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去年花了很长时间,完成了写给我和妹妹的关于爷爷的生平小传。父亲以他学者特有的严谨,描尽了爷爷随着中国现代历史的动荡而起伏不定的一生。中国现代史,读来太让人唏嘘。尤其是在多少已被西方基督文化熏染过的我眼里,实在是剪不断,理还乱,多见人罪,少有正义。如今在我脑海里久久回旋,值得留恋的,只剩下与我生命如何而来息息相关的那些风花雪月了。
爷爷祖上是中医世家。爷爷1924年从西安考入北京大学。1926年地方军阀刘镇华围攻西安,平民致死达5万之多,爷爷家业亲人俱损。1927年爷爷休学参加了冯玉祥的北伐军,这是否与精神苦闷,寻求解脱有关,只是父亲的猜测。北伐军来到河南开封后,招募了一批女学生做文化宣传。奶奶所在的省立女子师范成了主力。也许是年轻的骚动,也许是同窗的鼓嘈,奶奶也去赶了趟时髦。奶奶身材娇小,活泼快乐,互补产生吸引,内向沉静的爷爷关注起她来。奶奶在朋友们的怂恿下第一次去见爷爷时,爷爷正在打乒乓球。远远地瞥见奶奶,一出神,手里的乒乓竟打出一个大大的抛物线,径直朝奶奶飞了过来!奶奶眼里的爷爷,温文尔雅,玉树临风,加上北京大学的学生身份,使万般红尘中只看重美貌和知识的奶奶动了心。半年后,奶奶就在父母的催促下离开部队回校复学了。爷爷随后登门拜见长辈,请求应允他们的婚姻。据说太爷,太太并不乐意。小户人家,带着可以谅解的世故,觉得女儿找个土豪或军官更实惠,而爷爷只是穷学生。无奈奶奶受了教育,坚持自己的审美价值。爷爷奶奶于1928年结婚。爷爷26岁,奶奶20岁。
爷爷不久也回到北京大学,完成了学业并随后在南京政府找到了工作。奶奶虽然因爱结婚,但从不依靠"爱情"度日。她向收入颇丰厚的丈夫提出上大学的请求。她向往独立和尊严,也不拒绝学历能给她带来的虚荣。爷爷对年轻妻子的请求爽快答应。奶奶独自赴北平备考去了。两年的预科加四年的本科,奶奶在北平的六年生活因为丈夫的慷慨资助供养,舒适宽裕。租住在四合院,生活上有褓母帮助。我的两个姑妈就是在这六年里先后生于北平。每逢假日奶奶就坐火车回南京与爷爷相聚。在南京,也有官太太在耳边吹风:你家先生看着正人君子,其实也不老实呢!奶奶当时采取了宽容的态度,认为一定是因为她不在,爷爷让那帮陕西同乡带坏了。
奶奶获得北平大学文理学院的毕业证书后回到南京。因为生活优裕,没有着急工作。就在父亲出生后不久发生了七七事变。抵不住日军的进攻,国民政府开始往后方重庆撤退。爷爷走后几个月奶奶带着幼小的姑妈和襁褓中的父亲,以及奶妈奔赴西安老家逃难。不到一年,来自爷爷重庆的汇款莫名中断,觉得蹊跷的奶奶决定冒着"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危险带孩子们赴重庆一探究竟。历经旅途艰险找到丈夫,才发现他已与一川妹子同居,那年轻女子投怀送抱,母女俩甚至期待在这个来自下江的政府官员那里获得永久归属。
奶奶的愤怒如同烈火喷发了! 她用最严厉的言辞羞辱爷爷。爷爷自知理亏,以"不能丢弃孩子"为由与川妹子一刀两段了。谁知这理由让奶奶更加无法容忍,她一向那么骄傲,尤其有了大学文凭,自以为比绝大多数同时代的女性都优越了,怎么会败在川妹子之下,还要靠孩子来挽回?! 抑郁,痛苦使奶奶得了场大病,内分泌完全失调,后靠名医调理,才慢慢康复。奶奶认为她后来没能再有孩子了,跟这场病有关。
奶奶决心要做职业女性了。爷爷于是托人为她在监察院谋了一份科员职位。奶奶带着孩子们住在单位宿舍,同在立法院工作的爷爷再度分开。爷爷定期去看望妻儿,爷爷奶奶的感情创伤慢慢被时间抚平了。爸爸笔下的四川童年,哪里是逃难,简直是诗情画意的世外桃源: 爷爷奶奶带他们赶场,饮茶,第一次尝美国奶粉,连躲避轰炸而挤在防空洞里都是新鲜的。只要有父母,孩子们就不怕天塌。抗战时期的后方,生活也是清苦的。父亲记得姐姐的学校,天天传来"中国不会亡"的歌声。
胜利还都南京后,奶奶河南娘家的亲戚陆续来投奔。奶奶更是回到老家把年老的母亲接来尽孝。爷爷的宽宏厚道再次显明: 岳母在女儿家度过了人生最美好安宁的一年半,直到平静离世。
爷爷是才华出众的,也是清高出世的。这在哪个朝代都不符合官场规则。奶奶见爷爷升职无望,比爷爷还要不平,痛斥世道黑暗。他们决定远离政治,不为"五斗米折腰",期望做自由知识分子,不依附任何政权,这是他们决定不去台湾,留守大陆的原因。
可是他们的愿望最终证明还是奢侈。新政权接替后,爷爷就任南京新宁中学校长。该校是爷爷立法院的上司开办并留下的。放弃仕途的爷爷立志在教育事业上开创作为。家里经济不似从前宽裕了,奶奶于是再次出现职场,展示当年的文凭,当上了中学老师。奶奶坚持认为,再清苦,三个孩子,男女平等,必须共同接受大学教育。我的两个姑妈后来分别成为外科,内科的主任医生,父亲是大学教授。
当父亲在爷爷当年的大学读到第三年,奶奶来信: 爷爷被划成右派了!爷爷被革除职务,遣送回家。熟人都说:"别人当右派好歹还提出过些言论,你们家的好好先生成天不言不语的,怎么也当上了呢?!" 家里的经济来源就只剩奶奶的教书收入了。奶奶必须要过节俭的生活了,她与小贩讨价还价,家里帮工的阿姨洗衣时肥皂用多了她也会说两句。奶奶定期给远在北京,山东读书的儿子女儿寄钱,再苦也不间断。
在爷爷远离社会的人生最后20年,奶奶不离不弃。想到爷爷年轻时资助奶奶读大学,奶奶这是在用心回报啊!淡泊名利的爷爷早早退出江湖也证明是因祸得福。以后的所有政治运动他都被遗忘,躲过了任何身体和人格上的侮辱。加上姑妈们和父亲陆续工作后对家庭都有帮助,爷爷真的当上寓公了。比起多少家破人亡,爷爷在中国已算是"好人一生平安"了。四邻的百姓对老先生也客气,不时请他读个报,题个字。记忆里爷爷就爱坐在沙发上看报,孙辈们的环绕也替他排解了许多苦闷。记得爷爷曾经带我去看了一部名为"沸腾的生活"的电影。这是来自社会主义的罗马尼亚的片子。我觉得故事平淡无奇,讲述一个造船厂的厂长努力攻克技术难题,带领大家造出大型轮船的故事。看完爷爷觉得意犹未尽,又一个人去看了第二遍,之后陷入久久的沉思。我现在明白了: 作为一个男人,即使淡泊,也是盼望过有作为,有成就的人生的。爷爷是多么无奈啊!我也记得奶奶教书备课时,一半劳累,一半压抑,悄悄点燃一支烟的情景。我当时想,奶奶这些旧社会带来的习气真得改一改。
爷爷脑溢血,平日节俭的奶奶取出多年的积蓄为爷爷救治。在爷爷弥留之际,他的右派宣布平反,成为南京玄武区右派平反第一人。爷爷享年79岁。他走后,奶奶和我们生活了将近30年。她给两个孙女反复说过的话是: 这辈子,除了爷爷,没有其他的男人占据过她的心! 有一次我看"简爱"看得感动流泪,奶奶不以为然:这个罗切斯特,又老又丑又穷,有哪点可爱,这个简爱,真是简单的爱!奶奶不知,简爱对自尊和独立的坚守和奶奶自己年轻时如出一辙啊!当白马王子的爷爷也沦为罗切斯特时,奶奶不也是象简爱一样的忠贞不渝吗?!我至今迷恋简爱这一文学形象,因为她总让我想起我的奶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