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话弗洛伊德(七):跳出弗洛伊德

医学史为主,健康科普为辅,偶尔发些议论
打印 被阅读次数

弗洛伊德学说当初能这么火,多半是因为他拿日常生活事例来印证他的理论。理论很诡异,却又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印证,连老百姓都觉得自己好像听懂了,这就很让大家着迷了一阵。其实不光是那时,现在你拿弗洛伊德理论来照一照身边照一照自己,也还是有许多能印证的故事。前面在谈心理防御机制的时候,我曾经举了若干日常生活实例来说明这些“机制”的具体表现。
 
您如果打算试用弗洛伊德理论来分析自己身边的生活事件,有时候会觉得不知道应该用他的哪条机制或是原理来解释才能通顺。这事咱其实不必这么机械。弗洛伊德提出了一种心理学理论,但弗洛伊德理论不是唯一的心理学理论。心理学目前仍然属于“发展中”的理论,很多层面仍在黑箱中。因为,人做研究得靠大脑去思考,而心理学研究的内容就是大脑活动。研究的工具就是研究的对象本身,这就像是想用一把刀来削它自己的把,难度太高,所以很难有突破。咱应该面对现实,不用哪一家的心理学理论当作终极真理。要明白人类心理学的终极真理,还有很远的路要走。眼下咱不妨灵活一点,琢磨心理现象的时候,不必拘泥于某些理论某些术语。这些理论,可以作为进门的台阶。使用一段时间,找到感觉了,就可以撇开这些手杖,直接探讨心理活动本身的含义。
 
咱试用一些具体例子来说明一下。假设有这么一位知识女性,她有学位,有体面工作。但是因为童年的一些经历,心理深处有自卑情结,特别怕被人看低。于是她结婚之后,就跟丈夫约法一章:以后家里做饭这事,不能是我一个人的事,得两人一起做。旁人如果不了解她的心理症结,可能说她是一位积极的女权主义活动家,平等观念掌握得好,个性刚硬,所以坚持男女同下厨。如果深入了解一下她的心理结构,就会明白她这个要求其实是因为她觉得如果自己单独做饭,自己就会显得像个家庭主妇,这会让她很不安,觉得自己的形象和地位会受到挑战。其实,如果她没有那种自卑情结,那么她的学历和职业地位就足以建立健康的自我意象,她也就不会因为在家里做饭也担心自己的“形象”受损了。这种心理活动,您如果用弗洛伊德理论去套,它属于那种防御机制?很难说。哪种机制都不能完整解说。但是你不必因为在弗洛伊德理论里找不到合适的术语来解说,就觉得这心理不能分析了。不管谁的理论,只应该是一种辅助工具。为了迁就工具而耽误研究分析本身,那是舍本求末。
 
再举一个例子,一位先生回家脱下外套往衣橱里挂,一时找不到空着的衣架,就随口跟太太说:好像咱家的衣架不够用了。不料太太忽然很激动的反驳说:“怎么没有衣架了?多的是!”于是忿忿的到衣橱深处找出一个衣架塞给了先生。咱知道这位先生说一句“衣架不够用”本身没啥攻击性。如果不了解这位太太的生活背景和心理活动,就很难理解她为什么要因为这句话而激动。如果对她的心理背景做个调查,就会发现,原来她是因为最近新买了几件比较贵的衣服,虽然她先生并没有表示反对,但她自己心里担心先生会因为这个事情而责备自己铺张,所以听到先生说衣架不够用,她在潜意识里就诠释成一种间接的指责,是说自己买衣服太多以至于衣架不够用了。这使她为了保护自己而反应过度,就出现了上述的激动反应。这种心理活动,也很难说属于哪种防御机制。
 
说一个笔者自己经历的小故事吧:笔者曾经承担一项保健任务。保健对象里有一位老红军。您知道老红军就是当年咱天朝的军队起家的时候,跟着毛爷长征到了延安的那批人。那都是元老级别的人物,照说那时候就跟这咱毛爷走的人,现今应该是省部级领导,家住北京城了。可是咱说的这位,估计要不是文化底子薄点儿,要不是脑子想事儿慢点儿,或者是跟山头的时候跟错了人。结果一辈子没混出个风光模样来,到离休了还是在外省当个小科级干部。人呢,真有了身份的话可能不需要摆谱。没身份又觉得自己应该有身份的时候,就比较重视这个尊严感。他大概因为自己脑门上印着个“老红军”的大招牌,可是官衔却不够大,所以就格外努力把自己的气势往高层次上面抻。具体来说就是跟人说话脾气特别大,三天两头的训斥人。按国家政策,有老红军招牌的人都享受老干待遇,有小公务员给买菜送报纸什么的。这些小公务员没少被他呵斥。甚至连上门给他提供保健服务的医生,他都要用拐杖指着教导一番。须知医生是救命的人,战场上杀人放火都不能朝医生开枪的。毛爷谁都不怕谁都敢整可是连毛爷都不曾训斥医生。可是这位爷他就连医生都要训斥。咱碰巧对心理学略有研究,听人说了这位大爷的脾气,一问背景就基本明白他是啥个心思。对这类自尊心特敏感的老前辈,您要是没啥事特别跟他过不去,您就让他满足一下他那份身份感就好了。所以那次需要登门拜访这位大爷的时候,进门左右一打量,就看他房间墙上挂一照片,照片正中是伟大领袖毛爷跟一高级中共军官坐在延安窑洞门前一个条凳上,两人低头看着一份文件说话。照片边角上有个人露出大约半拉身子。身子不全,脑袋是全的。样子怂点儿,跟毛爷的轩昂气度没法比,可是眉眼儿足够清晰。这么一幅别处看不到的照片端端正正挂他房间里,您不用仔细看也能猜个八九不离十,再仔细看看,果然就看出那半拉小兵依稀就是这位爷的模样。您说他把这照片挂这儿是啥意思?不就是希望大家注意吗。那您就注意一下也不费事不是?于是我就给表示出足够份量的惊讶,说X老,这照片里不是您吗?他说啊,是我没错。我说这个不得了,您老跟毛主席合过影!他一听这话顿时一张老脸笑成了一朵茶花,精神暴涨,当时就详细跟咱说了这照片的来历,大意是说当天某政工干部看到毛爷和某中央委员在窑洞外边晒着太阳看文件,就信手给捏了张相。赶巧咱故事里这位大爷从旁边路过,看到政工干部不是正式拍照片,属于偷拍性质,他就往里面探了探身子抢了个镜头。政工干部人挺好,没因为他是个小兵就呵斥他,还给他多印了张照片,于是他就把这照片珍藏至今了。咱当然不能跟人家说原来您这照片是偷着挤进去蹭的呢。咱就顺着这位大爷的心思,说X老,咱走这么多家,见过这么多人,跟毛主席合影的人,俺还就只见过您一位!X大爷一听当时就不行了,从碗橱里拿出儿子打广州捎来的糕点非得让我吃几口,不吃不让走!
 
这位大爷的心理您大概也看得明白,就是因为有些资历,觉得自己应该是个腕儿,可是“由于种种原因”没能成个腕儿。人搁这时候就会特别对自个的身份形象敏感。所以他就得多多训斥身份比他低的人,好找回一份威严感。那照片,在当时来说,是个可以大大提升自我形象的物证。他把这物证挂墙上就是等着您夸他的。您要跟他没啥过节,顺口对着照片表示一下关注,他就觉得您这眼光,犀利!咱这份光荣,终于被人注意到了。您说这心理,应该用弗洛伊德的哪条原理来归类?有几分认同,有几分反向形成,有几分补偿,都沾点儿边,但也都不完全是其中的哪一种。可是没关系。弗洛伊德没说过,不等于人就不能有这种心理活动了对吧?人的心理活动是事实存在。术语,不管是谁的术语,只不过是研究者们用来对人类心理现象进行分类的尝试。能有言之成理的术语固然好。没有合适的术语,那就不用术语好了。能把事儿说明白就成。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