一件蓝布面的羊皮大氅,羊毛朝里,不穿上也不系扣子,就那么披着。老贾的绝活是赶马车,据说再野的马到他手里都服服帖帖的,主要是他那杆鞭子厉害。那可真叫是“长鞭儿一甩,嘎嘎地响啊”,丈八的长鞭指哪儿打哪儿。我们亲眼看到过他扬鞭一挥,打下空中飞过的麻雀。哪匹调皮的马经得住那样的鞭子?老贾的老婆矮小,长得也不好看,可治家挺严。虽说锁子在外和同伴吵架打架是常事,在家可不敢和爹妈顶嘴,家里的家务活也不敢少干。我们到队里时锁子的妹妹艳玲七八岁,弟弟锋子才五六岁,每天早晨就看到两个小人儿到井边打水。人小没法挑,就俩人用根棍子抬一桶水。不管大哥锁子怎么和人吵架打架,两个小家伙从不参合。我们到队里后不久,连屯里的老乡都还没认全呢,不知道什么原因老贾的革委会主任就被撸了,连带着还撸了几个大队革委会委员。也没给老贾带什么“帽子”,就是让他又当回老百姓,赶马车去了。

   
英子她爸老张和锁子他爸不一样。虽说也是四十来岁的年纪,一米八往上的个头,可他是个细高条。肩不算宽,腰却细,两条大长腿。虽然是乡村人,长得却细皮白肉的。尤其是不爱带帽子,一头头发理成三七开的小分头,四季不乱。一件黑棉袄有个上衣兜,里面插着支钢笔。这副打扮,约莫着就是个乡村知识分子了。其实老张文化并不高,初小水平吧,但他是队里的兽医,所以打扮成这样也没人觉得奇怪。不知是因为他的长相,还是他“知识分子”的打扮,反正据说他是屯里很多老娘们眼里的第一帅哥,走到哪里都不缺女人的媚眼。老张的老婆是屯里公认的美人,所以几个女儿包括英子芳子都出落得如花似玉,只是她病病殃殃的,干不了什么活。好在兽医是美差,每天记工,工分又高,所以家里生活一直不错。我们到队里几年后,老张却突然被批斗,成了“坏分子”,被发配去大田干活了。斗他的理由是他上过队里不少老娘们的炕,品德败坏。当时觉得奇怪的是连我们这样外来的知青都早就知道老张风流,为什么风流多年都没出事,却突然之间成了“坏分子”了?

    又过了几年,我们和队里的老乡都熟悉了,才终于知道了这上上下下中的门道其实是家族间的争斗利用文革表现了出来。我们屯的老乡主要是日据时代从河北被强迁过来的开拓团成员和他们的后代,是为“河北帮”;约占全队人口四分之三。另有四分之一是三年大饥荒年代从山东逃荒到关外的“盲流”,后来在屯里落下脚,成了“山东帮”。由于河北帮是坐地户,生产大队一应有头有脸的职位全由河北帮把持。唯一的列外是会计,是个山东帮的后生。那是因为全队除了昌子的两个在县里上高中的哥哥(见我的旧文《“小魔头”昌子》),只有他是初中毕了业的。毕竟会计要记账算账,直接关系每个人的利益,所以只好把哪帮哪族放一边,“任人唯贤”了。河北帮里又分成几个大家族。最大的两族一个董姓,一个张姓。老董家亲兄弟五个,都是庄稼把式壮劳力,各家的儿子闺女也大多已经成人在队里干活了,拉出来可以呼隆隆站一大排。而老贾的老婆正是老董们的妹妹,所以老贾也是老董家的一分子。老张家亲兄弟没有老董家多,但架不住姑娘多,嫁的也都是屯里殷实能干的人家。所以通过结亲,也成了一个大家族。英子他爸老张就是老张家几个堂兄弟之一。屯里其他河北人家多少都和董张两家沾点亲带点故的,也就依着亲故站立场。早先河北帮一直是由昌子他爸老曾头掌舵的,但老曾头在屯里并没有多少亲戚。两个大的儿子高中毕业在县上找到工作不再回村,所以除了他那一手好活和从日据时代起当开拓团长积累下的那点权威,要论在屯里的家族亲故关系可是比董张两家差远了。所以文革一起,他首当其冲被打成“历史反革命”而彻底失去了在屯里呼风唤雨的能力。我们刚到队里那阵,是老董家当权。除了老贾的大队革委会主任,董老四是革委会委员兼着大队出纳,董老大的儿子是拖拉机手,还是民兵连长。不知怎么一来,董老二被挖出了什么“历史问题”,成了“黑鬼”。连带着老贾的革委会主任被撸,董老四以及董老大的儿子也下了台。接着上台的就是老张家的人了。他家一个妹夫成了大队革委会主任兼党支部副书记;一个儿子成了民兵连长,一个连襟家的年轻人当上了机耕队长。只是好景也不怎么长,这次是风流的英子她爸跌的跟斗,让人抓住把柄成了坏分子,家族里的其他人也就跟着倒了霉。就在这几上几下中,大队的权力开始分散。首先是上面有意杀杀大家族的威风,也为了培养更有文化和能力的下乡知青,所以大队革委会和党支部由下乡知青掌舵了。与此同时,一些山东帮的和非董非张的年轻人被提拔进了如团支部,武装民兵连等的领导班子。除了会计还是原任外,出纳,代销店主,赤脚医生,屯小学教师,……一系列新职务相继任命了有文化的知青担任。这才使董张两家交替通过互相整人来掌权的现象得到遏制。不过农村的文革比起城市要和缓得多。我们在队里看到的所谓“阶级敌人”也就是批斗一下,撸去有甜头的职务,发配到大田干活而已,从来没有哪一个被打倒的“黑鬼”象城里“黑鬼”被发配下乡一样被发配到城市去的!

    我们回城后,锁子从部队复员回乡,和等着他的英子成了家。两个家族的恩怨并没有影响到两个青梅竹马的年轻人的婚恋,没有使他们如罗密欧和朱丽叶一样因家族原因而分离甚至酿成悲剧。这大概要感谢解放后多年来自由恋爱的宣传。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