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才不堪红颜命
——三线往事系列
这篇文是写我在贵州"安顺一中"高中时代的一个语文老师,人已仙去了,一直都惦记着纪念一下,师恩难忘啊。
图为安顺一中校园内的百年老槐,依然郁郁苍苍
老师姓刘,在高中两年里教我们的语文。"安顺一中"当时是贵州省重点中学,师资力量雄厚,老师们水平甚高。刘老师语文课堂上展露的才华,给我留下极深刻的印象,并受益终生。我的文学爱好受他影响很大。他的英年早逝,更让人惋惜叹息不已。
刘老师中等个头,身材瘦长,面孔白净,长得一表人才。一眼望去,典型的一个文质彬彬,举止优雅的"翩翩俏公子,白面一书生"。上身穿的中山服,干干净净,板板整整,衣裳扣子一丝不苟密密地扣到下巴底下。熨平的裤子,裤线笔直,略微宽松。有时穿皮鞋,有时穿一双少见的布鞋,颇有古人雅风。走路不疾不徐,风度翩翩。日后每当我看到"才子佳人"的句子,才子应该是怎么个样子时?我总是想或许应该是刘老师的样子。
古人云:"胸藏文墨虚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用来形容刘老师十分恰当。刘老师饱读诗书,精研自先秦文学以下的中国文学。他讲的语文课,抑扬顿挫,声情并茂,古人诗词从他犹带贵州安顺地方口音的普通话中侃侃吟来,别有一番韵味,十分引人入胜。
记得他讲诗经,讲"风雅颂"时,一边轻微地眯起眼睛,一边摇头晃脑地吟出:(《国风·周南·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诗句。那副身心陶醉和投入的样子,让讲台下面的男女同学们心旷神怡,心动神摇,与之心动,为之心动。不幸惹下孽缘,导致生活的悲剧,此为后话。
刘老师不仅教语文里的中国文学,而且还在讲课中,特意吟唱传授了几首古诗古意的歌曲,其中的《苏武牧羊曲》,低沉哀转,苍凉悲壮却饱含人间天地正气,让我从此牢记在心,偶尔静室独吟。
写下此文,其实就想纪念一下刘老师,一方面有师恩难忘的意思,一方面也有感激之情。这里有一个小秘密。我从工厂的子弟学校初中毕业进入安顺一中读高中,刚开始的几个月是非常苦恼的。首先是语言问题,我们三线工厂在安顺市郊外,犹如一个封闭的社会,我们职工与家属和当地人长期没有实质性和经常性的接触。所以,从66年随父母迁到贵州安顺直到1977年进市区读高中,我和工厂里其他的叔叔阿姨和一起长大一起上小学和初中的同学们一样,只讲普通话,不会说本地方言安顺话。
十五、六岁的青少年,刚去一个新环境,人生地不熟,一开始开口试着说几句本地话,却被班上的本地同学嘲笑了一番。又没有朋友,登时感到无比的空虚寂寞孤单。后来慢慢地交下了几个好朋友(至今仍在保持着联系),慢慢地本地话也说得越来越地道了。尤其是我的一篇作文被刘老师欣赏,拿到他任课的其他几个班级(当时我们的年级有10个班)去当范文宣读,居然出了点风头,从此同学们跟我的关系更密切了。我才最终从情绪极其低落,信心几乎全无的灰暗人生阶段拔了出来。
《红楼梦曲》说得好"开辟鸿蒙,谁为情种?都只为风月情浓"。古来才子配佳人。这样一个英俊潇洒,风流倜傥,才华横溢的30岁的单身语文老师,不知不觉中就成了一些女同学心目中的心动偶像。
高中时代的男女青年正是十六、七岁的年龄,女子恰恰花样年华,如花之蓓蕾,含苞欲放。凡人只说"姑娘十八一朵花",却不知女子十六岁才是最美的时辰。盖因此时初通人道,欲说还羞,如梨花带雨,海棠沾露,一颦一笑间,让人顿生"吾见尤怜"之心。古人深明此道,故有"二八佳人体似酥,腰间仗剑斩愚夫"一说,二八乃一十六是也。
据传,在我们高中毕业后,有几个女同学恋上了刘老师,似乎也上演了醋海翻波的几段孽缘。由于我已经远去黑龙江读大学,同学们都为师者逝者隐,我又不喜深探,详情至今不知。只知道冤孽缠身的刘老师不幸英年早逝,去世时的年纪大概也就是四十来岁。
古人说"红颜薄命"。其实不仅是美女红颜薄命,男子如果颜貌出众,美若潘安宋玉般,往往也不能有好的结果,总是有情冤孽债伴随,最后伤人害己。
回忆刘老师,感伤不已,师生一场,文词遥记。
如梦令(其一)
诗书兰馨桂馥,经史莲花轻吐,
红颜命本薄,奈何英才天妒,
倾诉,倾诉,孽缘错把情误。
如梦令(其二)
君子兰花独处,寻芳蜂蝶乱舞
英年鹤西归,留下唏嘘无数,
涟注,涟注,泪洒黄泉一路。
(完)
2016年12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