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维基记载,美国政治最火的用语“政治正确”(political correctness;politically correct)最早出现在1970年代(Ruth Perry, (1992), "A Short History of the Term 'Politically Correct'", in Beyond PC: Toward a Politics of Understanding, by Patricia Aufderheide, 1992),随后1992年书都出来来了:
到了1994年,搞笑电影都上演了:
PCU
(乃Politically Correct University的简称)。“政治正确”原来含义很多,包括禁用歧视性的名字,如把华裔叫“Ching Chong”。但在今天美国“政治正确”成为一个火爆的主题,成了造反派撕下一切“仪表”的借口。
不过,不是来吵架,说说翻译。我中英文都马马虎虎,不过还是觉得这翻译太蹩脚了,简单英文翻过来,难以在中文里表达出它的含义。就外来语的引进的过程来说,如果一个外来语没好的翻译,你就简单引进,有时甚至音译,解释用的是原文的解释(也就是说查查原文的字典),时间长了,大家习惯了,也就“习惯了”,外国特色的观念成了本国熟知的现象。
不过在“熟悉”的漫长过程,还是觉得这翻译太难理解了,纯属懒惰。也不是要“倡导”什么新的名字,算是闲聊吧。
搜了搜网上看看大家咋说的,在乎的人不多,这是一例:
“所以 politically correct 应该就翻译成"不具有偏见的”
呃,这想是极端了,“不带偏见”在中文里另有含义,也无法表达
但事实上这些字彙与政治 (politics)并无直接关係,而是指对社会中不同社群或团体必须加以尊重,不因其种族、身体机能、性别、工作和宗教之不同而产生偏见,进而使用语言加以歧视或嘲弄。而新闻媒体的读者众多,在报导不同社群人士时更要对其称谓或描述文字的使用特别谨慎,以免激怒或冒犯某些特定族群。
这是解释,没有翻译。
中国在“新”中国(就是共产党上台)后,经历的政治斗争如同苏联的,比美国现在轰轰烈烈的多多了,“政治正确”不在话下,而中国挣扎争斗几千年历史了,都是知识分子,有学问的人见斗,很残酷,不过印象自然远远不如过去几十年的事件,现在不少人都深深留在记忆里,那时代的用语也许更合适。
(再说一遍,这是闲聊,不是啥“权威"。)我觉得“路线” ,“立场”都能表达“政治正确”,而目前大家映射的极端“政治正确”的含义,是“站队”,“政治挂帅”的意思。
本来"立场"没设么偏激的,无产阶级的立场,资产阶级的立场;老百姓的立场,权贵的立场;美国是穷人富人,劳方资方,贫民精英的,一个意思。社会无法逃避财富的分配,任何一个团体都争夺自己的利益,这就是你的“路线” ,你的“立场”。民主讲“妥协”,你不妥协,就是站稳立场。不过当大家都觉得要自觉“站队”的时候,“政治正确”就到了极端,反而起到了反面作用,那时人人都不敢说理智的话,成了“政治挂帅”,连说话用词都得小心,更不敢妥协(共和党、淳朴(Donald Trump)、淳阵其实也是极端“政治正确”,只不过是右的,保守的,没人敢说跟民主党商讨治国),整个社会体制也就陷入僵局。
也许大家有更好的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