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威2017(五)一一 Geiranger 及旅途

选 Geiranger 作为去 Trollstigen 的落脚点, 既因为它有名,也因为它离目标近。不过要把从 Bergen 到 Geiranger 之间想去的景点一天都走过来,那是不可能滴。我们选择了最直接的走法,途经两条国家景观公路。中间为了去 Borgund Stave Church,弯了个小弯。

下面截图中,红线是我们的旅行路线,起点 Bergen,终点 Geiranger。 两条黄线标出了国家景观公路。

路上我们经过的第一个景区大名鼎鼎,在挪威几乎数一数二,是 Norway in a Nutshell 的主要内容。它包括了 联合国自然遗产 Nærøyfjord 的停靠站 Gudvangen,和号称世界最陡铁路的所在地 Flåm。可惜我们 跑马不观花的暴走族,连照面也不打,遁地而过,在19公里的距离内,钻了共18公里的三个山洞,其中包括挪威第二长的公路隧道 Gudvanga Tunnel,11公里多。再走7公里,就是世界第一长的公路隧道 Lærdal Tunnel,有24.5公里长。

下面是俺照的世界第一长公路地洞的出口(也可能是进口,看你往哪边走)。

下一步是体验世界第一地洞呢?还是走国家景观公路,地洞上方的 Aurlandsfjellet?俺们自然是宁当孙悟空,不当土行孙,上山!于是,24.5公里的山洞变成了47公里的山路。

山上确实好。不仅 风景优美,空气新鲜,又靠近 公社,还搭了个 叫 Stegastein 的大看台,让俺们穿越松树的干扰,直接鸟瞰 650米之下的 Aurlandsfjord。

 

Aurlandsfjord

 

俯看 Aurland 公社首府 Aurlandsvangen。那个红绿对比明显的运动场扎眼不?

全 Aurland 公社,包括前面说过的 Gudvangen 和 Flåm,总共才一千七百多人,就有个正规田径场地,人民公社就是好吧?挪威的富,到处体现在公共设施上。它是俺们去过的地方里,免费Wi-Fi最多的地方。不仅机场车站博物馆有,商店餐馆也有。大概凡是带个顶的服务性机构,不管公私,全免费。手机信号也是出奇的好,俺们爬前两块石头,手机信号几乎没断过。

上了山,就是无尽的荒野,一点儿也看不出不远就是俊秀的 fjords 山水。八月份没雪,不可能吧?在俺下笔这会儿,这条路已经冬歇了。谁要现在想过这儿,只能钻洞了。

 

国家景观公路的标志。

 

过了这段国家景观公路,是一段古道。

这条古道从1647年起,是一条从 Oslo 通往 Bergen 的官方邮道,那是大清顺治帝刚入北京不久的时候。

当年有邮道不稀奇。但是在没有柏油路,没有汽车的年代,能有这样翻山越岭的邮道,还是够稀奇的了,尤其在当年算不上发达国家的挪威。

下面这幅画儿,再现了当年的旅途艰辛。

  这幅画就是从上面那张图上截下来的,如果你把上面那张图放大一下的话,你就可以看出,网页吃了我高清图的多少清晰度。

可惜我们没能沿着古道走一遍,只是直奔这条古道上最著名的古迹 Borgund Stave Church。

Stave Church 可以说是挪威特产,当年最多时有一千多座。现存 28个,比世界其它国家加起来还多。Borgund Stave Church 在挪威不是最老的,建于 1180年左右,但它却是至今保存最完好的,也是最吸引眼球的一座。一般你在各种介绍挪威的材料中看到的 Stave Church,以 Borgund Stave Church 出镜率最高,而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掛名的世界文化遗产,挪威最老的 Urnes Stave Church 出镜率远远落后。

让 Borgund Stave Church 吸睛的,是从屋檐上伸出的四个号称"龙头"的装饰。

放大

再放大

怎么也没看出龙头在哪儿?可是连 Borgund Stave Church 现场给的说明都管这个叫"龙头",咱也只好承认吧?有人说这是借用早年维京战船上的龙头标记。等后面俺上两张维京战船的龙头,大家看看相差有没有十万八千里。

Stave Church,中译 木板教堂,挪威的官方旅游网站的中文版译为 木条教堂,可惜,又都翻译错了。下面这张介绍,给出了 Stave Church 基本结构的最典型特征。

其中的英文解说,放大如下。俺圈了黄框的那句是说:承重的柱子叫 staves,而 stave church 就取了这种柱子的名字命名。因此,stave church 应译为 木柱教堂。

简单的说,木柱教堂的本质特征在于:做一个木框子平放在石头的地基上,把称为 stave 的承重柱子下面凿出豁口后,让它骑在木框上。这就是 木柱教堂 的基本框架,其它的就是细节了。平放的木框子有长方形的,承重柱 骑在 四个角上。也有井字形的,承重柱 骑在 交叉点上。Borgund 木柱教堂的底座,是井字形那种。

下面这张照片,可以看出柱子是怎么骑在平放的框子上。不过 Borgund 木柱教堂外围的柱子不是承重柱,支架而已。

 

哪位要是对 stave 的意思不放心,看看下面这张当时买了门票以后给的介绍。其中对顶梁柱"1"的解释是不是 stave?

爱抬杠的朋友也许会问:stave 是承重柱子没错,那为什么非要译成"柱子",而不能译成"桩子"或杆子什么的呢?俺的理解是 木柱教堂是当时的高科技。更早还有两种木制教堂,分别叫 post church 和 palisade church。 前者是把木头柱子打进土地里,当承重柱,翻译成 木桩教堂名符其实;后者是把半圆的木头,打进土地里,既当墙,又当承重柱子,我把它译成 栅栏教堂,有点儿别扭哈。这两种教堂的木头直接插进地里,因此过不了几年就朽了,没法让教堂千秋万代一统江湖。于是,聪明人发展出了木柱教堂 stave church,把木头放在石头地基上。不管怎么说,木柱教堂 这个翻译足够的准确、精确,也不跟其它式的教堂混淆。

黑漆漆的木头的近景。

问管理员这是什么材料涂上去的,答曰:tar,中译 焦油。当时俺还以为就是柏油,结果回来一查,不是一回事,是两种东西。

年代鉴定不用碳14,用柱子的木材的年轮。

这个办法是根据 由于气候的变化,树木的年轮每年宽窄粗细不一样,因此利用现在树木年轮的花样,与稍老一些的树木相比,然后再与更老一些的树木相比,逐步推出树木年轮的年代花样图。用这种办法来鉴定某地的木头年代。

 教堂外边是墓地,问了一下管理员,最老的墓碑有多久?结果最老的才一八几几年,不知道是不是当年赶时髦,大家都想埋在老教堂边上。

离开教堂,上了第二条国家景观公路。

你看这两辆车像能错过去的样子吗?

 

Nedre Oscarshaug,风雨交加。

 

Mefjellet

 

Sognefjellshytta,这地方有住处,据说是许多国家队训练滑雪的地方。看周围的样子,应该是越野滑雪,而不是高山滑雪,没有缆车。

 

方便也要方便出点艺术细胞。

 

虽然不是同厕,但是男女共用洗手间。你说人类的语言好玩吧?洗手间难道不是 厕 的意思?

Fantesteinen, 介绍说是北欧山路的最高点, 1434米高。这估计是不算那种直通山顶的死路。

周围这些石头,据说是当年强盗打劫时埋伏的地点。

 

vegaskjelet

 

Billingen seterpensjonat

 

到了 Geiranger,夕阳无限好,管它是不是黄昏,过了这村没这店,先照两张再说。

 

在 Geiranger,我们拿来主义,住了去年《文学城》 lepton 介绍的 Fossen Camping,好!主人给洗衣服,我觉得性价比不错。

 

Geiranger 附近有许多 trails 可以走山。俺们跟着至今还没走过什么路的女儿就在离住处不远的山上走走。

 

照片正中间的四个小红房就是我们住的地方。

 

Geiranger 这个村子,就是从最上面一排房子往下,一直延伸到水边。 我们住的 Fossen Camping 在这张照片里的中间偏左,你要是眼神好使的话依然可见。

 

小路旁边又是羊的世界,瞧这一家子。

 

这是啥?猜猜看?Llama, 中文叫羊驼。 这南美洲的玩意儿怎么跑到北欧挪威来了?

 

羊 一定觉得人很奇怪。

 

走到 Geirangerfjord 边上往下看。

 

右边号称老鹰之路 Ørnevegen 的山道。

 

下面停的游轮 Queen Elizabeth。

 

从 fjord 边上返回山里,去 Storseterfossen

 

儿子在挪威和羊建立了感情

 

领导十几米的石头也要摆领导的姿势,俺们其他几位不稀罕。

俺们几位感兴趣的是一块比这个更惊险,更好看的石头。我认为这是 Geiranger 最好的一个景点,尤其是对由于各种原因,上不了其他几块石头的游客。可惜这块石头大部分去过 Geiranger 的游客并不知道,或者知道了也没找到。

这个地方的大名叫 Flydalsjuvet, 是63号公路上的一个观景台。正对 Geiranger 小村儿,Geirangerfjord 和 老鹰之路 Ørnevegen。

 

俺要不是看了《文学城》上 lepton 的游记, 知道这儿肯定有这么块石头,我也大概没找着就放弃了。最终,从厕所旁边儿出了停车场的一条小路走进去,大概也就两分钟,就到了这个不用费劲就能显酷的石头。

 

这块石头距 Geirangerfjord 约250米高,掉下去大概50米第一次着地。

 

停车场上大巴下来的众多游客居然没人知道这块地方,于是这块石头暂时成了我们的私家地。照相,猛照,照个够。

 

游人太少,连找人拍个全家福都拍不成,咱只能自力更生轮着来。

 

终于和领导拍了一个合影。

 

Geiranger 附近还有一个知名景点叫,Dalsnibba,也是大巴游客的必经之地。

 

从这看 Geiranger, 够高,

 

够远。

 

但你觉得比这个更好吗?

上 Dalsnibba 需要买路钱,而且即使上去了,1500米高的 Dalsnibba 经常笼罩在于云雾之中, 别说 Geiranger,山跟前的路可能都看不见。

去挪威旅行有一个很大的好处,就是基本不用带水。挪威的小溪小河,只要你看着干净,喝起来都没问题。收了买路钱,啥也没得到,俺们不甘心。领导亲自到路边的小水沟里,取点儿水喝。

 

Geiranger

 

游船码头

 

全家陪女儿船游 Geirangerfjord。

 

号称七姐妹瀑布,我们去的时候水不够多,勉强数到五个

 说实话,我没觉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 Geiranger 比 两块石头所在地 Lysefjord 更好,游客却恨不得多10倍。

下一站,两条路。

没有1999 发表评论于
回复 'bjszh' 的评论 : 谢谢
bjszh 发表评论于
谢分享,照片都相当精致漂亮。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