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见到小学的中队长,30多年没见过面的杜同学和她一家人。虽然大家都在美国,见一次面还是很难得地。
小时候,我汉语拼音不太好,杜同学一直帮助我。我一直有女人缘,总有漂亮女孩子帮我这个丶那个的。
上 世纪末,杜同学和她先生双双从清华毕业后,不远万里,来到了太平洋的东岸,支援世界的边疆。今天我问她,会不会留在中国有更好发展? 杜同学的妈妈说,那是当然,杜同学许多同学在大陆都很富有。杜同学本人倒是平静地说,在中国无论多么成功的人士,最终也都需要把子女送到美国来,她现在一 双儿女从生下来,就已经在美国健康成长了!
杜同学的妈妈,70多了,身体很好。我对她讲:您对杜同学很严格,小时候她考试成绩不好,您在家里还打她。老太太一听,大声说:"我从来没有打过她,一次都没有过!成绩不好,我有管教" 杜同学笑着对我说,我妈妈年纪大了,有些记忆已经被有选择性地遗忘了!
杜 同学的先生我是第一次见,人很朴实,穿着自己工作的高科技公司的T恤衫。因为是同行,我们聊了会,资本家新的节省开支方法。我问他明天做什么,他随口说 "不知道,等太太安排。" 然后他又抬头看着我,解释说 太太还在计划之中。然而他看到是我完全 理解和赞赏的目光。在那里都是打工的,我们不需要抬头看路,只需抵头拉车就好。两个中年打工的男人,欣慰地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彼此距离拉近了许多。
转过身,我对杜同学说,你和叔叔阿姨来一次真不容易,今晚无论如何,我们一定请你们在 影城希尔顿酒店吃个饭。就是江泽民主席访美 答谢宴会的地方。龙虾很好吃。杜同学看我这么热情还是很高兴,解释说,下次吧,今晚已经跟别人约好了。其实这事,他先生刚刚已经不经意地告诉我了。
看看孩子们,他们正是我和杜同学小时候认识的年龄。长江后浪推前浪。做为第一代移民,我们不算富有,如果要拿金钱来衡量人,那我们也不算成功。但我们不丢人,因为我们拼搏过。
对 待孩子们,我们心情很复杂: 一方面,我们都走过弯路,为适应环境,我们都改过专业,浪费了很多时间。我们希望我们的后代能够踩着我们的肩膀,有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但另一方面,也正是这些逆 境,多少磨练了我们,让我们更加坚强。担心孩子在温室里长大,一切都来得太容易,不珍惜。最终落入了 人生享乐主义之中,丢失前辈们至可宝贵的拼搏的精神。
如何教育下一代,继承和发扬 中华民族 吃苦拼搏向上的精神,这是一个人生新阶段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