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绝 三月 丝雨茫茫玉水平, 春心古韵欲城倾。 风烟棹里舟蓬转, 看尽江南柳色轻。:)))

七绝 陵城三月  

丝雨茫茫玉水平, 春心古韵欲城倾。

风烟棹里舟蓬转, 看尽江南柳色轻。

 

注: 玉水为玉带河。

江南:这里是广义江南。

扬州是江南江南,字面义为江之南面。“江”在汉语中有特指大江,即长江。江南本意指长江以南的地区。在古

代,江南往往代表着繁荣发达的文化教育和美丽富庶的水乡景象,区域大致为长江下游南岸的地区。在先秦时期

已经存在江南的说法。一直到隋朝,仍然以中原地区为地理坐标中心,江南往往指湖南和江西一带。唐朝设立江

南道,后来又分为江南东道江南西道和黔中道,成为定义现代江南含义的开端,往后江南成为江东地区的专
?称。历史学者冯贤亮称,“就地域上讲,江南无疑是近世以来中国经济最为繁荣的地区。但是,关于江南一词的定义及其运用,自古及今,就从未统一过。”【历史演化】    历史上以“江南”命名的行政区的演化为:唐朝以前,江南一词所指区域囊括长江以南以及长江沿岸广大地区,包括荆州(鄂东南、湖南)、扬州(江西、皖南、福建、苏南、上海、浙江)。 唐朝时设立江南西道(鄂东南、湖南、江西、皖南)、江南东道(福建、苏南、上海、浙江)。宋朝时设立江南西路(江西大部、鄂东南)、江南东路(赣东北、皖南、南京一带)。 清初设立江南省,后分为江苏省、安徽省。  唐太宗设立江南道,范围包括整个长江中下游长江以南地区,以及贵州、福建等地。唐玄宗把江南道细分为江南东道江南西道和黔中道。江南在古代分为江南之东和江南之西。唐宋设江南西道、江南西路,涵盖江南之西的江西、湖南和湖北南部,本为广义的江南组成。晚唐时期专称江东为江南,从此产生了文化意义上的“江南”概念。后以狭义的江南的概念,将江南西道演化为今江西省;而江东地区则以南京市为中心,主要包括苏、浙、皖部分地区。清代设两江总督署,辖江苏省(含上海)、安徽省、江西省,两江即含江东、江西。【狭义的江南和广义的江南】    广义的江南指整个长江中下游长江以南的地区,即除去湖南南部、江西南部、贵州和福建的江南道。包括狭义的江南、江西以北、湖北长江以南和湖南北部地区。但福建有些地区有时也被称为江南。广义的江南在古代较多使用,如杜甫《江南逢李龟年》,是写在长沙市的事。广义的江南在现代也使用,比如天气预报中的江南就指广义的江南;江南三大名楼(武汉市的黄鹤楼,岳阳市的岳阳楼和南昌市的滕王阁)中所说的江南为广义上的江南。  现在特指的江南为狭义的江南,是指被文人美化了的地区。即除去福建省与浙南的江南东道,是以南京至苏州一带为核心地带,包括长江以南安徽省、江西省、浙江省的部分地区,即江苏南部和浙北、皖南、赣北地区。长江下游以北部分地区,如扬州地区等,虽然地理位置在江北,但经济文化形同江南,也被看作是文化意义上的江南地域的组成;而并非长江流域却被认为是江南地域的有太湖以南以至钱塘江以南部分地区,如绍兴、宁波地区等。【江南大疫】      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秋,清宣宗旻宁(后称道光)刚刚继承大统,当时最为繁华富庶的江南地区风调雨顺,丰乐祥和,然而一场该朝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瘟疫却悄然登场了。在此后的数年中,这一据称自闽广地区由海路传入的疫病,迅速在该地区蔓延,并继续向西向北流传,酿成了一场几乎波及大半个中国的大灾难。真性霍乱在中国长达一个多世纪的周期性流行序幕亦就此拉开。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