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与养生,有一种欺骗叫做故意隐瞒

 

养生是个热门话题,也是个诱人的市场,各种各样的欺诈层出不穷。由于互联网的普及,资讯越来越方便,编造事实这种简单欺骗手法很难持久,越来越多的商家和忽悠文章都采用其它隐性欺骗手法。你看到一篇文章,说的头头是道,有数据有图表,有专业文献引证,你感觉有问题,可是似乎看不透问题究竟出在哪里。这里举几个日常生活中的例子,你看完后就会明白,文章给你看到的都是真的,你觉得眼见为实,没想到给你看的只是经过挑选的,有意让你看的,隐藏在背后的才是问题关键。

时间差:小王姑娘在网上认识一个男士,觉得对方成熟稳重,很有好感。后来双方交换照片,然后安排见面。小王姑娘来到对方所在城市,看到车站举牌接她的中年男人,心里有些不解:难道男朋友临时有急事,他爸爸替他来接人了?仔细询问之下,才知道接站的就是“男朋友”本人。他给的资料都是真的,照片也是本人,只不过,是二十年前的照片。

很多人会说,你这故事编的太低级,生活中哪有这么笨的人。其实,这样的人不但有,而且很多。我们都知道,人类对自然对我们人体本身的认识,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科学是不断更新不断进步的,很多当时认为正确的结论会随着认识的加深和数据的积累,需要修正甚至被推翻。比如说,有人说日本医生攻克了癌症,可是该医生生活在100年以前,那个年代对于癌症的认识有多少?典型的例子,著名科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推崇某个保健品,认为可以预防癌症,这不是造假,确有其事,也有不少有关研究支持。那么,问题在哪里?最近十年,在诺贝尔奖科学家死后,美国癌症研究院在世界范围内进行的多项大规模临床研究,都推翻了原来的结论,而且有的研究发现该产品会增加癌症发病率。这就是问题的关键,数据是真的,科学家也是真的,但是已经过期了。 买吃的一定要看生产日期!

负债比:当你准备投资或者购买一家公司,你一定要求对方提供财务报告。那么,如果对方提供的资料只有盈利多少,流通资金多少,不动产价值,你会考虑投资吗?你一定会问,公司有多少银行贷款,多少债务,到期的利息有多少。如果对方只提供对自己有利的数据,隐瞒了债务,这是不是赤裸裸欺诈?

你会说,太低级,既然要考虑投资怎么可能那么笨!可是,很多关于健康的产品和养生文章,就是靠这种手法欺骗你的。比如说虾青素,高质量的抗氧化剂。厂家介绍了氧化自由基对于健康的种种危害,包括导致癌症,心血管疾病,老年痴呆,例举了有关水果蔬菜抗氧化研究的大量数据,你觉得这个产品很好呀。问题在哪里?以上都是真的,没有编造,但是有意隐瞒了服用抗氧化保健品可能的危害。如果这个危害超过了好处,你还会买吗?比如说,一篇文章介绍抗癌食品,十二种食品分别应对十二种癌症,多好啊!那么,你觉得吃了这些食物就不得或者少得癌症?不一定,因为一种食物或者保健品,它的效用必须综合评估。比如说,红酒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那么或不会增加肝癌危险?记住,如果有人告诉你,什么有病治病,没病防病的,一定靠不住。治病就是纠偏,你要是原来没偏呢?

诺言的背后:如果你是热恋中的女孩,喜欢你的男生向你发誓,说会爱你一辈子。你先不要激动,不要幸福,你先给他两耳光,给我用力打。打完以后再问,你爱我一辈子吗?他多半会跳脚大骂,说你是疯子,要跟你分手。你看,刚刚发誓爱一辈子,转眼就变了,问题在哪里?原来,诺言是有条件的,比如说,你不能打他,你不能变丑,你不能对他父母不好,你不能出轨......为什么诺言靠不住?当对方许给你诺言的时候,心里已经给你定了很多条条框框,你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而且没有征求你的意见。所以,越是轻许诺言的人,越容易变心,因为他会对你要求非常苛刻,稍有不满就会怪罪于你。如果你先问清“爱你一辈子”的条件,包括所有的“如果”和“但是”,你可能会说, 你去死吧。

你明白就好,打人就免了。读过写过医学论文的人都知道,有时一个句子好几行,条件语句特别多,目的就是准确描述试验结论的局限,告诉别人,该研究的结论只有在满足所有这些条件时才成立。以点代面,断章取义,夸张扭曲在科学上无异于欺诈,而这些恰恰是忽悠常用的手法。比如,饥饿可以延长寿命。这个研究的条件是试验对象是线虫,线虫在食物缺乏时会进入类似冬眠的生命周期。那么,人可以吗?当然你可以试试把自己冷冻起来,一百年以后再唤醒。只不过,能不能醒来就不知道了。比如说,某种蔬菜含有一种化学成分,可以杀死癌细胞。可是,如果计算杀死癌细胞所需要的剂量以后,你每天需要吃一百公斤这种蔬菜,这个治疗可行吗?比如网上热传的喝热水杀死癌细胞的文章,根据是癌细胞怕热。其实,癌细胞和正常细胞耐热性本身没有差别,热疗利用的原理是实质恶性肿瘤密度高,散热差。再说,你知道癌细胞在哪里?你喝下去的热水会到达癌细胞?说到这个,想起当时农民科学家发明的耗子药。你抓一只老鼠来,灌完药立刻毙命。问题是,如何给野外的老鼠喂药?

其实,这些骗术都不高明,一般人都能想到其中的问题。世界上的骗术千千万,但是万变不离其宗,都是利用人性的弱点,投其所好。你怕死,他就告诉你可以让你长命;你偷懒,他就告诉你有捷径;你想骗自己,呵呵,正好,他就跟你忽悠。养生先要养心养性,以诚为本,明辨是非,这不是一句空话。

 

秋远 发表评论于
回复 'yeyang' 的评论 : 谢谢yeyang,看到你的ID头像我就开心,我最喜欢的就是包子。
yeyang 发表评论于
写的好。真希望有更多的人能看到此文。
秋远 发表评论于
回复 'momo_sharon' 的评论 : 谢谢默默,你记得安利负责人,忘记名字了,前不久早逝的消息吗?什么东西都是对症才好,否则就可能弄巧成拙。你在自学中医?看到你博客很多关于中医和养生的文章
momo_sharon 发表评论于
好文!联想起安利保健品,它的会员就是使用这种隐瞒手段大肆宣扬其好处,好像不吃安利就会死人似的。
秋远 发表评论于
回复 'Diana-Sun' 的评论 : 你提出了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前些天跟朋友聊天谈到宗教,不少自以为虔诚信仰的人其实经常把信仰作为一种交易,为了得到某总利益或者好处而信,仔细想想很有意思。

我小的时候在乡下,经常有“祈药”的,不仅是认识的问题,可能也是无可奈何的一种办法。
Diana-Sun 发表评论于
有一位作家说过:山下黄大仙的香火总是比上山古刹庙宇来的旺盛。人对宗教的要求大多数都停留在有求必应的层面,更何况医学,一种应用科学。缺乏理性的思考,就会出现病急乱投医的上当受骗。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