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系列十一:安史之乱之十五:唐肃宗讨伐安庆绪与史思明攻陷魏州

本人是喜欢历史的机械工程师,有点风马牛不相及。
打印 被阅读次数


乾元元年即公元758年四月,范阳节度使史思明杀了想暗算他的副使乌承恩,开始酝酿再次反叛。


秋七月初一(辛未),吐火罗叶护乌利多以及其他九国首领来长安上朝,并要帮助朝廷讨伐安庆绪。唐肃宗让他们奔赴朔方行营。同时,党项的羌人入寇边塞。


秋七月十六(丙戌),朝廷采纳御史中丞第五琦的建议,首次铸造当十大钱,上面铸有“乾元重宝”的字样,以一当十,和开元通宝同时使用。


次日,唐肃宗李亨册封回纥可汗为英武威远毗伽阙可汗,将自己的幼女(《旧唐书》说第二女)宁国公主嫁给他。他还任命殿中监汉中王李瑀为册礼使,右司郎中李巽为副使;并命令左仆射裴冕护送公主到边境。七月十八(戊子),唐肃宗又让司勋员餐郎鲜于叔明担任李瑀的副手。鲜于叔明是鲜于仲通的弟弟。七月二十四(甲午,通鉴作甲子,疑有误),唐肃宗将宁国公主送至咸阳。公主和他告辞诀别说:“国家事情重大,女儿死也无恨!”唐肃宗流着泪回来。


李瑀等人来到回纥的牙帐,可汗穿者赭红色长袍,头戴胡人的帽子,坐在帐中的榻座上,仪卫十分威严盛大。他让李瑀等人站立在帐外。李瑀站立着没有下拜,可汗说:“我和天可汗(即唐肃宗)是两国的君主。君臣有礼,你们为何不下拜!”李瑀和鲜于叔明答道:“以前大唐和各国联姻时,都是把宗室成员的女儿当作公主。如今天子觉得可汗有功,所以将自己亲生女儿嫁给可汗,可以说是恩情和礼仪无比重大。可汗怎能作为一个女婿而对岳父如此傲慢,在坐榻上接受册封!”可汗当即改变了态度,起身接受册命。次日,他立公主为可敦(即可汗夫人),举国无不为此感到高兴。


七月二十五(乙未),朔方节度使郭子仪从东都洛阳到长安入朝。


八月初三(壬寅),唐肃宗任命青徐等五州节度使季广琛兼任许州刺史;河南节度使崔光远兼任汴州刺史。他还任命青州刺史许叔冀兼任滑州刺史,出任青滑六州节度使(通鉴作滑、濮等六州节度使)。


八月初五(甲辰)是太上皇诞生节,太上皇李隆基在金明门城楼宴请百官。


八月十一(庚戌),河东节度使李光弼从太原到长安入朝。八月十七(丙辰),唐肃宗加授郭子仪为中书令,李光弼为侍中(《旧唐书》说关内节度使王思礼也来上朝,唐肃宗加授他为兵部尚书)。次日,郭子仪返回行营。


回纥派大臣骨啜特勒和帝德率领骁骑三千来协助讨伐安庆绪。唐肃宗让朔方左武锋使仆固怀恩率领这支部队。


九月初一(庚午),唐肃宗任命右羽林大将军赵泚为蒲、同、虢三州节度使,兼蒲州刺史;任命贝州刺史能元皓为齐州刺史,兼齐兖郓等州防御使。


九月初七(丙子),招讨党项使王仲升杀了入侵的党项酋长拓跋戎德,将他的首级函送到朝廷。


安庆绪刚逃回邺郡时,虽然党羽分崩离析,但还占据七郡六十多城,甲兵和资粮也很充足。安庆绪不理政事,专门以修缮楼台,游玩楼船,和饮酒作乐为能事。他的大臣高尚和张通儒等人争权不已,朝廷毫无纲纪。蔡希德虽有才略,部卒也很精锐,然而他生性刚愎,喜好直言。张通儒在安庆绪面前大讲他的坏话,安庆绪竟然绞杀了他。蔡希德的麾下数千人全都逃散,将领们因此十分怨恨和愤怒,不肯为他卖力。安庆绪任命崔乾祐为天下兵马使,总领朝廷内外兵马。崔乾祐刚愎自用,暴戾好杀,士卒无不离心。


九月二十一(庚寅),唐肃宗命令朔方的郭子仪、淮西的鲁炅、兴平的李奂、滑濮的许叔冀、镇西和北庭的李嗣业、郑蔡的季广琛、河南的崔光远等七名节度使,以及平卢兵马使董秦,率领步骑二十万讨伐安庆绪;又命令河东的李光弼与关内和泽潞的王思礼两名节度使率领所部出兵相助。唐肃宗觉得郭子仪和李光弼都是元勋,谁也不好统帅谁,所以不设元帅,只是任命宦官开府仪同三司鱼朝恩为观军容宣慰处置使。观军容的官名就是从这时开始的。


九月二十四(癸巳),广州奏报说大食和波斯派兵包围了州城,刺史韦利见翻墙逃走,两国的士兵劫掠州府的仓库,焚烧了很多民居,然后从海上撤离。两天后(《旧唐书》作十月,疑有误),唐肃宗任命凤翔尹李齐物为刑部尚书,任命濮州刺史张方须为广州都督兼五府节度使。


冬十月初五(甲辰),唐肃宗正式册立太子,将他改名为李豫,并宣布大赦,赐文武官员阶和爵,五品以上子为父后(爵位比父亲低的嗣子)的给勋两转。唐肃宗还要求百官举荐忠正孝友的人出任东宫官属。自中兴以来,朝廷不再给群臣赏赐物品。到这时,因为开始有了新铸的大钱,百官和六军才得到不同的赏赐。


郭子仪带兵从杏园渡过黄河,往东抵达获嘉,打败了安庆绪的大将安太清,斩首四千级,俘虏五百人。安太清退保卫州,郭子仪进兵包围了他。十月初七(丙午),郭子仪派人到长安告捷。鲁炅自阳武渡过黄河,季广琛和崔光远则自酸枣渡河,和李嗣业的大军在卫州与郭子仪会合。安庆绪率领邺中的全部七万大军来救卫州,分兵三路,命令崔乾祐率领上军,田承嗣率领下军,安庆绪自己率领中军。郭子仪派擅长善射的三千人埋伏在壁垒墙壁之内,下令说:“我撤退时,贼兵一定会来追赶。到时你们登上壁垒,击鼓呐喊,向他们猛烈射击。”接着他和安庆绪开战,假装败退。叛军追杀到壁垒之下,伏兵顿时起来猛射,矢如雨下。叛军退走,郭子仪带兵反过来猛攻,结果安庆绪大败。官军俘虏了他弟弟安庆和,杀了他,于是攻拔卫州。安庆绪逃走,郭子仪他们追到了邺城。许叔冀、董秦、王思礼以及河东兵马使薛兼训都带兵相继来到。安庆绪收拾残馀部众在愁思冈抗拒官军,又打了败仗。官军前后斩首三万级,俘虏了一千人。安庆绪只好入城固守,郭子仪等人包围了邺城,李光弼接着也带兵赶到。安庆绪处境窘迫危急,只好派薛嵩向史思明求救,并请求让位给他,说要举行禅让之礼。史思明发动范阳的十三万大军想去救邺城,但观望着不敢进军。他先派李归仁带领步卒一万和马军三千进驻滏阳,遥远地为安庆绪制造声势。李归仁到了滏阳,郭子仪对邺城的包围已经非常坚固,修筑了围城和壕堑各三重,楼橹(用以瞭望和攻守的无顶高台)数量之多,古所未有。他又引水直灌城下,城中的泉水高涨,井水也全都溢了出来。同时,安庆绪让安太清取代不得军心的崔乾祐为都知兵马使。


十月十五(甲寅),太上皇临幸华清宫,唐肃宗亲自到灞上为他送行。


这期间,许叔冀上奏说:“卫州妇人侯四娘、滑州妇人唐四娘、某州妇人王二娘相与歃血为誓,请求奔赴行营讨伐贼兵。”朝廷让她们都补任果毅。十一月初三(壬申),王思礼在相州打败安庆绪的两万大军。


十一月初八(丁丑),太上皇从华清宫回京师,唐肃宗到灞上迎接他归来。他亲自为太上皇执辔,走了一百多步。太上皇下诰命制止了他,唐肃宗才作罢。


同一天,河南节度使崔光远攻拔魏州(《旧唐书》作郭子仪。估计崔光远在他之下),并在监狱里找到安庆绪任命但显然拒绝上任的刺史前兵部侍郎萧华(《旧唐书-史思明传》中说萧华在魏州归顺。估计崔光远攻拔魏州为实)。十一月十七(丙戌),唐肃宗任命萧华为魏州防御使。刚好史思明分兵三路,一路出邢、洛二州,一路出冀、贝二州,一路自洹水直趋魏州。郭子仪上奏让崔光远取代萧华。十二月初五(癸卯),唐肃宗下敕,任命崔光远兼领魏州刺史,派萧华前往相州行营。


十二月初六(甲辰),朝廷设置浙江西道节度使,领苏、润等十州,让升州刺史韦黄裳出任,并兼苏州刺史。十二月十二(庚戌),朝廷又设置浙江东道节度使,领越、睦等八州,让户部尚书李峘出任,兼淮南节度使(《旧唐书》说是淮南和浙西观察使兼处置节度使;《新唐书》则说淮南、江东、江酉节度使)。


十二月二十一(己未),群臣请求为唐肃宗上尊号,称乾元大圣光天文武孝感皇帝。唐肃宗答应了。


十二月二十八(丙寅)立春,唐肃宗登上宣政殿,宣读时令。五品以上的常参官(日常参朝官员)按品序坐在殿下倾听。


再说,史思明趁崔光远刚赴任的时机,大举入侵魏州。崔光远派将军李处崟出兵抵御。史思明军势浩大,李处崟连续几战全都失利,急忙退回到州城。叛军追杀到城下,扬言说:“是李处崟叫我们来的,为何不出来!”崔光远信以为真,竟然腰斩了李处崟。李处崟是员猛将,大家都依赖他,他这一死,部众都没了斗志。崔光远脱身逃到汴州。十二月二十九(丁卯),史思明攻陷魏州,屠杀了三万人,平地血流了好几天都不停。


这期间,平卢节度使王玄志去世。朝廷派宦官中使前往安抚他的将士,并就地了解他的将士想拥戴谁接替他,然后准备授他旌旗和节杖。高丽人李怀玉是裨将。他杀了王玄志的儿子,然后推举侯希逸为平卢军使。侯希逸的母亲是李怀玉的姑妈,所以李怀玉拥戴他。朝廷因此任命侯希逸为节度副使。节度使由将士废立的习惯就是从这时开始的。


司马光评论说:“民众都有欲望,没有君主则会天下大乱。所以圣人制定礼仪用以治理民众。自天子和诸侯直到公卿、大夫、士族、庶人,尊卑有分,大小有伦,就像纲领和条目之间互相维系,手臂和指头之间互相使用。因此民众服从主上,下层不会觊觎上司。《周易》说的‘上夫、下泽,履。’和象辞说的‘君子以辨上下,定民志。’正是这个意思。人君之所以能够驾驭他的臣民,靠的正是八种权柄来保存自己。一旦舍弃了,那么彼此势均力衡,将用什么来治理属下!


“唐肃宗遭遇唐朝中期的衰败,幸好得以复国,正应当端正上下的礼仪,用纲纪治理四方;却反而为了偷取一时的安定,而不考虑永久的祸患。任命将帅,统率藩邦,是国家的大事。而他却将这重任委托给一个使者,听从行伍士卒的要求,也不问是贤能还是不肖,士卒要谁就授任谁。从那以后,将这积习变成惯例,君臣相循,还以为是可行的政策,称作姑息。以致偏裨小将,甚至行伍士卒,都能杀害或驱逐主帅,朝廷也不治他们的罪,反而趁机将位任授予他们。因此爵禄、废置、杀生、予夺,都不再出于君上,而是出于下属。祸乱的产生,还能有尽头吗!


“拥有国家的帝王,都必须赏善诛恶,这样才能鼓励为善,惩戒为恶。作为属下而杀害或驱逐上司,还有比这更大的罪恶吗!让这样的人拥有兵权,执掌一方,是奖赏他们。用奖赏鼓励为恶,那么恶行将无所不至!《尚书》说:‘远乃猷。’《诗经》也说:‘猷之未远,是用大谏。’孔子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掌管天下大政的人专门从事姑息的事情,却如何去消除忧患!这样做只能鼓励为下的经常寻找为上的间隙,一有机会就攻击甚至族灭他们。为上的将总是惴惴不安,害怕为下的,一旦得到机会也会屠杀了他们。于是互相争着先下手为强,好让野心得逞,而不再有互相保护,互利久存的意识。这样做而想求得天下的平安,可能吗!归根究底,肇事的起源就在这里。


“古代治理军队的根本必定在于注重礼法,所以晋文公在城濮之战时,虽然见到自己的军队人少,但却在礼法上占有优势,所以知道必胜。如今唐朝治军而不顾礼法,让士卒得以欺凌偏裨,偏裨得以欺凌将帅,那么将帅欺凌天子,也就很自然了。


“于是祸乱相继而起,兵革不息,生灵涂炭,无处控诉,长达二百多年,然后大宋接受天命。宋太祖开始制定军法,严格上下军阶制度,稍有违犯,都以军法严惩。所以军队里上下有叙,令行禁止,因此四处征讨,无往不服,海内安宁,兆民兴旺,直至今天。这都是因为以礼法治军带来的。这难道不是深谋远虑吗!”


这年,朝廷设置振武节度使,领镇北大都护府和麟、胜二州;又设置陕、虢、华以及豫、许、汝两个节度使;将安南经略使改为节度使,领交、陆等十一州。


也在这年,吐蕃攻陷河源军。


要想知道安庆绪和史思明后来的情况,请看下篇文章。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