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文学城
» 博客
»伤寒笔记(1)为什么好中医难求
伤寒笔记(1)为什么好中医难求
谈到中医,几乎所有的人都会承认,好中医难求。那么,为什么世间好中医犹如凤毛麟角?读到伤寒论中景岳先生对此的论述,颇为感慨。
“怪当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医药,精究方术,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但竞逐荣势,企踵权豪,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务,崇饰其末,忽弃其本,华其外而悴其内,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焉?”
张仲景的这段论述,用来陈述当今中医界乃至中国文化界,有入木三分惟妙惟肖的感觉。历代中国文人,读书多是为了升官发财,崇尚为了目的不择手段。学医之人,热衷权术,追逐名利,惯于弄虚作假,不肯刻苦钻研专业,就是靠几个名词装神弄鬼忽悠别人,怎么可能成为一个好的医生?凡是整天到处吹牛作报告上电视的,怎么可能有时间学习专业?
“卒然遭邪风之气,婴非常之疾,患及祸至,而方震栗,降志屈节,钦望巫祝,告穷归天,束手受败,赍百年之寿命,持至贵之重器,委付凡医,恣其所措,咄嗟呜呼!”
书到用时方恨少。一个好的医生靠的是多少年如一日勤奋,不是哪天外星人突然降临给予指点,更不是靠祖传秘方。自己不求上进,懦弱无能,却又贪生怕死,所以才会出卖灵魂。
“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源,若能寻余所集,思过半矣。”
张仲景先生伤寒中所用之方,均是自己博验众书,通过大量临床观察,去伪存真,何有秘方?当时瘟疫流行,景岳先生宗族中死于瘟疫的达三分之二,超过一百多人。先生感世间名医难求,发奋自己学医,而当时大量的病人也为他提供了难得的实验机会,可以观察比较总结各种方剂的临床效果,这才成为一代宗师。
不只是中医或者学医,世间诸事最后都是万宗归一。一个人的成功,需要天资聪明,需要勤于思考努力,需要合适的机遇。当我们感叹名医难求,为自己为家人健康担忧却又不知如何是好的时候,为什么自己不去读书思考,而惯于怪罪别人?为你健康负责的难道不应该是自己而是等待别人恩赐?
中医中药群组:http://www.wenxuecity.com/groups/index.php?act=groupview&gid=2601
秋远 发表评论于
回复 'matrix123' 的评论 : 说的有道理,你有本事自己写篇文章,不要再来了不是更简单?神经病
matrix123 发表评论于
都TM什么年代了, 还拿个伤寒论研究。有本事这辈子别看西医
秋远 发表评论于
回复 'fonsony' 的评论 : 谢谢,虽然不是全部原因,但是这也是我个人当初学习中医的原因。
fonsony 发表评论于
中以保身长全============去年底,旅遊途中.旅友有一言.他家全是西医.他原也是学西医.后来学中医.就是要保自身
秋远 发表评论于
回复 '白云依山' 的评论 : 谢谢指正,我搞错了。
秋远 发表评论于
回复 'RachelLeaf' 的评论 : 谢谢你,希望有机会可以读到你的经验分享。我自己也深有体会,如果辨证对了,中药的效果有时自己也难以相信。
秋远 发表评论于
回复 'nicenice_one' 的评论 : 其实学什么都要悟性,不过西医已经成了一个垄断系统,南郭先生也可以跟着混饭就是了
RachelLeaf 发表评论于
我们的诊所,基本用的都是伤寒论的经方,还是非常好用的。支持作者。我可以做见证。桂枝汤,半夏泻心汤,真武汤,吴茱萸汤,都可以用来治疑难杂症。若不是亲见,我的中医可能也就白学了。
白云依山 发表评论于
张仲景不是景岳先生。张仲景,名机,字仲景,汉代人,中医经典著作《伤寒杂病论》作者, 对中医学发展起奠基作用,被称为医圣,其很多验方到今天仍发挥显著的疗效。张景岳,又名张介宾,明朝中医大家。
nicenice_one 发表评论于
学中医必须有悟性,而有悟性的人太少,这也是好中医难求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