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炮儿》在持续的发烧,实际上有几个因素:
1. 冯小刚这么多年积攒了无数的老中青的粉丝,他的每部片子出来都会有一大堆忠实的观众,我也是其中一位。
2. 《老炮儿》讲的人物并不重要,而他的背景却很有影响力,基本上50、60以及70后的人都多少体会到那个时期味道。
3.讲的是北京的事,如果讲一个同样高大上的上海或广州的事,估计就没人看了。讲北京的事一定是:牛X的事。
有人说将这部电影分析个底掉,那实际上都是瞎扯,就像电影中最后,六爷与小飞握手一样,不管什么时代,不管多么牛X,都要给予每个人一个基本尊严。
说道尊严,就要说六爷,实际上六爷就是一个流氓,还是那种胡同串子式的流氓,当时常常《列宁在十月》里瓦西里老婆说乡下人---小痞子,当时北京人特别是大院里的人形容这帮人就是小痞子。 必须说这帮人绝对不是什么好人,不要信有些影评吹的那样江湖,这帮人就是一帮社会渣子。他们游手好闲,就是靠所谓的打架玩命来获取生存的空间。这帮人家庭一般是标准的市井百姓,文化不高,工人或半失业家庭出身居多。他们一般文化不高,如果有工作最多也就是个工厂工人,或是接替父母顶班工作。83年严打时,这帮人肃清了不少。随着社会的市场化,这帮人基本上就淡出人们的视线了。
与老跑儿这帮相对的是那些大院的孩子,这帮人由于家庭原因,很大部分人当兵了,恢复高考后,这波人又有一份人考上大学。而没考上大学的人,一部分去了关系的部门工作,而一份人当上倒爷了。早期的”官倒“就与这帮人又很大关系。
当如今的老炮儿碰到当官背景的小飞时,就像当年他们碰到大院孩子一样,社会地位差距上的无奈。尽管六爷拥有一把能说明其身份的日本军刀,但不论是60年代还是今天,在北京的街面上,他们的身份还是一个胡同串子,小痞子。
实际上冯小刚和管虎他们都不是老炮儿那个圈里的人,但他们想借着《老炮儿》给这些50/60/70的人讲讲北京原来那些牛X的事和感觉。因为这茬儿现在特别需要的不是钱,是回忆,他们已经或开始老了,他们将逐层退出掌控社会的舞台,有人呼吁所谓”老炮儿”的义气或契约精神,算了,别扯淡了,社会发展滚滚向前,谁还在乎那些在北京胡同角落里的“老炮儿”?再何况这帮人本身就不是什么“好鸟”。
有人总是在问北京有什么好?它有两个东西吸引着人,一是它的包容性,二是它有“味”,它是最有故事可讲的地方。再过30年,六爷讥讽的那些“外地人”可能已经成为能说京味的北京人,北京的故事将一直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