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最近转帖了王沪宁1991年一本书的一段:《美国反对美国》,令人不禁掩卷遐思。
王沪宁在1991年就搞懂了这样的问题,美国宪法两百多年有效,根本原因在于反对派的合法,不但允许,而且根本性的保障美国人反对自己的政府。王沪宁二十多年前就阐述得这样简明到位,是很了不起的。俺在那个时候虽然也基本搞懂了王沪宁这里说明的问题,但俺是在美国大学研究院在美国教授的耳提面命之下,加上美国环境中耳濡目染浸淫其中体会学懂的。而王沪宁是在中国的书斋里,在党国的框架之内自己钻研出来,并发表出来的。因此王沪宁是国师,俺什么果实都不是,只是一个合格的美国公民。
美国宪法几百年,王沪宁说内容变形式没变。俺认为是骨架框架本质精神没变,具体的肌肤血肉发生了变化,变的更健壮根深叶茂,也庞大甚至臃肿了。最明显的变化是从废奴到女权到民权,即就是把制定宪法的那一班子人所考虑的他们自身的基本权利和利益保障,向全国全民扩展扩散了——从男人扩展到妇女,从白人扩展到不分肤色种族的平等基本公民权利。最没有变化的就是对人性的认识,人的灵性与动物野性的并存,人们需要政府管治社会,但是社会更需要管制管治社会者,公民必须限制政府,必须把权利关进笼子。
王沪宁早在二十多年前就认识到了这一点,而他也早就被中国最高权力阶层认识赏识。不知道如今他对此是否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他自己如今已经有了国家领导人的权力。他是否认识到有必要把自己和自己一伙关进笼子,而不是一伙子缩进高墙,把民众关在墙外或者秦城之内?王沪宁从江胡习的谋士智囊,三朝侍奉,如今是否真的成为了江湖戏的导演?他离陈伯达那样的御前高参文革组长常委似乎还有一定距离。他离陈伯达的结局是否也只有一步之遥?
王沪宁最早为中共改革开放集权制造出理论根据,就是新权威主义。从赵紫阳到习近平都喜欢。最喜欢的就是他提出一个新权威主义,却不用这个术语,因为他知道中共信奉沿用的就是墨索里尼到蒋委员长到伟大领袖一直宣告的“一个党,一个领袖, 一个主义”。领袖一代一换,党和主义历久弥坚金不换。
王沪宁出书几乎不加掩饰地赞赏了美国宪法与制度。可是他给主子出的主意却是反其道而行之。这是否就是用美国反美国?或者刻意把中国打造成一个反面的美国?
王沪宁高。高乎?危乎?
王沪宁:《美国反对美国》
(摘录)上海文艺出版社1991年第一版
费城和华盛顿这两个城市之间有某种历史性的联系。费城是美国独立战争时期的重要地点。1787年,在费城召开会议制定了宪法。这部宪法一直沿用至今,在世界上可称为最古老的成文宪法。华盛顿是当今首府,是具体、体现宪法的场所。1988年是宪法制定二百周年,政府曾在自由女神下大搞庆祝活动,里根也到场讲话。美国人对自己的宪法最引以为豪。在费城时,我曾去过当年制定宪法的建筑物,但由于参观的人太拥挤,只在外面了望了一番。我在安那波里斯时曾见过当年美国宪法的一份手抄本。几张黄纸,竟能起这样大的作用?基础绝对在这些黄纸之外。
美国的宪法是独立战争的产物。这个演变大约是二十年间的事情:1770-1790。当时的美国有十三个分开的殖民地,归英国政府管辖。1774年,第一次大陆会议召开,来自十三个殖民地的55名代表在费城开会,讨论共同关心的问题。1775年,殖民地与英国之间发生战争,即在现麻萨诸塞洲的激战。1776年,美国政治思想家托马斯·潘恩发表《常识》一书,要求独立。1782年,独立战争接近尾声,在巴黎举行和谈,并签署了协议。1787年,起草宪法。1788年,足够数量的州批准宪法草案,宪法生效。1789年,华盛顿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1791年,在宪法中加入〈〈人权宣言〉〉。这就是当时政治发展的主要里程碑。从中可以看出,美国宪法产生于要求独立的斗争之中,其基本条文当然也是为了保障某些利益。
宪法的制定者就是本着这种意图。当时13个州向费城派了55名代表。起草宪法是一件艰巨的工作,但他们在一个夏天就完成了。可能是当时的政治、社会、文化关系还没有后来那样发达的缘故。如果换到今天,没有两年恐怕无法制定宪法。华盛顿、汉密尔顿、麦迪逊和富兰克林都参与了此项工作。这些人深受欧洲启蒙思想家的影响,他们熟知洛克的《政府论》、哈林顿的《大洋国》、孟德斯鸠的《论法的精神》。同时,他们也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据说其中20人参加过各州宪法的起草,深通此道。有30人参与过各州立法机关,熟谙官场利弊,也为宪法制定打下了基础。
在制定宪法时,遇到一个历史条件值得注意,这就是它是延续同一种制度,只是组织形式不同罢了。美国独立战争时,英国已完成“光荣革命”一百年,英国统治者已非传统封建贵族。因此对美国来说,基本上是仿照英国的政治原则设立一套新的体制。也就是说,被统治者想学统治者的样子生活。而不少国家的革命面临的问题是改变政治原则,这要困难得多,因为没有人知道新的原则的实践,一片空白,如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俄国革命和中国革命。当然,在英法俄中等国,因为旧制度的影响太大,所以也给建立一个新制度造成了困难。
出于自身的经历,美国人在制定宪法时,首要关心的问题是政府的权威和个人的自由。
英国人对殖民地的分而治之也给政制的形成创造了条件。这种分离使一州无法指配另一州,政治事务必须协商,制定宪法的都有各州作为后盾,有很大的讨价还价的砝码。各州都不想让某一州超过自己的权力。因而会注意在宪法中产生一种机制,防范有一州获得这样的权力。肯尼思·普莱维特(Kenneth Prewitt)和锡尼·沃巴(Sidney Verba)在他们的著作《美国政府导论》中指出,宪法反映了一种哲学观点。他们引了约翰·亚当斯(John Adams)的一段话:
人类的欲望、激情、偏见和自爱从不会被仁爱和知识所征服……“对自由的热爱扎根于人的灵魂之中”。那么它也在一头狼的灵魂之中罗。我怀疑一个人比另一个人更有理性、更宽容、更善交往……因此,我们不应仅仅依靠人们灵魂中的对自由的热爱。必须准备好某些政治体制,以帮助自由之爱反抗它的敌人。
普莱维特和沃巴的解释是:没有政治限制,人是不可信任的。因此宪法反映出的人性观是悲观主义的,而非乐观主义的。这是西方文化与东方文化的一大差别。也许这也可以从某种角度解释东西方政治发展的差异。
本着这些想法,宪法确定了以下三大基本原则:
●实行代议制,包括废除贵族头衔,开放官职,定期选举,代议政治;
●分权治理(分权包括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纵向指的是联邦制,各州保留较大的权力。在当时这是唯一可行的方案。横向指通常所说的“三权分立”)
●有限政府,即规定政府不能做什么,如不得干涉宗教、言论、写作、集会等方面的权利。同时规定“法治而非人治”原则(Government of laws,not of men)由于这样的原则的要求,宪法确定了法院系统。
绝对不能认为制定宪法的人想到了所有劳苦大众,在为他们制定宪法。当时制定宪法的人想到的首先是维持他们的利益,这是一个新生的统治集团。宪法精神的大众化那是很久以后的事了。直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美国黑人还在为争取自身权利浴血奋战。直到今天,黑人还在奋战,虽然不常常浴血。
一个举世瞩目的问题是:为什么宪法能延续二百年,而其他国家没有这样的记录。普莱维特和沃巴提供了一种解释:(1)宪法是一份政治文件,1780年存在的政治冲突今天依然存在,只不过形式各异,如中央与地方的关系;(2)宪法保障的代议制、分权和有限政府在当时有足够的吸引力,今天也依然如故。
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宪法自身的变化。如果宪法二百年中一成不变,很难想象它能维持到今天。宪法的变化特点是内容变,形式不变。宪法变化体现在很多方面,如宪法条文的普遍性,最高法院对宪法的新解释,宪法没有列举的权利,宪法修正案等。关键是宪法变的依据和程序还是出于这部宪法,而不是其他。世上没有一成不变的东西。今天美国人对宪法的解释早已大大异于二百年前,但大家宁愿说这就是二百年前的东西。因为今人说的话要叫人听从不容易,古人说的话要容易一些,有时要容易得多。
关键的问题是,实际上没有人有力量改变这部宪法,维持它并解释它是唯一的出路。也许这是一条通则,如果还有某种力量可以改变宪法和政治制度,那这个社会在政治上和社会管理上就没有达到稳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