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故事没有当年那么有戏剧性

我们在海外享受了这里的生活, 有时却忘记看看这个的社会的变化,这里人文的内涵,以及这里生活的真实。 那么看看一个拥有普林斯顿和牛津学位的老外,在中国专门与和清洁工、农民、小店主,.... 草民做朋友的他,是如何述说那里日新月异的变化,读后有些引人深思:

1. 当初为什么离开中国?

在中国非常舒服,但太舒服对一个作者不好。所以先回了美国,后来又去了埃及。我们看待埃及的perspective(视角),有的是美国的,也有好多是中国的。

2.听说你会来中国定居?会选择哪个城市?

可能是重庆或者成都,但是还要看情况,跟老婆商量一下,最好是可以在内地。我在北京呆了8年,这就够了,我也觉得北京、上海不能代表中国。

3. 中国的故事没有当年那么有戏剧性了?

实际上好故事挺多。我也经常告诉美国年轻的作家,如果对中国感兴趣,现在的机会也很不错。20年前我来的时候,当然是好,但是30年前可能也是好的,现在也是好的,时代一直在变化。

4. 现在你对中国的什么题材感兴趣?

现在中国有意思的是,教育、宗教、文化,我觉得这可能比经济有意思,90年代可能不是这样。

5. 你打算一直写下去吗?

对。如果不写的话,可以当老师,但我现在还不想。还有好多东西想写,没那么多精力。在美国有很多创意写作课程,中国今后可能也会有。

 

这老外叫何伟, 于1996年第一次来到四川涪陵。那时,他刚从牛津大学毕业,以志愿者身份来涪陵师专支教。

当年

现在

三俗不俗 发表评论于
何大伟 (Peter Hessler) 回忆自己在涪陵志愿教书生活所写的书River Town: Two Years on the Yangtze 非常值得一读,从一个外国人眼中看普通中国人生活的亲情、约束、吵架,读来亲切感人,印象最深的是对饭桌劝酒的描述,想想很可笑很无奈。
Y自然流露Y 发表评论于
回复 'Blue-Crab' 的评论 : 说得没错,太多变“味“ 的食与事 -:)
Blue-Crab 发表评论于
别说故事,就是红烧肉也没当年那么香。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