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宋朝补丁碗被日本传承七百年奉为国宝,求明朝皇帝再赐一件未果

打印 被阅读次数
 

一宋朝补丁碗被日本传承七百年奉为国宝,求明朝皇帝再赐一件未果

(南宋 龙泉窑梅子青茶瓯蚂蝗绊 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梅子初青

青, 宋瓷最具代表性的釉色。今天,我们说到宋瓷,首先想到的就是素。青就朴素,来源于自然。青,还是一种自由的表达,与心灵回归有关。宋人创造青瓷,态度和心 境,既自由,无障碍,又专注于一件事情;情怀和体验,既着眼淡远,又细致入微。这一点可以看出,宋人的人生如何游离于出世入世之间。苏东坡是个典型,“我 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一边想摆脱世俗,最大限度清理心理垃圾,一边又不断地提醒和约束自己。左手一笔行云流水,右手一笔低调内敛。如 此高难度舞蹈动作,估计只有苏东坡这样的大师才可实践的。从审美的角度看,我们欣赏宋代青瓷,其实就是在欣赏宋人的人生思考,且与他们的情感产生共鸣。

一宋朝补丁碗被日本传承七百年奉为国宝,求明朝皇帝再赐一件未果

一宋朝补丁碗被日本传承七百年奉为国宝,求明朝皇帝再赐一件未果

宋 朝,既是精英社会,也是市民社会。总体上划为读书人和市民两个圈子,精神层面各自独立,生活层面相互杂糅。这个特点在青瓷釉色上,体现最明显。“雨过天青 云破处,梅子流酸泛青时”。“雨过天青”、“梅子初青”,为典型的宋代青瓷釉色,分别代表了官窑和民窑两大系统审美标准。“雨过天青”,汝、官、哥、钧的 釉色,属于以知识分子为主的官窑系统,有虚有实,有理又节,不愠不火,不乏意境,特别受到读书人重视。与“雨过天青”不一样,龙泉窑的“梅子初青”,打破 了知识分子对于内心情感的节制,釉色本身更偏重日常生活本身——感性。读书人要世俗生活,市民也要精神审美。所以,宋朝皇帝一发“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 有黄金屋”的感叹,就受世人追捧。

一宋朝补丁碗被日本传承七百年奉为国宝,求明朝皇帝再赐一件未果

(浙江龙泉市龙泉窑大窑遗址)

“梅 子初青”,最直接的感受——“看上去很美”。当然,这话听起来还是很抽象,这个“梅子青”究竟为怎样一种美丽,我们只能动以想象。入夏,梅花前脚谢,梅子 后脚就已挂在枝头了,青中带绿,皮上还爬一层细致的绒,长相并不那么出众,这个状态一直保持到梅熟时。到了五月,是江南采梅季节。梅要下树的前几日,细心 的会发现,梅的颜色开始通透发亮,特别娇嫩,嫩得能看到里面的肉。可惜这么靓的果子,只能保持几天,因为它成熟了,再不采摘就要掉果。只有最有心最敏感的 读书人,才会去为这不经意的美丽细节,赋诗感叹。“五月青梅煮酒,六月栀子花头。岁月廊上泪不休,檐下芳香难守。芒种时节谁扣,绿窗听雨凝眸。不想绿柳成 红榴,薄酒一壶轻嗅。”(佚名《西江月》)这首词,极尽文人的意境营造手段,在描写青梅诗歌中排名靠前,簪栀子花,摘青梅煮酒,色香味都有了。“郎骑竹马 来,绕床弄青梅”(李白《长干行》),排名自是第一,讲了个流行了千年的初恋故事,小男孩骑着竹马,到邻居女孩家,邀女孩一起绕井上的围栏,乐呵呵地转, 转着转着,小女孩想摘青梅尝,男孩子个子又够不着,就举竹马打得青梅,两人一尝,好酸!这首诗妙就妙在,文人在古典诗歌最妙的意境里,又添加了象征手段, 东方式的才子佳人爱情就这样萌芽了。也因为与流行的情感有关,这种酸酸的果子,特别讨女孩们喜欢,价格也贵得离谱,刚上市就要价好几元哩。

一宋朝补丁碗被日本传承七百年奉为国宝,求明朝皇帝再赐一件未果

(南宋 龙泉窑梅子青窑双鱼洗 上海博物馆藏)

一宋朝补丁碗被日本传承七百年奉为国宝,求明朝皇帝再赐一件未果

(宋 龙泉窑青釉佛龛)

龙 泉窑的工匠们,虽然没有在手上再现“五月,爱情开始萌芽”这样抽象的意境,但把青梅的观感表现到了极致。“青瓷雪花漂沫香,何似诸仙琼蕊浆”。“釉色青 翠,光润纯洁”。“酷似美玉,宛如翡翠”。“日之天,远山晚翠;湛碧平湖之水,浅草初春”。“夺得千峰翠”。“色本自然,有天地之大美”。“清澈如秋空, 宁静似深海”……反复状摩美色的辞藻,是文人们对龙泉窑梅子青釉的美誉,也许有些芜杂,但你不得不佩服其画面的缤纷和惊艳。但是,当我们真正目睹龙泉窑釉 色,你会发现,所有的辞藻都是苍白的——它无力准确地表达出你内心的感受。16世纪晚期,龙泉窑到了欧洲。这么漂亮的青瓷,法国人还是第一次看到,所有的 人都为她的美色倾倒!但没有人能描绘出那种美丽。贵族们想到了正流行的一出舞剧,叫《牧羊女亚司泰来》,剧里的男主角叫“雪拉同”,穿了一件漂亮的青衣, 大家就想起了龙泉窑的颜色,自此“雪拉同”也就成了龙泉青瓷的洋名。

一宋朝补丁碗被日本传承七百年奉为国宝,求明朝皇帝再赐一件未果

(四川遂宁金鱼村窖藏出土宋瓷)

一宋朝补丁碗被日本传承七百年奉为国宝,求明朝皇帝再赐一件未果

(宋—元 龙泉窑梅子青荷叶盖罐 四川遂宁宋瓷博物馆藏)

今 天,我们能看到的最美龙泉青瓷,四川遂宁宋瓷博物馆、两岸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馆、浙江博物馆、上海博物馆及日本、英国的博物馆等都有大量的馆藏。经 典的作品有荷叶盖罐、凤耳瓶、簋式炉、鬲式炉、琮式瓶、贯耳瓶、莲瓣碗、点彩玉壶春瓶、刻花鼓丁水指、蟠龙盖罐等。名气最大的为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的一 只打了补丁的龙泉青瓷茶盏,叫“蚂蝗绊”。“蚂蝗绊”讲的是一个真实龙泉青瓷文物流传故事。日本江户时代(1603-1867),有个儒学家,叫伊藤东 涯,他在1727年写了篇文章《蚂蝗绊茶瓯记》。文章说,南宋龙泉窑出产的一只青瓷茶瓯(茶盏),传到了日本,由平安时代末期武将平重盛家族当国宝珍藏。 到日本室町时代(1392-1573),此碗被掌权大将军足利义政所得,可惜碗已在数百年的岁月间,因保管不慎出了道裂痕。主人就派使者携碗来到中国,请 大明皇帝依原样再赏赐一只。陶瓷官员遍访景德镇和龙泉各窑,都说仿烧不出那釉色了。没有办法,就找了顶极的锔艺匠人,给裂痕打了几个锔子,又让使者把碗带 回了日本,一直当国家文物财富保存到现存。因为那茶碗锔纹酷似蚂蝗,日本人就叫它“蚂蝗绊”。“蚂蝗绊”不算一个好听的文物艺术品名字,但绝对是一个能让 世人牢记的名字。用一件民间并不雅致的物象,来描述高贵的艺术品,其对比之强烈,给所有看过那件茶碗的人,留下了一辈子都难以磨灭的印象——那是一件破损 的龙泉青瓷,它曾经被宋人用来日常里喝茶品用,现在被当作国宝珍藏,名 “蚂蝗绊”,它美丽的釉色叫“梅子初青”。

一宋朝补丁碗被日本传承七百年奉为国宝,求明朝皇帝再赐一件未果

(南宋 龙泉窑梅子青四空洗 雨余天工作室藏)

一宋朝补丁碗被日本传承七百年奉为国宝,求明朝皇帝再赐一件未果

(南宋 龙泉窑粉青板沿洗 雨余天工作室藏)

一宋朝补丁碗被日本传承七百年奉为国宝,求明朝皇帝再赐一件未果

(南宋—元龙泉窑梅子青胆瓶)

一宋朝补丁碗被日本传承七百年奉为国宝,求明朝皇帝再赐一件未果

(南宋 龙泉粉青桶式炉)

以上文章选自雨余天三千年古陶瓷文化随笔《天青色等烟雨》之《天工》之《梅子初青》。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