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疾病猛于虎——俞佳的《四周五人》
(文章转自微信)
俞佳(Jennifer Yu):“对于一些亚裔美国人来说,写作远非理想的职业。但是,不要让别人告诉你,你写得不好。”
九岁开始,就在网络上发表小说;在高中,作为学校演讲队队长和辩论队的主力队员,负责撰写演讲稿;自认为没有体育天赋,却是学校田径队的队员;13岁就考了SAT高分;16岁以全A的成绩高中毕业,进入了“长青藤”宾西法尼亚大学。在宾大,她一入学就担任了校报的编辑,边读书,边兼职工作……。
这是多少华人家长所羡慕的“模范孩子”啊!
但是,在这些成功的背后,她并不开心。或者说,根本不高兴。在高中时,她一方面在微积分课上开小差,给女同学写关于男孩的纸条;另一方面又对着镜子,冲自己大喊,“我不够好,永远都不够!” 在大学期间,虽然她的日程排满了各种会议、聚会和咖啡约会,但另一方面总是觉得自己松懈不得,因为身边总有人比自己更有能力、更友善、更能干 – 自己怎么做都满足不了自己和人们的期望。
有多少华人家长意识到,当我们的孩子在学校里努力学习,有的甚至每天只休息4个小时,以期达到人们对“模范少数民族”的期望时,他们的内心是怎样在优秀与恐惧之间“挣扎”的呢?
我们常常听到华人的孩子,在学校里因心理疾病而承受不了压力,继而走上绝路的悲剧新闻,这样的悲剧在高中和大学都有,特别是在竞争激烈的名牌高中、名牌大学里时有发生。惋惜之余,却鲜见行动,于是悲剧一而再、再而三的不断。
华裔青年作家俞佳行动了,她在19岁大三时写成的第一本小说《四周五人》(Four Weeks, Five People),经过历时两年半的精心修改,五月份在全美各大书店上架,Amazon网站上也即时发行(请点击下面的二维码进入亚马逊网站)。
Link to Amazon:Four Weeks, Five People
《四周五人》的故事情节是围绕着五个有心理疾病的年轻人在夏令营的四个星期展开的。这个主题触及了目前日益引起人们关注的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从一个十九岁女孩子的视角,告诉我们那些“不一样”的孩子的心路。
俞佳喜欢写作,但她起初的目标并非是当作家。刚刚进入宾大时,她选的专业是医学预科,后来又试过经济学、法律预科。“我试过一切,努力不学文学创作专业,这不是亚裔美国人能够接受的专业。” 然而,文学创作专业最终还是赢了, 在大三的下半学期,她决定遵从自己的内心,以英语为专业,专攻文学和戏剧创作。这本书是她在宾大选修“为儿童和青少年写作”的课堂上完成的。
有个朋友说起俞佳(Jennifer)的文学天赋,曾用女承母风来形容。俞佳的母亲“阿尘” ,是一位在波士顿社区有很高知名度的华人“文青”,她的文字优雅、朴实且感人。阿尘在俞佳21岁生日时是这样介绍女儿的文学之路的:
“流年似水,岁月如指尖流沙,即使我握紧双手,也留不住那些一起经历的磕磕碰碰却温暖馨香的时光。曾经那个大大咧咧不爱红装的小姑娘已出落得亭亭玉立,这变化快得真让人猝不及防。你长大了,拥有了一片属于你自己的天空,我们父母早就主宰不了你的思想,也早就放手了,甚至有时连相互理解也都可能是一种奢侈。但有一点我很清楚地知道,那就是你的梦想你的追求,你从幼年就埋在心里的目标,你一直都没放弃。兜兜转转了这么些年,之中喜怒哀乐参杂,一路走来,上学就业,经历了旁人眼中的成功,自以为是的失意,有过喜悦困扰,挣扎彷徨,但成为一个作家的梦想,从九岁的时候在网上自己印刷了那本文字稚嫩的小说后,就在你的心里一直都清晰明确。正如你曾说过的:情愿穷也要做自己喜欢的事。而你似乎也正在这样努力着。”
从小就喜欢写作,又接受过写作专业训练,对青少年的心理疾病有亲身经历并且极为关切,《四周五人》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催生的。整部作品布局严谨有序、情节扣人心弦、场景独特、文字娴熟流畅,人物刻画尤其是心里描述细致生动,把五个性格各异的“问题”青少年活灵活现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读者【白焱】是这样评价和《Four Weeks, Five People》的:
“在如今一提到家中有teenager就谈虎色变的时代,青春少年真的惹不起。做为三个teenager和pre-teens的妈妈,这些年来自己对青春期的焦虑症和更年期的郁闷症交替并行,苦不堪言...,难得的是这本书用人物独白的手法,把小姑娘小伙子们的苦闷和内心直接宣泄出来,真实直观简单易懂,对不愿动脑子的中年妈妈尤其是一份福利...作者甚至把第一手的人生经验搬进了书中--例如,自己一不小心从书中Asia Girl 和 Helicopter mom身上就看到了自己和好多朋友的影子,好可怕哦!面对最近附近几个镇子发生的几起青少年悲剧,更有“13 Reasons Why”带来的焦虑、迷惑和坐立不安,我不得不说,这本书的出版很是及时,娃们的GPA/藤路 vs. 娃们的心理健康, 鱼和熊掌能否兼得?贪婪(Greedy)的妈妈祈祷一把吧,阿门!“
科学家【林静】结合自己的专业评论说:
“我们通常所说的心理疾病来源于英文的mental illness, 其实是脑神经方面的疾病,近几年来,患病率一直在上升,尤其在青少年中,引起了社会的日益关注。书中选择的5个主要人物,Clarisa的精神强迫症,Andrew的厌食症,Ben的幻想症,Mason的狂躁,以及Stella的抑郁,是精神疾病的典型代表。作者通过一个专门为这些患者开设的夏令营为平台,让他们相聚在一起;然后以时间为纵坐标,从夏令营开始到结束分四个部分来展开这些孩子们经历的营地活动和心理变化;以各个人物为横坐标,一个人物一个章节,用第一人称来讲述自己的故事。
作者通过这样一个纵横两维坐标,为读者展开的是这些患者内心的焦虑,恐惧和无助,以及他们渴望的信任和爱护,把内心活动表现得淋漓透彻;通过夏令营这个平台,为这些孩子们找到连接、共同点和各异,从最初的相互排斥,挤兑,吵闹,到后来的关心、友谊、爱情,特别是通过Andrew病重被送走,大家的牵挂,表现出来的是他们内心的温暖和善良,让我感动。
作为家里有着青少年的母亲,我为这5个孩子心痛,特别是读到他们的绝望和无助的时候;也非常理解Clarisa的母亲那一刻也无处安放的心。
因为我的工作是研发治疗心理疾病的药,所以在读Jennifer的这本书的时候特别有共鸣。她在书中还提到了Sertraline这个治疗抑郁的药,需要几周才能见效还有不少副作用,这说明Jennifer的知识面很广。而对我们研发安全有效新药的人们来说更是一个激励。”
网友【小树读书】的评论很有文艺范儿:
“这些年在teen和pre-teen中比较流行的一些梦幻(fantasy)小说都几乎是以“营”为写作场景,比如Harry Potter的魔法学校,其实可以算做一个大营地,再比如Rick Riordan的系列小说,在我孩子小的时候我跟着他们读了不少,也都可以划归为“营地”故事。在营地,有奇遇、有探险、有太多未知的事物,可以给予小说家发挥想象的大量空间,这正是fantasy类小说构架情节所需要的。
可《Four Weeks, Five People》这部写实性小说为什么也要安排在营地里呢?
我个人理解,只有在营地里,这些携带“问题”的孩子才能暂时不受家庭的影响,真实地释放自己的内心,因为很多“问题”的形成都与父母亲密关系的产物。父母用自己的生养权、拥有权、爱护权给予孩子一些他们没有的,也剥夺了一些他们拥有的,孩子们的所失所得既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父母的角色形形色色,有陪伴者,有监护者,有奠基者,也有绑架者……都是以爱的名义。所以小作者在接受采访时说一开始不敢给人看,虽然写的不是自己,但也是一种刺破青春的写法,需要勇气。
四周的营地生活后,五个teen之间建立了深厚的感情(bound),对他们各自的“问题”影响多大?改观了多少?还是因为即将回归家庭,又将故态复萌?
小说开放式的结尾予以人悬念。在小说结尾,teen们被要求建一个小屋房子(cubby house),安全吗? 建成了没有?不知道。只是这个小屋房子让我想起另一部小说《Spirit Bear》,也是一部类似救赎心灵的写给teen的小说,主人公曾经也是个问题少年,同这五位不同的是,他是一个行为问题少年,在被流放到孤岛后,经历了很多险境,也遇上许多美好,还有亦幻亦真的感情熊(spirit bear),这些都对主人公的人格重塑产生了影响。值得着重一提的是,《Spirit Bear》的主人公也出自问题家庭,虽然铺设较少,没有浓墨重彩描述,但从被虚化的背景中可以看得出来。
我的整个阅读过程都如在钢丝上行走,总提着一口气,不断提醒自己反省自己,这不过是小说而已,小作者夸张而已,不必见个模子就对周围的人狐疑猜测、对自己强按硬套,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这么极端,自己更与Helicopter 妈妈相去甚远……”
美国国家广播公司(NBC)也隆重介绍了《四周五人》并采访了俞佳(点击下面的二维码链接),在访谈中提到了罗格斯大学的心理学家卲金(Suah Kim)的观点:尽管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是个普遍问题,一般的父母为了不让心理健康问题扩散到自己的家庭中,所以不愿意、不鼓励他们的孩子谈论自己的私人问题。特别是对于亚裔美国人而言,作为模范少数民族,你只能成功,不能承认失败,甚至连说自己需要帮助也是难以启齿的。
(识别二维码进入NBC评论)
俞佳意识到了“亚裔美国文化不利于心理健康”的问题,她认为:“并不是亚裔美国人不希望他们的孩子快乐,但我们没有谈论这些问题的传统。” 作为华裔第二代移民,她是第一位用小说的形式将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公诸于世,并站出来大声疾呼的。
今年早些时候,俞佳又完成了她的第二部小说,并开始起草她的第三部小说。期待年轻的才女俞佳更多的作品,用她的才华,为青少年、为社会、为世界的美丽多作贡献!
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