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6) 并屯政策 (1/3)

打印 被阅读次数

标题:并屯政策 (1/3)
作者:张又普  初稿于2013年1月5日

本星期的话题是"并屯政策"。文章太长,打算分三次发表。十几年来,这篇文章一直在我心中构思着,总觉得应该帮助文中的王校长说上几句话,让他的生前作为可为后人予以评说。2012年10月以来开始动笔,反复修改、润色,希望能留下一个客观的历史记录,也希望通过我的抛砖引玉,引起历史学家从另一角度研究“并屯政策”的兴趣。本文最早于于2013年1月4日公开发表在《华夏文摘》上,后来根据大家的反馈,做了一些修改。2016年12月又添加了《王校长的子孙》,介绍一下他的家族状况。需要强调说明的是,本人于此改用第三人称方式叙说记录内容,无意添加评论,本文所记述的所有王长锁的观点,均不曾代表本人立场,请拍砖者慎之。

小学五、六年级时特别爱看小说,其中有很多书都是描述抗日战争的,记得里面常常提到日本人在中国东北、华北一带大搞“并屯政策”,弄得游击队十分头疼。1960年代美越战争,中国支持越南,那时"人民日报"常常报道说,美军在越南也实行了类似的“并屯政策”,搞得越南游击队十分困难。

一群人聚集生活的地方,关内多称之为村子,南方有称之为寨子,东北则称之为屯子。所谓“并屯”,指的是把一些小屯子里的人全都迁居到大屯子去,再把小屯子荒废掉的做法。以前我对“并屯政策”一词并没有太留意,然而前几年,在芝加哥认识了一位来自吉林省的朋友,名叫王长锁,年长我很多岁,他告诉我说,著名的“并屯政策”就是他的祖父最先提出来的。此语引起了我的兴趣,我要求他详细讲述,才知道了“并屯政策”的来龙去脉,并做了笔录。经修改及讲述者本人同意,全文发表在此。尊重讲述者的私隐,本文中的人名采用虚构,但故事情节则未做变动,皆为实录。

今日东北地区的主要人口大多来自于过去二、三百年间从山东、河北一带迁徙的移民。200年前,有一位王姓家族从山东移民到吉林,经四代人的努力奋斗,终于打造了一份可观的家业,有房子、有地、有长工,成了吉林一带的一位地主。王家还开办了一所小学,造福当地百姓,王家老太爷考取过满清举人,又学识贯通中西,遂出任小学校长。这位王校长就是我的朋友王长锁的祖父。三十年代时,王校长由于好善乐施,在当地是被百姓广为称颂的“善人”。在中国三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皇帝的统治往往只能达至州府、县衙,统治不了乡村。正所谓“山高皇帝远”,实际统治乡村的人大都是村里的望族首领。王校长德高望重,受到当地人的拥护,自然就是村里的实际首领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能实际有效地统治乡村的政权,就是1949年以后,这又是另外的话题了。

东北这个地方,数百年来就是治安不靖,匪盗四起。土匪们内部之间帮派林立,互相火拼,对外的公开口号却差不多,都是劫富济贫,除暴安良一类。他们一边打家劫舍,一边又与官府、富豪之间保持着微妙而又复杂的关系。王校长家就曾多次被土匪光顾,那些蒙面土匪总是对王校长说:“王校长您是好人,我们都知道,我们来仅仅是为弟兄们弄点花销。王校长您只要肯关照、乖巧点,我们就不伤害您和您的家人"。一听熟悉的声音,王校长就知道是哪路惯匪,但仍佯装糊涂,拿出不少粮食来,让土匪们带走。大家你不害我、我不报官,两下里“和平共处”。其实,土匪也是人,也要生活,他们通常的盘据点就是穷乡僻野的那些小屯子,有的土匪本身就是小屯子的贫穷村民。每每土匪相扰,百姓大都忍气吞声,因为即使报官,鞭长莫及,官军根本就管不了偏远的地方。

文章太长,剩下的2/3下次再发表吧。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