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或富与读不读得成书的关系

居美国华盛顿, 就职政府部门, 花甲年岁, 天天等下班, 月月等薪水, 年年等退休.
打印 被阅读次数

解放前, 学校本来就不多, 很多地方读初中必须要到县城, 高中就得去相当于现在的地级市了, 当然是有钱人比穷人读书容易些, 就多些了。

其实还有个因素, 就是对读书的要求, 很多地方农村, 穷人需要男孩子早早干活挣钱, 能让孩子读年把私塾或后来的小学就不错了, 即便是有几个钱的人家, 也未必真的就那么希望让孩子去读那么多的书。

比如毛老大爷, 其父毛老太爷只想让老毛认得字算得帐就可以了,最终还是老毛的反抗斗争, 才得到了进城读东乡(好像是这个名字吧)学堂的, 这还是全中国最重视教育的湖南三湘(湘潭湘阴湘乡)啊, 由此可见, 有没有钱供孩子上学只是一个因素, 让不让孩子出去读书又是一个因素。

听家里老人说, 我们老家四川有种”土老肥“, 极为刻苦极为刻薄, 下死力干活近乎残忍地节俭, 省下每一个铜板攒起来买地, 哪舍得让孩子出去读”洋学堂“, 门儿里, 这个插一句, 有多少人知道这个”门儿里“是什么意思?门儿里哪儿有谁家请了先生办私塾, 凑过去有一搭没一搭认得写字记得了账就行了, 因此老家有一句俗话叫”家有读书子, 全家该饿死“。

这应该是30年代之前的事, 打那之后, 整个社会的发展, 教育的兴起, 很多大点的村里也办起了初小, 公办或村办的, 收费很低, 除了特别贫穷的人家, 若家长愿意, 读个初小还是可能的,看看那些五十年代的少将中将们的回忆录就可知道, 他们中的大多数还是读过年把两年村里的初小, 虽然大多是贫下中农家庭出身。

这些收费再低, 读完后若想读高小, 在家”半农半读“就不容易了, 因此, 大多数穷人家孩子就不继续读了,再说在家吃饭一家人裹着开销不大, 外出读书花费就不一样了。

要是穷人家孩子还想继续读书家长也支持咋办? 求祠堂。

那时农村的基层管理机构, 很大程度是靠的家族祠堂, 祠堂对本家子弟的上进, 当然是抱正面态度的, 怎么着也是给本家脸面上增光得事嘛。所以也有但还是很少, 真正寒门子弟靠着祠堂的支持, 进镇里读高小然后到县城都初中随即考进省城读的高中, 至于高中毕业想读大学, 祠堂就管不到了, 不过大学生可以到中小学兼课呀, 当时是很普遍的。

那么, 20年代左右农村的”非有钱“人家子弟, 什么样的人出来读书的最多呢?私塾先生, 这些是些穷书生, 但到底好过雇农佃农,自己受过教育, 知道要想改变处境的捷径是读书, 靠下死力一分钱掰成两瓣花发家, 太难。

而外出读书, 哪怕就算只读个师范, 毕业教个小学, 就是长衫先生, 保甲长见到也得抱拳打拱的, 俨然就是上等人了, 省吃俭用买点儿地, 比摸黑捡粪擦黑挑柴快得多。若是上的不是师范而是高中, 一不小心毕业考取的是公立大学, 毕业就相当于前清的进士啦, 投入产出效益是很高的。

这就是老一代读书人中有出息的, 为什么出身于私塾老师的比较多。

还有一种情况,外出当官的回老家办个学堂,本家一律免费, 读书好的还有奖励, 比如, 我知道的就有河南扶沟县吕潭镇的吕潭学校, 小学加初中, 吉鸿昌在宁夏当省主席时拿钱回家办的(他尚未入党)。河南省郾城县问十镇的冠英学校, 也是小学初中一贯制, 是西北军忘了第几路军总指挥梁冠英出钱办的, 本家本庄子弟全部免费, 毕业考取漯河许昌甚至郑县(那时不叫郑州)或者省城开封的高中, 梁家给予补贴。

冠英学校抗战后期和解放战争时有好几个教师是地下党, 悄悄送了些学生去参加了共产党。

城里又是另外一种光景。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