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视角下的中国近代史新解读29

本位币,是上海钱业的叫法,准确的翻译应该是“标准币”。它的含义是和金属货币的使用分不开的。比如用银,各人口袋里各有各的银块,各人的银块拿出来一比的话,各个不同。度量衡的差别尚且可以做硬性的规定。纯度方面那就五花八门了。明清小说里留下了大量因为银子成色不同而产生纠纷的故事情节,没有标准,无法交易嘛。那自然要由国家出面,定一个标准:规定某种纯度,某种重量的银块为标准货币。市面上的一切银块都要折算成这个标准的倍数使用,如此则货币统一了。有趣的是,这个标准货币不必是实物,虚设一个标准就足以统辖全国的货币交易。所以英国有虚镑,中国有虚银两。所谓的纹银就是虚的,它的纯度935374是印度造币厂用科学仪器实测一锭纹银得出的,而实际上各锭纹银都各有不同,一般认为935就可以了。这就是一个虚的标准。这个标准就是中国的本位币,其他各种通商口岸的本位币都是从纹银里变通过去的。比如上海规元,汉口洋例,天津行化银。上海规元的“元”不是银元的意思,是本原的意思。它就是纹银九八升水而来的。纹银好歹还有个类似的实物做参照,规元全无实物,完全是一个虚的标准。从1855年到1933年,79年间上海市面上所有的白银交易都是用它来计价的。[1]那么具体支付呢,用银块折算成规元,哪怕鹰洋这样的精准的银元,也只能当作银块来使用。这样的一套做法,制度,对于交易是相当不便的。一旦当工业技术发展到能够大量制造纯度,重量都精准的银元的时候,银元自然大量通用,在全世界广受欢迎。到了这个时候,其实就无所谓本位不本位了,大家的口袋里拿出来的都是本位币。这个时间大概在19世纪初,其代表就是墨西哥鹰洋,那时它可是打遍天下无敌手,成为全世界第一种真正的通用货币,为后来随便哪家的银币树立了一个标准。所以金本位之前,几乎全世界的货币都是1比1 的兑换率,中国银元,日元,美元,港元,叻元,加元,墨元,五先令英镑,五法郎。这些货币之间的汇兑关系是自然发生的。[2]换句话说,银本位下的各国货币,既是本币,又是外汇。请记住这一点,这对我们以后的叙述相当重要。

到了1816年,就是当人类终于实现了自己几千年的梦想,有了一种通用货币的时候。英国,这个当时世界的最大贸易国,不干了。他说从现在开始,我的这块银元不是普通的银元了,它是金子,价钱嘛,就按现在的金银比1比15来算好了。大家一想,金银比价长期稳定在1比15上,你愿意叫它银15也好,愿意叫它金1也好,随您得便。这样过了50年,因为金银比价稳定,银本位国家就和英国相安无事,大家也慢慢习惯了把五先令英镑叫做金1,忘了它曾经也是银15这样一个事实。1850年后欧洲金价慢慢上涨了。到了金银比1比30的时候,银本位国家才醒悟过来:你那块银币变成了银30, 我的仍然是银15。我3000块钱的东西,你花1500块就可以拿走,反过来你3000块钱的东西,我要花6000块钱才能买下。一个进出口6000块的贸易,我平白无故亏了4500块。这还不算,还有更要命的东西:以前大家手上都是银块,尽管你咋咋呼呼地叫它金1, 实践中都当银15来用的。你我之间的汇兑关系自然而又平等。现在呢,大家已经习惯了你手中的那块银元就是金子,实践中也当金子来对待,那么你我货币之间就不平等了嘛,金银之间是没有自然的汇兑关系的,需要通过折算,先将银兑成金才能汇出,而这个折算率完全浮动,由市场决定。那么,理论上说,当金银之比走向极端的时候,比如1 比1百万,我手中的这些银块就是一堆废物,无法汇兑,只能在自己国内折腾,换句话说,金本位制度下的银币已经不是外汇了,只能充当本币。没有外汇,你怎么来参加国际贸易?你out 了,就这样简简单单,飞来横祸地被剥夺了你与生俱来的权利。那凭什么呀,不就是一个规定含金量嘛,我也可以规定,我手上的这块银元银30现在也是金1了,我们双方的贸易不就又扯平了?我不是又回到了国际贸易大家庭中来了吗!1873年德国转入金本位,成为一个标志性的事件,因为德国在欧洲大陆的贸易量巨大,它一转身, 整个大陆不得不跟它一起转,到了1890年,不管真真假假,全世界基本上都是金本位了。银本位的就只剩下我们中国。

为什么我们中国不进入金本位?可以这样来回答:那就是我们中国惯性巨大,任何进步都要人逼。好言相劝还不行,非要人家恶形恶状地做出来才肯向前迈出一小步。例子不胜枚举:漕运改海运,修铁路,办银行,都是如此。好处大家都知道,都说要办,就是办不起来。币制改革也是这样的。表面的道理都懂的,我银本位对你金本位,支付上吃亏嘛。还创造出来个专用名词-镑亏。至于本币不统一,任凭银块流转市面,不方便贸易更是众口一词,要改。庚乱之后,中国和各国重修商约,都将这个“要改”写进了条约作为中国国家的义务承担了下来。那么到底改了没有呢?是改了一点,清末民初,通过铸造龙洋,袁大头,中国的白银货币慢慢地走向了银元的形式。1910年度支部查实当时中国金融机构里的银元13亿枚,其中中国银元才2亿枚。所谓币制改革到清末就是这2亿龙洋的成绩。北洋政府别的方面一塌糊涂,袁大头铸造得不错,基本上取代了外国银元,就是说至少有10亿枚的数量,难能可贵的是其规格成色能做到统一,这个算是我中华金属货币三千年来头一次,遗憾的是也是最后一次。但是统一银币,那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啊,以后呢?以后我们停步不动了。对于这个“不动”怎么来评价?比之反对兴办铁路,银行的固步自封,墨守成规,币制这件事我认为还多亏了中国的“不动”。因为这件事没有那么简单。统一银币,其理甚明,没有什么阻力。再进一步,规定含金量,则有很多的狐疑。诚然当时中国没有人能真正理解金本位。但是直觉是有的,你一个银元硬说它值二个银元,点石成金,天下可有这么便宜的事?

对于中国的币制改革,英美的态度是不同的。英国只要求货币统一,并不特别在乎中国是不是金本位。美国则非常积极。中国币制改革上几次大的事件,1904年“精琦”访华团,1910年的5000万美元的币制改革借款,1929年的甘末尔设计委员会,1935年的白银危机美国都是主要推手。英国则冷眼旁观。无利不早起呀,美国为什么对中国的币制改革这么关心?因为美国以前也是银本位国家,从银本位进到金本位的整个历程它都过了一遍,其中的奥妙它清楚得很。它为了它自己的利益看中了中国,非要中国改了币制不可,不达目的,决不罢休。那么就来看一看美国的币制改革。

 

[1]对外贸易是这样的,国内贸易,规元使用的更早。

[2]理论上是这样。实际上当然还要看各国银币的成色,分量,但是这是有数学标准的,可计算的,你没有办法人为操纵汇率。

豆腐干 发表评论于
回复 '哈神探' 的评论 : 这个是可能的.上海话的基础是苏州话.有洋场以前,上海发了财的大佬基本都在苏州落叶归根.就看园林嘛,上海只有一个豫园,苏州有不少.一条鞭对明朝的灭亡做出了贡献.但是清却因为一条鞭而兴旺,原因还在于货币.清的货币地租是缴铜钱的.到了清,云南,日本都出大量的铜,铜钱供应比明丰富的多.清的货币供应,白银和铜都比明充裕,这是商业大流通的基础.有人,有钱,有政策(一条鞭,永不加赋,)经济想不发达都难.再zoom out 一下,这也是符合当时世界经济的主线的。
哈神探 发表评论于
回复 '豆腐干' 的评论 : 上海似乎是航运中心,商业和金融中心在苏州,有篇文章就是专门描写当时苏州的盛况。大流通把四川湖南的粮食,桐油之类农产品,顺江运下到苏州交易,再把松江的棉布运回各地。一条鞭真正落实是在清朝,湖南作为粮仓的开发,也是在清朝,也许跟一条鞭有某种关系,所以历史自有自己的发展节奏,朝代变迁也是和着这种节奏。
豆腐干 发表评论于
岂止是各省,各县都不一样。明一条鞭后是交银子的,这里五花八门的东西多了去了,所以张居正被人骂死。但是张居正毕竟开创了货币地租一条路,即解放了劳动力,就给了农民经营的自由。这个小山溪过了乾隆就变成了浩荡的巨流。上海在鸦片战争之前一年的贸易量已经达到可观的数量,据说几百万两。而且这种大流通是成体制的,有分工的,生产,运输,批发,金融,行会。这个网以上海为枢纽通过长江和东海连接中国东部,中部,直达四川。这种大流通是历史上第一次,以前从来没有过的。似乎一切都准备好了,就等英国人的到来。
读日本近代史,我也有这样的感觉,江户时代的日本经济中的很多东西似乎是为百年后的西人到来作准备。
哈神探 发表评论于
上海有个姓魏的历史学家写过关于白银的书,
各个省铸造的银两的成色都是不一样的,需要折算,
当时的中国就是这样,政治上中央集权,经济上各省自治,
这大概是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离不开的,
省和省之间又有学者所说的“小生产,大流通”,
小农生产,大商流通,钱庄商号主管着流通领域的经济活动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