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里有画 — 三个不戴面具的音乐家
话里有话,指的是说的话背后还有没说出来的潜台词。
“画里有画”说的是在一幅画面中还引用了别的画作。
在当代,这也成了一种艺术手法,称作“挪用艺术”。
今天来聊聊我创作的一幅画中有画的油画《三个不戴面具的音乐家》
《三个不戴面具的音乐家》 2003年 48"X60"
在创作这幅画的当时,我并不知道有“挪用艺术”这回事。
这幅画的起因,同《卖花少女》一样,来自在蒙特利尔一年一度的“公共集市”传统节日拍的那一批照片,其中有多幅街头音乐家的演奏情景。
这幅画的起因,同《卖花少女》一样,来自在蒙特利尔一年一度的“公共集市”传统节日拍的那一批照片,其中有多幅街头音乐家的演奏情景。
《公共集市》照片之一
引起我兴趣的是这三人的形象。此三人二男一女,穿着18世纪法国的传统服饰,使用的是三种传统乐器,一吹、一拉、一弹,正合了中国老习惯说法“吹拉弹唱”的前三个字(前三字指的是器乐,末一字指的是声乐)
《三个音乐家》这一主题,使我自然联想到了我熟悉的两位法国现代画家的同主题作品:列日(Fernand Leger)和毕加索他们都画过三个音乐家,也都是一吹、一拉、一弹。
《三个音乐家》 列日 1945年
马赛克镶嵌壁画 261X217cm
马赛克镶嵌壁画 261X217cm
《三个戴面具的音乐家》 毕加索 1921年 油画
我在大学时代曾迷过毕加索,所以对他的许多作品都很熟悉;研究生毕业后我分在壁画系,列日是为壁画家,所以也专门研究过他的艺术语言及手法。但是后来我都没有走他们的路,尤其移居加拿大后,我还是回到寻找自己以写实手法为主的个性化路子上来了,
毕加索创作的《三个戴面具的音乐家》,曾是他“立体派”的代表作,现藏纽约现代艺术馆。
艺术史解释立体派,是“将形体打碎后,在二维平面上的重新组合”的一种现代手法,正好比是给“现实中的”音乐家家形象,戴上了“形式主义化”的“面具”;而现在让我感到兴趣、想去表现的,恰恰是我在生活中所见到的、现实生活中那种“不戴面具的”音乐家(虽然这是21世纪法兰西民族的后代,穿着他们祖先的服装)......
于是便萌生了现在这样的一幅构图:在毕加索《三个戴面具的音乐家》画前的三个不带面具的音乐家。这幅画的题目也就称为《三个不戴面具的音乐家》。
在这里,其实“面具”也有了另一种含义 — 我们可以理解为,艺术的“形式风格”,在某种情况下,它成了艺术家给他作品中的现实所戴上的一种“面具”。
通过这幅画,我在描绘三个音乐家的同时,也用视觉的形象语言,阐释了自己的艺术观点和态度。
此画完成后,曾两次拿回国内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展出过:第一次是2005年1月,中央美院1978届研究生的联展《春华秋实》上,第二次是2012年9月,我个人70岁的归国汇报展上。
2005年展出实况
2012年展出实况
在2012年展出期间,来北大学术交流的一位德国艺术史教授Christoph Zuschlag 在美术馆见到了这幅画,并通过北大陪同他参观的硕士生翻译,用Email找到了我,并进行的简短的文字采访,回去后写了一篇名为《Appropriation Art aus China und Japan ?》、副标题:Song Nan Zhang und Hiroyuki Masuyama 的论文,刊载在2013年由IMAGE 出版的论文集中(见下图)
其实,我一直有在画中喜欢引用名画做人物画背景的习惯(如母亲和外婆的肖像),在我理解,这好比作诗是引用典故和成语一样;但从那时起,我知道了,这种手法在“当代艺术”中,称为“挪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