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西行散记 (4) – 智慧都江堰

打印 被阅读次数

 

成都的精彩,一切尽在美食中。倒是都江堰,出乎意料的好。

都江堰位于成都市西北一个小时车程的地方。原以为就是看个古代水利工程,到了才知道,那里也是个山清水秀的风景区。门票90元,比颐和园故宫都贵。一天下来,觉得物有所值。原来听到过很多对于都江堰的赞誉之辞,但没有直观的认识。这次看过之后,方才明白所有的赞美之辞都不为过。

都江堰的历史一扯就扯到了公元前。两千年前的四川盆地已经是富庶之地,天然粮仓。秦国占领了巴蜀后认识到,想要继续其一统天下的霸业,就必须将岷江改道,使其经过成都,使聚集在成都的军需物资和兵力粮草得以及时运出,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借岷江之势开疆扩土地战略雄心。

公元前256年,秦国人李冰奉秦昭王之命,来到蜀郡担任郡守(一说李冰为蜀守的时间没有明文记载,大约在公元前277至250年)。这位学识渊博的郡守肩负着将蜀地建成秦国统一天下的战略基地的重任。

发源于甘肃与四川交界处雪山的岷江,是长江最大最长的支流。千百条涓涓细流穿过峡谷,千回百转汇成江河,在千山万壑间奔腾而下,一入平原就像脱缰野马,不仅水势汹猛,而且全年水量不稳定,致使古代蜀地非涝即旱。

那么,在岷江河道中哪里设置工程,才能最好地控制水的流量,让岷江水持续而又稳定地经过成都,使航道畅通,同时又要在洪水季节控制水,不危害平原上的城镇呢?李均守上任后踏踏实实地进行了好几年的实地考察。最后,李冰选择了在山丘和平原的分界点上的弯道处建造一个既能引水又能控水的工程,以锁住岷江的咽喉。这便是千古称奇的都江堰。都江堰主要包括三大主体工程,鱼嘴(分水工程),宝瓶口(引水工程),和飞沙堰(溢洪排沙工程)。其设想设计及施工技术无不体现了古人顺应自然利用自然的绝妙智慧。

李冰率数万民工,用竹片编成笼,笼内塞满卵石,然后通过渡船运输到江心。用整整四年的时间,在岷江江心建起了酷似大鱼之嘴的分水堤。当江水流至鱼嘴时,自然分成了内、外两江。

 IMG_3084

(鱼嘴)

玉垒山是江水流入平原的必经之路。<史记>中记载“蜀守冰凿离堆”,因“崖峻阻险,不可穿凿,李冰乃积薪烧之”。凿开大山,让江水流入平原谈何容易。当时还没有火药,李冰想出了对岩石使用火烧水浇的方法。先燃烧树木将岩石烧红发烫,再用江水浇泼,岩石因热胀冷缩破裂后,用人工将碎石运走。经过多年艰辛不懈的烧凿岩石,最终,山体被打开,分出了一条宽20米、长40多米的水路。这便是航道入水口,使岷江水进入了平原。后人为了纪念李冰的奇思妙想,把这个入水口称为宝瓶口,被凿开的山丘叫离堆。从此,汩汩清流,从宝瓶口奔涌而出,永久性地灌溉着成都平原。 

 IMG_3247

(宝瓶口)

大智慧啊! 2000多年前的李冰,面对滚滚而下的江水,巧妙利用岷江和玉垒山的山形水势,首先由鱼嘴分水堤把江水分为内外两江,平时六成江水分入内江,以保证成都平原的航运灌溉,夏季洪水到来时则利用弯道动力学的自然规律,将六成以上的江水,泄入外江主流,而后汇入长江,以免成都平原遭受洪涝之灾。同时内江最终入口宝瓶口如同约束狂野江水的瓶颈,控制着多余的江水无法进入成都平原,转而从飞沙堰溢入外江,做到二次分洪。不仅如此,今天全世界水利工程都为之困扰的泥沙排放问题,已在都江堰工程中得到了最为精妙的处理。在鱼嘴分流的地方,内江处于凹地,外江处于凸地,根据弯道的水流规律,表层水流流向凹地,底层水流流向凸地。因此,随洪水而下的沙石大部分随底层水流流向外江。 

分沙之后,仍然有部分泥沙流向内江。这时,河道又利用江水直冲水底崖壁而产生的旋流冲力,再度将泥沙从河道侧面的飞沙堰排走。洪水越大,沙石的排除率越高,最高竟可达到98%。都江堰工程这巧夺天工的三大部分,首尾呼应、互相配合,成功地做到了防洪排沙,它所蕴含的精湛水利原理,使都江堰工程成为世界水利史上的典范之作。 

 IMG_3220

(飞沙堰说明)

都江堰建成后,李冰还定下了每年维修河道的制度。政府组织民工,每年利用枯水季节清理河床。清淤时必须要挖够深度,以什么深度为标准呢?李冰当时在宝瓶口前的河床底埋下了石马,每年掏滩只要看见石马,深度就够标准了。过深,内江进水量大,灌区会受到洪水威胁;过浅,内江进水量少,灌区会遭受旱灾。同时,在岁修时还要调整飞沙堰的高度,确保飞沙堰既能排沙,又能泄洪。这条“深掏滩,低作堰”的治水经验历经千年至今还被奉为治水经典,为人们所使用。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就是这么来的。

两千多年的沧海桑田之后,都江堰不仅没有衰退成为历史遗迹,发挥的效益还与日俱增。控灌的农田从秦汉时代的一百多万亩,增加到了今天的一千多万亩,“雄居全国之首”(景区官方介绍语)。也就是说受都江堰惠及的耕地面积比国内任何一个水利工程都要大! 

2008年大地震危及了多少现代化的高湖大坝,然而,都江堰是此次地震离震中最近的地区之一,市内房屋受损严重,景区内不少古建筑也遭受破坏,但都江堰水利工程基本无恙,堪称奇迹。

都江堰景区里面很大,是“世界文化遗产”,国家级旅游景区。有点国家公园的意思吧。除了主水利工程,还有历朝历代建造的古建筑,园林和寺庙。好好游下来,怎么也得大半天。景区周围有很多吃饭喝酒的好去处,旅游业应该说是相当发达了。

 IMG_3344

(都江堰外围工程)

看完都江堰,想到在川西一路上看到那么多大山谷里截流而建的高湖大坝,硬生生地在山清水秀的大自然里,堵上巨大无比的钢筋水泥的庞然大物,水面漂浮着大量垃圾。不懂水利的我,心里真切感到大自然被生硬地撕裂着、扭曲着的痛。“人定胜天”还是“天人合一”,“与天奋斗”还是“因势利导”,在古人质朴的智慧面前,我们该作何感想?

川西,人杰地灵,美食美景。印象溜溜地好。 

2017年8月10

 
polebear 发表评论于
这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一个工程,没有之一。养育了几千年的沃野千里,造福川西平原
az4591 发表评论于
technical writing, 也是高薪工作,溜溜的好哟。
fonsony 发表评论于
去年底长江游,看水质不错无什垃圾
玲玲who 发表评论于
回复 'az4591' 的评论 : 哈哈!:)))
玲玲who 发表评论于
回复 '路边的蒲公英' 的评论 : 谢谢认真阅读,并为“弯道动力学”作注!:))
az4591 发表评论于
楼主把这巧夺天工的都江堰工程三大部分描绘的活灵活现,流体力学在我脑子里“流”起来了,看着很过瘾。 可以考虑改行写教科书哩!
路边的蒲公英 发表评论于
[[[大智慧啊! 2000多年前的李冰,面对滚滚而下的江水,巧妙利用岷江和玉垒山的山形水势,首先由鱼嘴分水堤把江水分为内外两江,平时六成江水分入内江,以保证成都平原的航运灌溉,夏季洪水到来时则利用弯道动力学的自然规律,将六成以上的江水,泄入外江主流,而后汇入长江,以免成都平原遭受洪涝之灾。]]
-----------------------------------------
这段显然没有说到点子上,相信作者自己都不明白自己在讲什么,神马叫:弯道动力学的自然规律。显然是文科生,不再追究了。

正确的解释是这样的:内河深而狭窄,外河浅而宽阔,外河比内河宽N倍,假设河水上涨一米,对于上涨的水量而言,从外河流掉的水量是内河的 N 倍的。就是说洪水大多数从外河排泄掉,内河水量变化很小,因为内河窄而深。反之,假设枯水期河水水位落了一米,那么通过外河排掉的水将减少,减少量是内河减少量的 N 倍。就是说枯水期大量的水流入内河,洪水期大量的水流入外河。那个窄而深的内河咽喉叫 “宝瓶口”,起到了 “节制闸”作用,其结果是流入内河的水位终年保持稳定,灌溉着四川盆地的沃土良田,创造了旱涝保收的天府之国。

Wiserman 发表评论于
“一切向钱看”
=========
我们最少能做的是:回国时 尽量地告诉所接触的国人 环保的重要性,告诉的人越多越好!

大家都如此做,就有力量了。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