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大学春秋 – 大学的学习生活
文革的推残虽然把整个教育的政策搞乱了,但学校领导和老师们对文革以前的教育大纲还是很清楚的。从中央到地方,对待文革恢复后如何教育好学生看来,一开始就比较清楚。例如学生应该修多少学分,多少门课程,基础课和专业课是什么,要求何时完成都, 这些都在第一学期安排好了。这与工农兵学员不同,因为他们的基础较差,所以基础课少,以专业课为主。而七七届一开始就有较严格的基础训练。
亚昌的农学系农学专业, 对基础课要求是有机化学,无机化学,生物化学,植物学,植物生理学和统计学。本来数学的积分和物理也应该是基础课,但亚昌的农学专业並没有安排。后来的七八届后就有了。专业课作物育种和作物栽培。但由于没有在教学大纲上没有什么具体规定,所以基本上所有的学生都修了作物育种和栽培课程。所不同的是到最后一年,由系里根椐成绩和同学们的兴趣,选择一小部分的同学参加栽培或者育种的课题。也许这样安排就把学生的分配工作,做一个预备的考虑了。
授课方式是大班和小班相结合,课堂教学和实验室相结合,课本学习和田间实验相结合。所谓的大班即是全系五个班的学生集中在一个大教堂,由老师讲大课,並一起复习和考试。由于专业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对每专业的评分可能有些分别对待。小班一般是指每个班如七七一班或七七二班。这里更多的是指专业班,即农学专业的两个班,甘蔗专业两个班,和气象专业的一个班等。
除了上课外,有实验课。既有基础课的实验课,也有专业的实验课。基础课实验课包括植物学,植物生理,有机和无机化学,土壤学。而专业的实验课一般为田间试验如育种和栽培等。
其实,田间试验是亚昌农学专业的一个很重要的课题。理由很简单,毕业后的大部分同学都是要回到农业第一线去指导农业生产。所以必须了解所有的种植或育种技术。因为大部分同学都来自于农村,亚昌他们对栽培的过程是了解的。但对某些栽培技术的“为什么”这样做的理由不够了解而已。
育种就不同了,因为农民那时是不育种的,总是把每季收获的谷子留出一部分由于来年的种子。所以吗,种子退化得很严重,对产量的影响很大。亚昌虽然在上学前已有初步的杂交水稻的种植,也有看到了产种的基地,但对杂交水稻的原理是一无所知。所以他对育种课和育种技术是很感兴趣的。
大学的四年,授课方式基本是按书本走,老师按步就班,一张一张的上课。每天早上上课,下午多是实验课或者农业实践课。晚上的时间就多为复习自修了。
自修自习所占去的时间真不少,一般来说是从7:30到11:00。学习的地方主要是教室,图书馆,和宿舍。天没黑前可能在室外。早上早饭后的10至30分钟,多为读学英语时间,多数可能在树阴下,操场边,池塘边或者在去教室上课的路上。同学们一般是找要好的几位朋友结伴学习。学习的环境有各种各样,有的同学喜欢安静,都会想办法找到自己喜欢的地方学习。其中结伴的学生中,往往都会有一位提前到达学习地点,占领“好的位置”, 也有些把书包或某物放在桌子或椅子上来“占领位置”。
亚昌就经常和他的班长老韦同学一起学习。一般过程是先是把一天的课笔记整理一下,互相补充笔记。然后是把作业做完。大多时候是没有多少作业的。但实验报告多数会需要晚修时才完成的。接下来就是复习准备考试之类。其它书的与学科无关的就很少去读了。
考试的方式方法有多样,但归纳起来主要有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前者考上半学期的内容,后者有时是下半学期内容,有时包括整个学期的内容。实验课一般不用考。评分方法是考诚成绩为主,加上实验报告得分,最后得出学期最后得分。因为农学系的课程多数是靠记忆的,而且亚昌从小学开始就是较能背诵记忆的,这样课程对他来说是小菜一碟,学起来真的不难,特别是考试一般是期中和期末两次,并且考试前还有复习提纲帮助。总之,几年的大学课程对亚昌都没有太多的挑战,比较容易混日子。因为他的学习成绩一直都能保持前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