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性环境污染和中国华北核雾染
作者:马可安
前言
中国华北最近十来年发生了日益严重的雾霾天气,引起全球关注。学者们至今无法对中国雾霾的真正成因做出明确的回答,过去几年,各级政府采取了强硬的措施,试图通过减少工业废气排放来治理雾霾,然而收效甚微。进入2016年冬季后,一轮又一轮的严重雾霾席卷华北大地,严重程度超过往年。不找到雾霾真正起因,治霾徒劳无功。雾霾问题如果不解决,会直接危及到一个地区的稳定和发展。因为没有人愿意长期生活在雾霾的阴影下。
我在2013年11月底提出中国雾霾的核雾染学说,认为中国北方的雾霾是因为燃烧高铀煤等因素带来的环境放射性污染,导致空气中电离辐射增加,空气离子浓度增加促进了雾霾气溶胶颗粒的形成,使得雾霾在低湿度情况下也能发生,导致连日不散的雾霾天气。我的学说一经提出,即引起广泛反响,在网上广为流传。然而,有关方面不认真研究我提出的学术问题,用数据回答问题,而是发动官方宣传攻势,把有关核雾染的讨论从网络上清除,然后邀请专家们上电视台进行所谓的辟谣,把核雾染理论斥责为伪科学。对华北雾霾成因,有几十种猜测和学说,唯有核雾染学说遭到了彻底围剿和攻击,把科学问题变成政治问题。这不正常。科学需要数据和论证来说话,大批判不是讨论科学的方式,也无助于治霾。
核雾染不解之谜
核雾染理论提出的几个关键问题,至今仍然没有数据,没有答案。这些关键问题为:
1. 内蒙古鄂尔多斯等地所产煤炭,到底是不是高铀煤,具体的含铀量是多少?
2. 磷矿开采,磷肥施用,粉煤灰和磷石膏做成建材等造成的放射性污染程度如何?
3. 各城市室外和室内放射性氡浓度以及空气电离辐射剂量和离子浓度的相关数据如何?
4. 环境中的放射性物质和空气中的雾霾颗粒对人体的健康将造成怎样的影响?
常规雾霾是在湿度非常接近100%饱和情况下形成的,而华北的多次雾霾过程,是在湿度远远没有接近饱和的情况下发生的。这是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而雾霾的发生与否,实际观测数据中看不到它和常规污染排放物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明显相关性,也是不解谜团。
解释这个谜团,需要认识到的是,雾霾的形成,并不取决于空气中的杂质浓度,而取决于这些杂质是否凝聚为气溶胶颗粒,而形成气溶胶颗粒最重要的凝结因素,是空气带电离子的数量,空气带电离子的数量,又取决于电离辐射,取决于环境的放射性,包括放射性氡。
雾和霾绝非截然不同
为解释为什么雾霾在低湿度情况下发生,专家们把雾霾归为雾和霾,在相对湿度接近100%时发生的称之为雾,其主要成分为水,而在湿度没有达到100%时发生的叫做霾,其主要的凝聚成分不是水,而是空气污染物,如硫化物和氮化物等。就是说雾和霾不是一回事。
这样的把雾和霾截然分开,其实是完全错误的。空气中除固有的氮和氧等气体成分,含量最多就是水份。例如,在25°C和80%湿度下,占空气体积2.5%是水分子,每四十个空气分子就有一个水分子,一立方米空气中包含了18克的水。
除了水分子外,空气中含量第二多的杂质物质,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体积占比是0.04%,每2500个空气分子就有一个二氧化碳分子,一立方米空气中包含了0.7克的二氧化碳。
和水和二氧化碳的含量相比之下,常规的空气污染物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在空气中的占比,极其微小。即使在污染比较严重的情况下,这两样污染物AQI空气质量指数值不超过50,就是每立方米50微克。一微克是百万分之一克。因此,这些污染物质在空气中的含量比水份低36万倍,比二氧化碳低1.4万倍。低那么多倍,这些常规污染物在雾霾形成过程中,根本不处于主导地位。处于雾霾主导地位的凝聚物质,第一是水份,第二是二氧化碳。没有这两样东西参与并成为主要凝聚物的雾霾过程,根本不可能存在。因此,雾和霾根本没有成分区别。不管是雾还是霾,其绝大部分物质是水和二氧化碳,其他的杂质如硫化物和氮化物,在雾霾气溶胶颗粒里的含量极小,在雾霾形成过程中并不起决定性作用。
常规气体污染物不是雾霾主因
学术界长久以来认为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常规污染气体是引起雾霾的主因。这是个误解。形成雾霾的主要物质是空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形成雾霾的主要原因是离子电荷的吸引力。工业排放确实能够加剧雾霾形成,但是其作用机理不是因为气体污染物的排放,而是因为其中重金属和放射性元素的排放,增强了空气中的电离辐射和空气离子的生成率。
为什么常规空气污染分子不起主要作用呢?这是因为常规空气污染物分子量小,易于扩散,在空气中浓度极低。大气污染不同于土地污染和地面水污染。土地是固定的,地面的水是流动缓慢的。可是大气层的气体数量大得惊人,高层的空气以惊人的速度在高速流动。
地面的大气压约每平方厘米一公斤。这意味着每平方厘米地面面积之上,对应的空气总重加起来有一公斤。一平方米面积土地之上有十吨空气。全中国960万平方公里土地,我们上空的空气总共有近一百万亿吨的空气。我们往一百万亿吨空气里就算排放了一百万吨的二氧化硫,其比例也不过是一亿分之一,微乎其微。无怪乎在空气质量指数里,硫化物和氮化物的数量指标都以每立方米多少微克为单位。
其次,中国上空一百万亿吨的空气,不是固定的,是流动的。高空一公里以上的空气层,有常年流动的高速气流,流动速度达到每小时几十公里,一百几十公里,比火车还要快。因为高空的高速气流,事实上中国上空的空气大约每星期换一次,每年要换气五十次。这样一算,中国每年排放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除以每年更换五十次的大气数量,在空气中的含量就微乎其微了。如果再考虑每年有许多次的降雨,雨水会把空气中的这些气体都吸收掉,携带到地面,这样一算,空气中的硫化物,氮氧化物,其影响就更加微不足道。
我们还需要考虑一个因素,二氧化硫的分子量为64,二氧化氮的分子量为46,都比二氧化碳的分子量44 大不了多少,比空气的平均分子量29也大得不多。按照热力学的分布,这样的小分子气体可以轻易扩散到几公里高的高空,被高空高速气流带走,环绕全球了。事实上,二氧化碳才是最主要的工业排放气体,中国排放的二氧化碳全球最高,可是我们从来不认为中国排放的二氧化碳只停留在中国的空气里,而是认为它环绕全球,全世界各地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基本上是一样的。那么凭什么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九只留在中国?它们一样是扩散到高空,污染到全球的空气,而不仅仅污染中国大气。因此,这些常规的污染气体,更加是对雾霾形成仅仅起到微不足道的的作用。雾霾起因必须有另外的解释。
最后,我们必须注意到,人类活动并非是空气中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唯一来源,甚至未必是它们的主要来源。自然现象如火山爆发,地震,山火,都可以释放大量的二氧化硫。而天然的雷鸣闪电,每年也在大气中制造出大量的氮氧化物,构成天然的氮循环,供给地球生物所需要的氮素。这些天然污染气体的来源,数量级不低于人类活动带来的污染源。
所以,把中国华北严重雾霾的根源,简单地归咎之于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的工厂排放,是何其的错误也。根据这个错误论断去治霾,即使把全部工厂关闭,也完全没有效果的。事实也已经证明这点。石家庄为治霾强令所有水泥厂和制药厂关闭数月,却见雾霾依旧。江浙一带为举办G20峰会,关闭了方圆几百公里的工厂数月,却仍然没有见到G20蓝。
雾霾凝聚是因为电荷吸引力
研究雾霾现象,不能把注意力放在雾霾凝聚物数量上,而要注意到凝聚物如何才能凝结。空气中在任何时候都有足够的水份和二氧化碳,只要有足够的凝聚力,就能形成雾霾。
大家注意到没有,所有参加雾霾气溶胶凝聚的物质,不管是水,还是二氧化碳,还是硫化物或者氮氧化物,基本上都是三个或更多原子组成的分子,其次还有带电离子。空气中最多的氧气和氮气不参与雾霾颗粒的形成。这是因为氧分子是两个氧原子组成,氮分子是两个氮原子组成,这些分子两头对称,是电中性的,不能被电场吸引。而水分子等多原子的分子是极性分子,一头略带正电,另一头略带负电,可以被电荷吸引。这说明一个基本的原理,雾霾气溶胶的形成,是电荷吸引力的结果。空气中的离子产生的电场,让极性分子受到吸引,凝聚在一起。因此,带电粒子才是真正的凝结核,一切极性分子都可能被空气离子或带电固体颗粒吸引,参与到雾霾的形成过程。极性越大,浓度越高,就参与得越多。
从电荷吸引形成雾霾气溶胶这个角度讲,雾霾的形成,并不取决于空气中凝聚物质的量,尤其是不取决于空气中占极少数的微量杂质物质的量,而取决于空气中离子浓度的高低。
雾和霾的区别,是气溶胶颗粒量的区别。洁净而离子很少的空气里,气溶胶颗粒数很少,可是如果湿度接近饱和的100%,每个气溶胶颗粒可以成长为大颗粒,造成雾霾遮光效果,这便是常规的雾。相反,湿度低的时候,气溶胶颗粒很小,可是如果离子数量很多,同样会达到足够的遮光效果,形成看得见的雾霾。因此,雾和霾其实都是小水珠,雾是数量少,但是个头大的小水珠,在接近临界湿度时形成。霾是个头小,可是数量多的小水珠,不需要接近饱含的湿度,只需要空气中有足够的离子就可以形成了。华北雾霾是属于后一种。
能见度和雾霾气溶胶的关系
我们做一下基本估算。雾霾的第一个直观影响就是能见度降低。能见度是以能见距离来定义的。光线在空气中以直线传播,在每一米的距离上,有一定百分比的光被雾霾颗粒挡住,散射开了,没有被挡住的光子的占比,随距离而指数减少,当没有被散射的光的占比低到不足2%的时候,我们的眼睛就无法分辨了,这个距离就是能见距离。如果能见距离是500米,就等于说衰减系数乘以500米,等于ln(2%),就是-3.912,每米距离衰减系数为-3.912/500 = -0.007824。也就是在每米的距离上,有0.7824%的光被气溶胶颗粒挡住。那么每立方米空气体积里面的所有气溶胶的截面积加起来,有7824平方毫米大 。
我们假设所有气溶胶都是PM10,10微米直径的球形,每个气溶胶的截面积是78.54平方微米,体积是523.6立方微米,质量为5.236x10^-4微克。根据上面500米能见度的计算,7824平方毫米需要的气溶胶颗粒数是7824mm^2 / 78.54um^2 = 1x10^8,每立方米一亿颗。总质量为5.236x10^4微克每立方米,或者0.0524克每立方米。前面说过,25°C和80%湿度的空气里每立方米含有18克的水。因此这些水汽只需要0.29%凝结成10微米的雾滴,就可以形成能见度500米的雾霾了。
假如气溶胶直径减小十倍,PM1.0,一微米直径,那么每个气溶胶的截面积小一百倍,而质量小一千倍。截住同样的光,需要一百倍的气溶胶个数,就是每立方米一百亿颗,但是总质量反而小十倍,每立方米0.005克,每立方米18克水中有五毫克水凝结成气溶胶就可以了。因此雾霾就可以发生在湿度很低的情况下,前提是要有每立方米一百亿颗气溶胶,也就是说空气中要有同等数量级的电离离子存在。这些离子来自哪里?来自电离辐射。
总结一下,湿度接近100%饱和时,可以形成很大的气溶胶颗粒,因此每立方米不需要许多的气溶胶颗粒就可以遮挡足够的光线,形成雾霾天气。而湿度不高时,气溶胶也存在,但是颗粒很小,需要足够数量的气溶胶颗粒才能遮住足够的光,形成雾霾。但是如果存在足够强的电离辐射,空气中有足够多的离子浓度,这样低湿度条件下的雾霾是可以形成的。
空气离子的来源
以上我们讲到,空气中气溶胶颗粒浓度,取决于空气中离子的浓度,离子数越多,气溶胶数目越多,就越容易在低湿度情况下形成雾霾,若是离子数目不多,气溶胶的数目不多,那么就需要接近饱和湿度的条件下,每个气溶胶颗粒变得比较大,才能遮挡足够的光造成雾霾天气。因此,任何低湿度下出现的雾霾,意味着空气离子密度比较大。
空气中的带电离子来自哪里?把空气分子拆开成带电离子并不容易,研究发现,每产生一对空气离子,需要消耗约34电子伏的能量。这是个比较高的能量,空气分子热运动碰撞,空气的摩擦碰撞,都远远不足以产生这么大的能量。产生空气离子,基本上都靠高能电磁辐射和高能带电粒子的碰撞,统称电离辐射。电离辐射有很小一部分来自外太空宇宙射线辐射,一部分来自地球表面放射性蜕变的辐射,大部分来自空气中的放射性核素的蜕变。
空气中的放射性原子蜕变,最多的是放射性氡。氡是金属铀的放射性蜕变的中间产物之一,每克铀一秒钟大约发生12440个原子的蜕变。氡Radon222的半衰期为3.8235天。天然环境里的地面空气大约含有的氡,每立方米每秒有7 到10个氡原子蜕变,也就是7-10贝克尔Bq每立方米。一个氡原子蜕变,可以释放出5.59百万电子伏的能量,按照每产生一对离子需要34电子伏计算,一个氡原子蜕变可以产生33万颗离子。
空气中的离子并不会永久存在,如果一对正负离子碰撞,电荷也就中和掉了,可是空气中正负离子恰好碰到的几率比较低。因此空气里的离子有较长的弛豫时间,大约有一千秒。
我们可以算,天然环境空气每立方米每秒有10个氡原子蜕变,每次蜕变产生33万离子,每个离子可以存在一千秒,乘起来,平衡状态是每立方米33亿个离子。这个数目,恰好不大也不小。不大是尚不足以提供低湿度情况下形成雾霾需要的每立方米一百亿数量级的离子数,不小是因为数量级相差基本也不大,33亿和100亿,只差三倍而已。
近地面空气离子的来源主要决定于放射性氡浓度。氡浓度越高,离子浓度越大,就越容易形成雾霾。这个相关关系已经被北京大学的郭秋菊研究组发现。郭秋菊发现,雾霾天气中空气中的氡放射性明显增加。这里有两个因素的作用。氡浓度的增加促进了雾霾的生成,而氡附着在雾霾颗粒上,因为颗粒重,无法向高空扩散,于是氡的浓度在近地面处逐渐地积累增大。这是一个正反馈过程,解释了为什么许多雾霾过程可以迅速发生,迅速扩大。
很清楚,华北的严重雾霾,揭示了空气中有比正常水平高的空气离子,告诉我们空气中有超过正常水平的放射性氡。高的倍数不会特别悬殊,也许只是比世界平均水平高两倍,高三倍,高四倍。但是足以引起特别严重特别频繁的雾霾天气。这就是核雾染理论。
所以,要检验核雾染理论也很简单,测量雾霾天气的空气电导率,空气中氡的放射性剂量,再和同等温度湿度条件下的非雾霾天测量值比较,和同等温度湿度的世界其他地方相比较。如果比较出来雾霾确实和空气电导率有关,和氡浓度有关联,也就证明核雾染理论的正确。
环境放射性的健康危害
环境放射性最大的危害因素是空气中的氡,因为它可以被吸入肺里,其放射性可以反复轰击肺泡的基因,造成基因突变而致癌。微量的氡,就是强烈致肺癌的物质。放射性氡强烈致肺癌,已经是被普遍接受的医学结论,然而在中国人们普遍缺乏对氡危害的认识,根本不知道氡的危害有多少严重。甚至许多旅游地还拿氡温泉做广告,说泡一泡氡温泉,可以杀死体内的微生物。事实上,泡一泡氡温泉,也许使你几年之后患上肺癌。氡温泉泡不得!
吸烟致肺癌已经是广为接受的医学结论。可是吸烟怎样致癌并不是非常清楚。我们学习的常识说是烟里面的烟焦油和尼古丁是致癌物质。其实这不准确,医学研究者发现吸烟者在戒烟许多年后,他们的肺癌发病率也没有恢复到不吸烟者的水平。这不能用化学物质致癌来解释。现在比较新的学说认为,吸烟致肺癌的机理是因为烟焦油等物质让肺泡变成粘性,大大增加吸入肺中的空气中的氡被粘住留存的几率,因此吸烟致癌,最终起作用的还是氡。吸烟者对氡的吸收比不吸烟者增加九倍,因此吸烟者最终患肺癌危险性增加九倍。
同样的原理,雾霾天也会增加肺癌危险性,预示着大量肺癌病症的出现。这有两个因素,一个是雾霾是空气中超过正常水平的氡浓度的存在,一个是雾霾颗粒粘附了氡原子,大大增加了氡被粘附吸收到肺部的几率。因此,呼吸雾霾空气就如吸烟,会大大增加肺癌危险。
氡的致肺癌危险因子有多大?这方面缺乏全面和细致的研究,很难得到一个准确的数字。但是我们可以从美国的有关病理学数据得到一些估计。在上个世纪二十三十年代的美国,吸烟人口也很普遍,可是肺癌发病率远远没有今天高。那时候大约每十万人口每年新增肺癌病例为十多例。现在每十万人口每年约有七十例,美国人口3.25亿,每年新诊断肺癌病例约22万例。医学界认为美国肺癌的大幅增加,源于氡暴露的增加。居住的房子从早期的木质的没有空调和比较通风的房屋,到现在的比较密封,装有现代空调的房子,因为缺乏通风,房间里的氡浓度积累比较高。这是一个很大的健康隐患。
可是单纯把美国肺癌病例数和人口数比较来计算氡的肺癌危险因数仍然不很科学,美国是个移民国家,许多人来自美国之外,人口构成很年轻。美国年死亡人口为265万。把每年22万肺癌和每年265万死亡数相比较,得出的结论是美国人口平均终生有8.3%的肺癌危险。而美国人口平均寿命为79岁。另据有关数据,美国抽烟人口为15%,美国人平均氡暴露水平为每立方米1.25皮居里每升,也就是46Bq每立方米空气每秒。
根据以上数据,我们来计算氡的致肺癌危险因数。
某一年生肺癌的危险性等于危险因数 乘以氡剂量的年龄积累:S(t) = a * I * t
终生保持不患肺癌的可能性,等于每年安全系数累乘,也就是说保持健康的几率的对数等于危险系数逐年积分累加的负数:
ln(H(T)) = - Int[0, T) (a*I*t) = -0.5*a*I*T^2
H(T) = exp(-0.5*a*I*T^2)
平均年龄T= 79,终生不得肺癌几率H(T)= 1 - 8.3%=0.917,平均氡暴露I= 46。推算出 危险因数 a = ln(0.917)/(-0.5*46*79^2) = 6x10^-7。氡的致肺癌因数是6x10^-7每Bq每年。
怎样用 6x10^-7这个因数算肺癌危险性呢?用H(T) = exp(-0.5*a*I*T^2),先用a乘以平均氡暴露的Bq数,再乘以年龄的平方,再除以二,最后算负指数。比如住在200B每立方米每秒的房子里,每居住一年获得的每年致病可能性为6x10^-7*200 = 4.2x10^-4,活到75岁不得肺癌的可能性为 exp(-0.5*6x10^-7*200*75*75) = exp(-0.3375) = 0.713。75岁前肺癌的可能性为 1 - 0.713 = 28.7%。
上面的计算使用了美国15% 吸烟人口平均后的结果,吸烟者危险性比不吸烟者高9倍。归一化后的结果,对不吸烟者,危险因数2.73x10^-7,吸烟者的危险因数2.45x10^-6。
考虑中国有23%的吸烟人口,全人口的平均危险因数为7.75x10^-7。
中国健康法规严重低估放射性危害
科学界和公众都严重低估了低强度环境放射性污染的健康危害。则造成了过去几十年肺癌病例数的爆炸性增长,从每年每十万人口十多例,到现在的八十多例。这个问题必须得到重视,再不重视,肺癌和其他癌症的患病率在未来还将迅猛增长许多倍,严重威胁社会的安全和稳定。上面推导的对不吸烟者危险因数2.73x10^-7,吸烟者的危险因数2.45x10^-6,是从美国的实际病例数推导出来的,有相当的依据,相当的准确可信度。
中国对室内氡浓度的控制,有国标16146-1995和更新的国标16146-2015,国家标准全称为《室内氡及其子体控制要求》。规定对新建住宅的氡目标水平为不高于100Bq每立方米每秒,已建住宅的行动水平为300Bq。公共建筑的标准为不超过400Bq。
这个现行标准,严重低估了放射性危害,更别论因为各方面知识额贫乏,现行的标准也是有法不依,没有人去检测和更正,没有起到法规应有的作用。
中国的全人口平均危险因数是7.75x10^-7,在天然环境7Bq的氡暴露下,活到75岁之前患肺癌的几率大约是1.53%,四十岁前患肺癌的可能性为0.434%。不吸烟者对应几率相应除以2.84,吸烟者几率相应乘以3.17.这是天然肺癌背景患病率。按照病理学十万人统计算,每十万人每年应该有20例肺癌,这也是许多年前的实际情况。
可是,如果采纳容忍平均200Bq的氡浓度,相应的几率增加为,在75岁前35%得肺癌,在四十岁前有12%几率得肺癌。全国十四亿人,将有四到五亿人死于肺癌。多么可怕!
中国环境放射性污染有多严重
更可怕的是,国标控制的氡浓度100Bq目标水平,300Bq的行动水平,还只是法规纸面上的数字,实际情况有没有控制到这水平?我非常怀疑。我怀疑的根据就是华北以致全国的迅速恶化的雾霾天气,还有生产生活中完全无视潜在环境放射性污染的一些实践做法。
煤炭中含有铀和其他放射性物质,是不争的事实。多年前数据显示中国煤炭平均含铀量百万分之三,也是个没有争议的数字,乘以每年四十亿吨煤炭消耗量,就是一年一万二千吨铀扩散到环境中。这已经是非常惊人的数字。这些铀到哪里去了,怎样影响我们的环境?
内蒙古鄂尔多斯盘地属于富铀地质,煤铀伴生,煤和铀一起勘探,也是事实。地质学上,铀的沉积是海水里的六价铀被有机物还原为四价铀,溶解度降低,才从海水中沉积下来,因此铀矿的形成和有机物息息相关,铀和煤混同一起就是很自然的事情,更别说形成煤的远古植物会对铀选择性吸收,因而更容易形成高铀煤。外蒙古的煤炭已经被国外的研究者鉴定为高铀煤,含铀量达到百万分之二十几。为什么偏偏内蒙九不是高铀煤呢?
中国有些专家狡辩说内蒙的煤和铀是分层的,没有混在一起,这无法服人。中国有机岩石专家代世峰先生撰文,甚至根本否认新疆和云南有高铀煤,全中国都没有高铀煤,而他两个月前刚刚发表一篇英文论文讨论新疆的高铀煤。有此可见,专家们专门为了批斗围剿核雾染理论,提供扭曲不可信的数据,内蒙以及其他地方的煤,到底含铀多少,我们不知道。
根据各方面数据综合相加,中国从1949年到今天,共消耗了800亿吨煤炭。这些煤炭的粉煤灰携带大量的铀,现在在那里?按照最保守的中国煤炭含铀量百万分之三估算,这些粉煤灰也携带了24万吨的铀。对环境的放射性污染是惊人的。这些粉煤灰现在在哪里?
铀与磷化学特性非常相像,磷矿石中含有非常高的铀含量,这是不争事实,特别是云南贵州四川的磷矿,含铀达到百万分之三百到五百。中国的磷肥生产近十几年来突飞猛进,从2001年年产2000万吨,到2014年超过一亿吨,还在以每年13%速度增长。一亿吨磷矿石以百万分四百含铀量计算,就是一年四万吨铀。这些铀随着磷肥污染到田地里,铀被作物吸收,最终被吃进人们的身体里,危害莫之大也。更多的铀留存在废料磷石膏里面了。这些磷石膏最终到哪里去了呢?
粉煤灰和磷石膏都没有埋回地下,而是被变废为宝,做成建材砖,或者混烧在水泥里了。最终这些所谓的绿色材料作为建筑材料到了我们身边,时时刻刻往我们居住的环境散发氡。这是非常令人忧虑的健康隐患。这些建材放射性有多强?释放出多少氡?我们一无所知。
但是从有些官方信息,我们可以做一点估计。从2015年的全国辐射环境质量报告显示:许多中国城市的背景辐射剂量,相当高。比如北京海淀区辐射剂量年平均90nGray/小时,最高125,河北张家口年平均123 nGray/小时,最高161。内蒙包头年均113 ,最高149。也许在有关监测人员看来,数据年年如此,一切正常。事实上非常不正常。因为世界其他地方的类似读数,平均应该是三十几nGray/小时,我们比世界平均水平高了三倍,四倍。
以北京为例,最高剂量每小时125钠格雷,就是每立方米每小时125x10^-9焦耳辐射能量。或者每秒216.74百万电子伏的能量,每个氡原子蜕变能放出5.59百万电子伏能量,因此,125纳格雷每小时,等于39Bq每立方米每秒的氡浓度,这是天然背景氡浓度7Bq的五倍!
异常超高的室外放射性氡浓度,不可能来自天然环境本身,应该是来自人为因素,也就是大量放射性超标的城市建筑群日夜不停向周边环境释放的氡气。释放了多少氡?不知道。
但是我们知道三个事实。第一,中国的煤炭消耗量是全球最高的,以占全球6%的土地,消耗了超过全球一半的煤炭,每年消耗煤炭超过四十亿吨。第二,中国是全球最积极地把粉煤灰,磷石膏,煤矸石等等携带放射性的废料转化成建筑材料的国家。第三,中国也是是全球最大规模的建设工地,中国的水泥产量和消耗量超过全球的一半,中国每三年消耗的水泥数量,超过美国一百年消耗的水泥总量。
这三个因素加起来,再加上社会各阶层对放射性危害的知识贫乏,法规监管的形同虚设,造成了多大的环境放射性污染呢?最让人担心的是污染源就在人们生活的环境里,在卧房客厅和卫生间里,随时随地悄无声息地释放出致命的放射性氡,危害着人们的健康。
大批混凝土建筑群落释放出来的氡,是不是华北雾霾频繁发生的根本原因?值得深入研究。
最后的语
核雾染学说从提出到现在有三年了。期间有关方面组织了不下五六次对核雾染的集体围剿和批驳。这种对一个学术观点一面倒的大批判运动,非常罕见。与此同时,核雾染学说提出的尖锐问题,得不到任何实质性的回答,内蒙铀矿区和其他一些地区产的煤炭,是不是高铀煤,含铀多少?有多少带放射性的粉煤灰,磷石膏做成了建材,在危害人民的健康?为什么每次发生雾霾九八责任推到农民烧稻草上?石家庄等地强令水泥厂制药厂关闭,对治霾有用吗?为什么没有发挥作用?雾霾发生时,空气中有没有氡浓度异常?为什么至今没有拿出认真翔实的测量数据?雾霾问题必须解决。要解决,就必须尊重科学尊重事实。在分析了所有一面倒批驳核雾染的文章之后,我认为核雾染是正确的。请各界朋友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