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过年要用钱来“压岁”?

为什么过年要用钱来“压岁”?| 悉地之路

在古代过年的“钱年俗”中,“压岁钱”是最重要的一种。压岁钱又写作“押岁钱”,还有“拜钱”、“岁钱”、“新年岁”、“分岁钱”、“守岁钱”等多种叫法。古人是这样定义的:在过年时“赠小儿钱,曰压岁钱”。

这种概念的“压岁钱”,也是最为流行的说法。压岁钱的产生与古人对钱币功能的崇拜有直接关系,古人认为,凡钱都有“厌胜”功能,能辟邪趋吉,保健康平安,压岁钱的民俗学功能,最初就是“厌胜”。(按:厌yā胜意即厌而胜之,旧时汉族民间一种避邪祈吉习俗。压岁即压祟,古人认为小孩子容易被鬼祟侵害。那时候是铜钱,铜钱大概能辟邪,所以,压岁钱本义是为了辟邪讨吉祥啊!)

清代富察敦崇在《燕京岁时记》“压岁钱”中条称:“以彩绳穿钱,编作龙形,置于床脚,谓之‘压岁钱’。”这个说法,反映的就是“压岁钱”的本义。在同一词条中,富察敦崇又称,“尊长之赐小儿者,亦谓之‘压岁钱’。”

为什么过年要用钱来“压岁”?| 悉地之路

如何给小孩子压岁钱?通行的是小孩给长辈磕头拜年后,长辈就会递过准备好的压岁钱。其实,清代最讲究的是将钱用红线串起来,放在孩子睡觉的房间。据清蔡云《吴歈百咏》记载,当年的杭州“除夜将睡,以钱置小儿女枕边,名‘压岁钱’。”

古人的压岁钱一般给多少?肯定不是现在的“多多益善”,但也非“意思一下”就行。压岁钱包含着长辈对孩子的祈望,所以准备压岁钱时都要讨个吉利,多“以百为数”,即压岁钱一般一百文,既不多给也不少给,取“长命百岁”之意,故民间又称压岁钱为“百岁钱”。(按:原来压岁钱一百块起步啊!)

“百 岁钱”风俗在民国时仍很流行,民国二十六年《衢县志》记载:过年时,“尊长选大钱数十枚分赐孙子,曰‘压岁’。多至百文为度,亦曰‘百岁钱’。置之卧所, 是为‘压岁’。”老家在浙江绍兴的周作人,在其《儿童杂事诗》中便曾回忆了小时候在故乡得压岁钱的情形:“昨夜新收压岁钱,板方一百压枕边。”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