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老汉在咱城贴旧报纸的帖子,多少算有些规模。读了帖子的,有喜欢有 不喜欢的,所谓“社会”。都喜欢了,有走向“伟大领袖”的嫌疑;都不喜欢有被“打翻在地再踏上一万只脚”的恐惧。如果文革再异时异地“显灵”挺腻歪的,^_^。
一位在咱城“回首坛”基本潜水的网友对本老汉的旧报纸帖有个评论,说是属“炮制”的东西。“炮制”是怎么个制法?引起老汉的兴趣,侃一个。还是以“人民日报”的出词率做切入点:
可以看出来,“炮制”的峰值与前面的诸多曲线不同,高潮在1976年。次高潮是1977年,您猜对了,“四人帮”背着的“炮制”最多。下面给朋友们详解一下。
“炮制”,原本是个技术词,用“人民日报”的原话说:“为什么中药要经过炮制?因为从山野采集回来的生药,所含成分是非常复杂的,为了去粗取精,保存药效,就必须用人工方法来克服天然生药的缺点……”(“人民日报”1959年1月7日)。
什么是“炮制“? 一种加工。
加工不好吗?看“炮制”什么。比如,在1987年,咱国的男足“国家队”还只输大赛不输小赛的年代,10:0胜菲律宾:“接着16号李辉如法炮制,也……赢得点球良机”。关键在于不能“炮制”文章,因为“好人”写文章都是“发表”,同样是写出来的文章,“坏人”们往往“炮制”。
前面说“四人帮”,“人民日报”在1976年12月17日的文章“灭亡前的猖狂一跳”中说:“(四人帮)同时加紧炮制《按毛主席的既定方针勇往直前》的黑文。”
这里,“炮制”还隐约有膺品、不真的意思。但是,“炮制”不限于什么真不真的,只要是“坏人”所写,“真”也可以是“炮制”的。
1973年12月25日,“人民日报”讲林彪林大帅的故事:“团党委在批判林彪反党集团炮制的《‘571’工程纪要》这个反革命武装政变计划时……”。“571”是林大帅的儿子林少帅写的,不能算是不真。但是,“坏人”写的,所以属“炮制”。(后话,如果这个“571”是太祖设法胡编的,其实该算“炮制”,但按“好人、坏人”标准,又不能算“炮制”)
说到林大帅,“炮制”还有些穿越功能,特定情况下“炮制”不算“炮制”,日后可以被“补发工资”类的补发“炮制”。
“人民日报”在1974年10月29日批判林大帅的“四快一慢”战术时说:“林彪在1947年夏炮制了一个所谓‘四快一慢战术’……就是消极避战”。“炮制”被晚发现27年。原始的“四快一慢”是潜伏“炮制”。
有的时候,“炮制”了也就“炮制”了,一口气不得不吞下去,所谓形势比人强。
“人民日报”1968年12月12日批判刘少奇时,顺带的批判:“美帝伙同英帝一道炮制了新殖民主义的产物---‘马来西亚’”。 过了6年的1974年,太祖还是和这个“炮制”出来的“新殖民主义产物”马来西亚建立了外交关系。
有些“炮制”超级复杂。
2013年10月18日,“人民日报”登载齐心女士的文章“忆仲勋”,其中说到:“1962年秋,康生在党的八届十中全会上对仲勋搞突然袭击,诬陷仲勋授意李建彤炮制《刘志丹》小说,为高岗翻案……”。这说的是《刘志丹》开始时非属“炮制”,然后被康生康大人推荐成“炮制”,再后来被“去炮制”。Complicated, ^_^.
好了,回到帖子开头,“炮制”到底怎么制?
就是很普通的写文章,与一般写作没有任何不同的地方。如果文章不被待见了,有风险被归类成“炮制”的文章。不过被类成“炮制”也不用急,“炮”还是“不炮”,和文章的质量、文笔、立意、能量没任何关系,就是个读文章的人的“主观愿望”。如果读文章的是“官方”?
Hell with it.
附上1950年到2015年“人民日报”上“炮制”出现的次数:
1950 1
1951 2
1952 2
1953 2
1954 2
1955 2
1956 2
1957 3
1958 0
1959 4
1960 5
1961 4
1962 12
1963 16
1964 16
1965 29
1966 64
1967 233
1968 185
1969 157
1970 140
1971 174
1972 89
1973 99
1974 256
1975 117
1976 631
1977 408
1978 306
1979 158
1980 68
1981 339
1982 36
1983 38
1984 31
1985 26
1986 20
1987 23
1988 20
1989 27
1990 27
1991 30
1992 15
1993 24
1994 34
1995 36
1996 39
1997 39
1998 25
1999 73
2000 59
2001 55
2002 37
2003 27
2004 34
2005 28
2006 36
2007 30
2008 21
2009 32
2010 40
2011 33
2012 33
2013 50
2014 50
2015 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