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一早会议日程表上写着:乘车前往钓鱼台国宾馆,还备注:请着正装。查查天气状况,天气很冷,一早接近摄氏零度,正装不是要冻僵我啊,我犹豫了一会儿,还是穿了一件羊毛的套头裙装,再带上一间风衣,想应该能抵御外面的寒冷吧。
钓鱼台国宾馆,八十年代我跟着美国团队进住过很多次,那时候,我更喜欢长城饭店那样新建的宾馆,里面更加富丽堂璜和现代,钓鱼台尤其在夏天,还有蚊子,而国家领导人专住的那几栋小楼根本不让靠近,虽说外宾住的还行,但可能我那会儿年轻吧,喜欢西式的现代化的设施。
前年去北京写剧本,住在那里听说了钓鱼台国宾馆门前的银杏大道,我特地一个人跑过去观赏秋天的金色的银杏树,就在国宾馆大门前的侧面,有两排银杏树,秋天的时候,金黄的树叶在阳光的照射下发出透明的金光,颇为震撼!那天,我还想自己往钓鱼台宾馆里走走,却被门卫拦住,才知道如今自己已是不能随便进出钓鱼台了。
没想到两年后,文学会让我再次走进了钓鱼台,一圈看下来,感觉钓鱼台里面算得上是北京城变化最小的地方之一了。
这次的文学会开幕式选在芳菲苑里,国务院侨办主任裘援平和两位国家作协的副主席(叶辛和吉狄马加)都到会发了言,会场布置的很高大上,红色系调为主,夺目耀眼,海外归来的作家们尤其新鲜,纷纷不停歇地往那布置的美丽大方的会议标题布景下站,忙着拍照。这次给我最大的感触之一就是海外的华人这点与海内的同胞们是一模一样,都喜欢拍照,而且都要把自己拍进画面去,都是到此一游留念的味道。哈哈,我有时看不过去,会嘀咕几句;有时也身不由己不能幸免往画面中靠。开幕式时间一拖再拖,主席台前是川流不息的作家们的照相大军,十分的中国特色。
好不容易开幕式正式开始了,领导们开始讲话,实话实说,侨办主任的发言还是挺精彩的,大家还能屏息聆听,我发现今天不少的政府官员已经开始慢慢脱离了过去那种呆板照本宣读的“机器人”形象,至少我近来接触到的一些官员的知识面和修养令我十分惊讶。这是好的一面。轮到作协副主席发言了,这应该是大家期待的,尤其是他们的作品如雷贯耳,且他们成名多年,也就是说一提到那有名的作品之作者要讲话,且讲的是与大家都有关系的故事写作的种种,那还不精彩绝伦?很可惜,结果他们的演讲要比他们的作品逊色得多。
我听了个开头,思想就开始开小差了,任自己的思绪飞出会场,飞到不知名的地方,去了很久又回来,台上还在喋喋不休没完没了,无聊中打开手机一看,好家伙,只见微信里噼里啪啦的不断传来文友们发到朋友圈里的各种照片和微文,看来觉的演讲枯燥的不止我一个,我还算是忍住了,保持了外表正襟危坐在听讲的样子,最多也就看着手机点赞一下,不少文友们看来没忍住。回头扫了一眼会场,很多人都在那里低着头玩微信。唉,为什么著名作家们说的话令人这么乏味呢?他们写故事时的灵气哪里去了?
终于熬到台上的人一一发完言,大家都往会议大厅外面的草坪去,准备拍张集体大合影。我随着人流排着队,可能觉得自己还算年轻一辈,就一直爬到最高点站在最后一排的位置,身旁的女作家我看着眼熟,但叫不出名字,一问,原来是荷兰的女作家池莲子,和她站在冷风里聊了一会儿,结果这短短几十分钟的缘分后来得到她送的一本她的书给我,这里谢谢她。
站在最高处,难免会觉得冷风吹,站了足足有十几二十分钟,也不见摄影师叫大家准备拍照,就那么站着,感觉不晓得要站到何时,也不明白为什么一直这么乱哄哄的站着没人管,我正有些耐不住性子,听到有人拍手,再一看,领导们拍着手走了过来,第一排空着的椅子被领导们和德高望重的老前辈们坐满了,这才开始准备看镜头按快门。
拍完集体照,我跟几位海外文轩的文友们在会议大厅又碰到一起,这下,大家招呼着拥抱着,一起拍照。
那天中午是回到新世纪饭店吃的自助餐,下午就开始研讨会了,我演讲的主题被排在这第一天的下午。
中午,我困得眼睛都睁不动了,吃完饭就更想睡觉,可想到下午的发言,又硬撑着在房间里,打开电脑,把演讲稿精简了一下,自己预习了一遍,再灌了自己一杯浓浓的茶,然后才拿着电脑,去了饭店二楼的会议厅准备发言。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