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远朋友情

没有一定的套路,随时的杂感
打印 被阅读次数

此番回国,公事优先,也抽空探了父母高堂,最大的收获是见到了一位老学友, 英。

算起来,我与英已经认识了三十多年了。八五年的时候,我们相识于中山大学出国人员培训中心接受英语强化训练。我们不是同一所大学毕业,也考进的不是同一个派出项目,但是分在了同一个培训班级。我们班二十来个人,大部分是应届的大学生(包括英),除了我和另一位---我俩是77级的,算是另类。那时,我们可都是自我感觉非常良好的天之骄子(有点大言不惭地说)。特别是这些应届生们,更是年少气盛,全是一番要干大事业的样子,不提。

那时,我除却与一帮小男生们经常讨论金庸的武侠,就是与英最谈得来了。那时的友谊是建立在相互的欣赏和随后的相知之上,没有任何的利益参杂其中,也就能够维持。我们一起在广州待了约十个月,培训完后,出国之前,英又去上海我陪着她玩了几天。八六年来美后,我们读的不是同一所学校,却也靠着信件保持着断断续续的联系。九五年我趁开会之际,其间开车5,6个小时去探访她。再后来,我换了几个工作和住家地点,居然就断了联系。 一年多前,借助LinkedIn, 她发现了我,终于又联系上了!

英确实是精英。她在那个领域里干得极为出色,几年前被作为VP/General Manager外派中国 。在那儿她依然干的风生水起,事业有成。因为其出色的才干,她年初被另外一家跨国公司挖去做VP总管亚太地区业务。而这家公司的产品是整一个不同的领域!作为她的朋友,真的是为她骄傲!( 我这有点自己往上靠沾光的感觉哈)。

英的家在苏州,工厂也在苏州,但她公司总部在上海,所以她有时会来上海上班。我回美国的飞机是下午,临行前的早上有空,正好她也可以挤出一些时间,说是可以来酒店看我。二十多年没见, 可贵的是两人重见后没有任何生疏感,话题不断,工作生活家庭等等,一转眼一个半小时就滑了过去。

她要接着忙她的会,我要赶机场,只得依依惜别。好在如今有了微信的便利,可以彼此关注对方,重拾昔日的情谊。

shangxin_na 发表评论于
回复 'x潇潇' 的评论 : ????
x潇潇 发表评论于
见到你,真高兴!感谢一路护航!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