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怜又欠揍的小留和家长

阿姆赫斯特学院招生办的接待室

每年的暑假,都是年底要申请大学的高中生参观大学的季节。在美国高中读书的中国小留,往往会利用这学期结束后的一两周,在回国前参观一些心仪的校园。去年发生在阿姆赫斯特学院的一幕,至今令我五味杂陈、不吐不快。

阿姆赫斯特学院(Amherst College)是美国最著名的小型文理学院之一,和威廉姆斯学院(Williams College)齐名;在小型文理学院里,它们分别就像哈佛和普林斯顿。像到什么程度?说点我的观察:阿姆赫斯特学院和哈佛都属于比较抠门务实,舍不得在校园建设上花大钱的主,所以你看它们的校园建筑,有时会觉得和它们的声誉不那么相称;但这两个学校,对录取的学生都很大方,100%满足他们的财务需求(即need-blind admission)。而威廉姆斯学院和普林斯顿呢,不光校园像,都很古典沉稳大气,连人的气质风貌也像。说到这里,不由想到普林斯顿的招生办主任。在美国顶尖名校,招生办主任的职位是极其重要、直通校长的,几乎都由自己学校的毕业生担任,但普林斯顿的现任招生办主任却是威廉姆斯学院的毕业生。可见在普林斯顿眼里,一个威廉姆斯学院的学生的大学经历,和普林斯顿学生的经历,没有什么差别。威廉姆斯学院的毕业生担任招生办主任,她完全可以向潜在的学生和家长介绍普林斯顿的大学生活,和普林斯顿的校友有共同语言,不会让普林斯顿掺水掉价。

虽然阿姆赫斯特学院比较接地气,招生办的老师也比较随和,但老牌名校,档次和规矩还是有的。阿姆赫斯特学院招生办的接待室,布置得很古典精致。

那天我参加了招生办给前来参观的学生和家长的介绍会(info session)。一个会议室里,十几个学生,一大半是亚裔:来自台湾、韩国,美国和中国大陆。学生围着会议桌坐在里面一圈,家长和其他人贴墙坐在外面一圈。我的对面有两位中国大陆小留,一位我一眼就认出,是那位河南郑州人,在康州一所要求穿正装的私立寄宿高中上学,曾经有次我带一位学生和家长到他们学校面试,是他做的导游。这位学生非常沉稳踏实,给我和家长留下了很好的印象,也让我知道,一些对河南人的传说和偏见,多不可靠。另一位,在麻州一所私立寄宿高中上学,他的学校,也算是正规学校,但比河南学生的学校,还是差了一个档次。

招生办老师介绍时,河南学生坐得很端正,听得很认真。那位麻州学生,身体往后仰着,斜靠在桌子上,左手撑着脑袋,神情轻松,时不时扭动下身子。老师介绍完了,照例是让大家提问,那位在最顶尖私立寄宿高中读书的台湾女孩,第一个问问题,问得非常巧妙,如果我是招生官,我肯定会回头记下她的名字。那位河南孩子,见他想问问题,但又放弃了,回归平静。那位麻州学生,仰着身子,伸出右手,晃动着,指头点向老师,用结结巴巴的英语,问了一个老师已经解释过的问题。一圈问题之后,他又问了几个类似的问题;虽然问题很愚蠢,但他的那副模样,好像主子指挥奴才一样。

我当时真想站起来走过去,一把拽起他,狠狠扇他几个耳光:太放肆了!

但我又觉得他很可怜。他的后面,坐着他的爸爸妈妈。他的妈妈,是个一点也不引人注目的普通妇女,但他的爸爸,看起来快奔50的人了,却用发胶固定着、做了个庞克头!

我的直觉反应:这是一个中国二三线城市的土豪家庭!或许,这对父母还在为自己的儿子自豪,觉得儿子很能干:能在阿姆赫斯特学院这样的地方,提出“挑战性”的问题,让招生官恭恭敬敬地回答。

这是一个被美国的文化垃圾所忽悠的家庭,这样的中国家庭很多,尤其在中国的中小城市更多。不幸的是,这种文化垃圾在中国却特别有市场。   

最近,一位国内的学生被美国外教给骗了,很不理解,问我,怎么这个外教,开始接触印象挺好的,说得也很漂亮,但做起事来怎么这么不负责,这么无赖?

我只能这么引导他:你就这么想一想,一个上海人,活得好好的,会不会搬到内地边远的小城市去工作生活?那些背井离乡、靠在中国打零工谋生的美国人,图的是什么?当然,他们中,有的真的很热爱中国,有的真的是想到中国冒险创业,有的真的是想给自己添加一点以后回美国发展的阅历,还有的真的是把中国当做磨炼自己的一个机会,但一个外国人,在中国忍声吞气吃软饭,他们中至少有那么几个、会不会自身素质有问题?

美国人,待人接物普遍彬彬有礼,那是他们民族素质和国家教育实力的反映;他们当然会说一口流利的地道英语,那是他们成长环境的天赐;但他们中很少的一些人,为什么只能赖在中国生存?

几年前,我就在国内遇到过这么一个美国的中年外教,他在一个三线城市的中学任教。那晚,经他的中学校长的安排,他、为了他和中国老公离婚然后嫁给了他的该中学业务尖子英语老师、校长和我一起晚餐,席间喝了点酒。几杯下肚,这位外教就醉了,对我一口一声“Professor”,硬要和我探讨问题。他真的醉了,不光酒醉,而且他的中国老婆看着他的敬仰神色也让他醉。我只能像阿姆赫斯特学院的招生办老师回复那位麻州小留的模样,恭恭敬敬、耐着性子回复他的提问。倒是校长看出了状况,不管酒量还是应对,他和我根本不是一个数量级的,及时散场。后来我听其他朋友说起,那地方几所中学的美国外教,几乎一个德行:一喝就醉,一醉就发酒疯。

这样的人,有些是美国社会淘汰的边缘人。这些人,往往有个共同点:没有责任感和可靠性(responsibility and accountability),在美国职场难以生存发展,又没有自己开个店铺所需的毅力和自制力,但到了中国,他们竟然被当着香饽饽给供了起来,美女以身相许,孩子纯真地崇拜。

当他们和中国的英语补习机构、留学中介和美国野鸡中学搞在一起,就编制出一具具关于美国的“皇帝的新衣”,于是在一些中国孩子和家长心目中,美国就成了一个没有约束、充满自由、可以没有顾忌追求个性的神奇土地。这几年,一些美国野鸡高中因为中国学生的大量涌入,得以生存壮大。

对这些野鸡中学,我的心情是很复杂的:1)至少,它们比国内的一些国际中学或高中国际部要好。如前所述,在中国的一些美国老师,有的素质真的不是一般的差。我的一位美国朋友,是中国一所最著名的私立国际中学的创办团队成员之一,她最近回归美国,原因很简单:在美国私立寄宿中学,老师和学生住在一起,担任学生宿舍家长(dorm parent)的职责,晚上工作,天经地义;但在中国,很难招到这样的老师,美国老师的流动性非常大,一些美国老师一到晚上就出去“社交”了,作为管理者,她很沮丧(frustrated)无奈。2)受西方创业文化和职业道德的影响和制约,有的野鸡中学的校长,还是很想有一番作为的;事实上,不少美国学校,都有从野鸡变凤凰的历史。

但也有一些野鸡中学,纯粹就是商业运作,和中介沆瀣一气,坑蒙拐骗,几近犯罪集团。中国学生到这种学校, 能学到什么?能有多少前途?这些学校和中介,把一些不合格的中国学生搞到美国,学生到了美国就放羊,不但败坏了美国的形象,也给美国社会带来了社会治安的隐患,让美国老百姓买单,无异于为了一己之利、慷美国纳税人之慨。

不光野鸡中学,一些本来还算正规的学校,也经不起诱惑,纵容中国小留,于是就出现了本文前面所描述的那位麻州小留的一幕。

幸运的是,美国执法部门似乎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开始有所作为。中国一些被骗的家长,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开始维权。我现在就在处理一件事,帮助一位中国家长,和康州的一所私立中学,就其合同诈骗一事,进行交涉;也在招聘律师,准备进入诉讼程序。这件事,或许会演变成当代留学史上的一个标志性案例。

Dictator 发表评论于
哇!楼下一大堆如文中描绘的小留家长被激怒了!
好望角骆驼 发表评论于
博士您原来是哪里人?活得好好的,怎么会背井离乡、靠在美国打零工谋生?图的是什么?
xsz 发表评论于
以你的标题为主题,那你的文章是即很发散又离题万里。写作不及格。
MINIROCK 发表评论于
“铃妈'换马甲了?
KTY 发表评论于
楼下的说得太到点子上了。作者本人才丢人
VATraveler 发表评论于
hahaha! The article vividly presents an author of sick "elitism". One's self-perception may be very deceptive that the lack of graciousness claimed against others, especially teenagers a generation younger, is what's really lack in oneself.
wenjuyuan 发表评论于
真是看着就想抽,有锋芒的教授才是好教授。
藏龙卧虎 发表评论于
见到很多小留, 大部分都比较差劲:没教养,不懂礼貌。
honger22 发表评论于
动不动就想抽人耳光的人在当教授?吓人。
Breda 发表评论于
很多留学生是不像样,很不像样。但是如果美国大学有钱的话可以不收留学生啊!!!很多大学就是看中留学生的高学费!既然是顾客,就应该给上帝的待遇吧!?
maturedpeach 发表评论于
看到不顺眼的学生第一念头是抽耳光,这都是什么人模狗样的东西混在学校当老师?还有脸说别人
Dove2009 发表评论于
什么乱七八糟的狗屎文章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