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要了解爱斯基摩人文化

本文原创。仅限站内转载,站外转载请私信联系作者。

 

如果说爱斯基摩人是一个民族,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会有些牵强。近现代的所谓爱斯基摩人大致分布从俄罗斯西伯利亚东北部,到阿拉斯加,至加拿大西北育空地区,向东沿哈德逊湾,直到魁北克省北部沿海地区及拉布拉多,隔海为爱斯基摩人最大的聚居区 — 半独立的格陵兰岛。整个族群大致为十几万人左右(这个数据来源于人口统计中“自我认可为爱斯基摩人”的人口总和。根据笔者的亲身观察,其中有很多爱斯基摩人与白人的混血,也把自己归纳入这个圈子。其中不乏有为了享受本国优厚的少数民族福利有关)。尽管传统上这些人都生活在北极圈,或者北极圈临近地区,并且依赖北极地区特有的生态资源作为生活基础,但不同地区间的语言,以及一些文化特点却相距甚远(加拿大和格陵兰生活的爱斯基摩人往往听不懂居住在西伯利亚和阿拉斯加的爱斯基摩人的口语)。这也导致学界对谁是爱斯基摩人的定义总有一些门派差别。甚至对广为人知的爱斯基摩人既为因纽特人的说法,至今仍未有定论。大部分学者支持爱斯基摩人的叫法是死敌印第安人对其的侮辱性称呼;也有学者坚持说:只有加拿大的爱斯基摩人坚持自己是Inuit因纽特人的说法,阿拉斯加的爱斯基摩人称自己为Yupik皮克人,格陵兰的爱斯基摩人也有自己独特的称谓,所以用因纽特人代指所有爱斯基摩人并不合适。

但无论如何,从人类学来分析,所有的爱斯基摩人都来自同一个人种。他们如今在亚洲的近亲就是藏族人。

在大致一万多年前的玉冰末期,爱斯基摩人的祖先大概是最后一批从亚洲通过还是陆地的白令海峡来到北美大陆。这个迁徙过程不是一次性的,大概经历了几百到上千年时间。他们很可能以部落为单位,或者因为追逐大型野生动物群落,或者是有目的地向新大陆迁移。

接下来,在不同批次的爱斯基摩人通过落基山无冰走廊向合适生存的美洲中南部迁徙过程中,遇到了早已在此地定居的印第安人。不同的人种、语言、风俗习惯,更重要的是对冰川时期末期本来就有限的生活资源的分享,势必会产生冲突,导致战争。很显然,作为后来者爱斯基摩人被击败。没有被消灭掉的爱斯基摩人于是转头向北,设想能够重新回到亚洲。很可惜这个时候冰川时期开始结束,白令海峡间的海桥重新变成几十里宽的大海。也许其中有一部分爱斯基摩人提前返回亚洲,成为了俄罗斯现今爱斯基摩人的先人;也许这批爱斯基摩人从来就没有过尝试跨越白令海峡路桥的行为。但无论如何,至今生活在北美的爱斯基摩人的先人,一定是当时被迫滞留在阿拉斯加的那一批人。

那么言归正传,为什么近现代,相比世界上其它同样生活在原始生态方式的大量族群,学界偏偏对爱斯基摩人生活方式、文化等等给予更多的关注和研究?这其中有什么具体的原因吗?

这其中的确有其特殊的原因。社会上对爱斯基摩人的兴趣更多是出于猎奇;学界对爱斯基摩人的探讨更多是对社会组织/演化学的知识积累。为什么这么说呢?

这是一个人类在极端自然条件下,能够生存和繁衍的最好的自然实验的例子。

放眼全球的生态圈,除了南极洲人类无法生存之外,北极生物圈是环境最为特殊、条件最为恶劣,然而又有人类自给自足生存的环境。在这里,极端严酷的环境,很可能一个错误的判断和行动就会导致危机生命,而只掌握石器工具的爱斯基摩人,却能够世世代代生存繁衍下来。其中经过无数生命总结出的生存经验,如果能够给予归纳分析,会是对人类社会一笔非常宝贵的财富。

试想,一旦地球发生核大战,或者全球性的大型自然灾害(地震、海啸、火山喷发等),造成生物大量灭绝,幸存的人类失去了大部分现代科技。那么,首先,怎样的社会组织,行为方式和管理方式才能够保证人类能够生存下去呢?很显然,到时候什么三权分立、议会制,君主制都无法适应这种新的社会形态。而爱斯基摩人的生活方式将会给予人类最佳的参照。

另外,以目前人类的繁衍速度和科技水平的发展前景,很可能在几十或者几百年内就将走出地球,进行宇宙移民。其它星球的生存环境,很有可能远比北极更加严酷、更加富有挑战。比如现代已经探明可能,或者曾经可能存在生命的火星和土卫六。尽管将来准备宇宙移民的人类将会掌握更先进的科技、配置更高级的装备,但有一点将是先人和后人将共同遇到的 - 如何在完全陌生的生态环境中生存繁衍?如何利用新环境的提供的资源和条件制作工具来满足衣食住行的需要?如何规划有效率的社会组织/人与人的关系/重新定义家庭伦理/等等?

由于北极地区存在极昼和极夜的现象,就是全年有连续6个月的白天或黑夜,这对于在北极地区生活的人类不能不说是一个不小的情绪挑战。但好在存在太阳光的折射和地面白雪的反射,北极的极夜并不是完全漆黑的,而是会给人一种傍晚的感觉。

我们有必要再来介绍一下北极地区的生态系统和食物链。从北温带向北,接近北极地区首先会遇到几百到上千公里宽的亚寒带针叶林带 - 又叫泰加林带。泰加林带的北部末端以永久冻土层为分界,表现为由针叶林逐渐过渡到相对狭窄的灌木层,然后是草类植物层,最后是大片的苔藓、地衣层。形成这种植物类型分布的主要原因是冻土层。当地面以下开始存在永久冻土层的时候,树木的根部便无法穿透冻土向下生长,同时地表的强风也影响树木长高。所以,随着逐渐向北,冻土层逐渐增厚,植物也呈现低矮灌木、类禾本植物、草本植物、苔藓和地衣的渐次分布。直到最寒冷的区域,绝大部分地表都是裸露的(因为降雪少与水分挥发的原因)。

在这种自然条件下,由于植物种类的限制和生长期十分缓慢,是无法产生农业的。第一:北极生态圈的植物中,可供人类食用的只有一些浆果类植物分布比较广泛。第二:北极苔原南界的植物每年生长期约90天,北界的生长期仅仅20天,再向北,北冰洋腹地岛屿上的地衣每年只能生长1~2天(这种情况下的植物种子会经过若干年才会逐渐成熟)。这就是为什么爱斯基摩人只能选择肉类作为主要食物的原因。

但人类本身是杂食性动物,这代表着如果想健康地生存,人类个体就要在肉食之外,保证摄入一定量的纤维素、维生素、和碳水化合物。爱斯基摩人也没有摆脱这个自然规则的制约。他们喜食生肉、生食动物内脏、喝动物血液的饮食行为正是为了更多地摄取维生素;他们在食用驯鹿的时候,常常连驯鹿毛发一起吃掉,这是摄取纤维素的一种途径;同时,他们将驯鹿或者其它食草动物胃里面半消化的苔藓也放入口中,这是吸收碳水化合物的一种方式。但这种饮食习惯虽然保证了营养的均衡,却容易引起食物中毒和寄生虫的传播。

陆地上爱斯基摩人的主要肉食来源是北极驯鹿、麝牛、北极兔、旅鼠、北极熊、北极狼、北极狐等等,其中比例最大的就是北极驯鹿。这是因为北极驯鹿既喜欢群居,有容易扑捉,并能提供大量的肉食和皮毛。但是北极驯鹿在冬天会迁徙到泰加林带北侧躲过严冬,春天再重返苔原。泰加林带是爱斯基摩人与印第安人的势力分界线,所以爱斯基摩人只能在春夏季节才捕猎北极驯鹿。至于其它的陆地动物,如麝牛虽然也是以群体方式生活,冬天也会继续留在北极苔原生活,但它们数量较少,猎取相对不易,无法满足爱斯基摩人冬季的食物需要;北极兔、旅鼠等小型食草动物能够提供的肉食太少;北极熊、北极狼、北极狐本身就以肉食为生,单位面积的陆地上的数量就更少了;陆地上河流冬天会结冰或者消失,只有夏天才能提供鱼类资源;北极的鸟类绝大部分是候鸟,冬天会飞回到南方。

这种食物结构就制约了爱斯基摩人必须采取一种常年不停迁徙的生活方式。春天苔原化雪之后,追逐着北极驯鹿群,或者选择食物丰富的地点,不断地小距离迁徙。在冬天来临之前,由于陆地上的食物资源开始短缺,爱斯基摩人便需要长距离迁徙到沿海。冬季只有沿海才会存在获得足够肉食的机会。但即便是这样,冬季对所有爱斯基摩人来说也是一个充满恐惧感的季节,即使是最好的猎手也可能无法猎获足够所有人生存的食物,这就意味着很可能有些家庭成员会饿死。

由于冬季的食物来源非常重要,爱斯基摩人对冬季的捕猎行动非常重视。绝大多数爱斯基摩人冬季都是沿着海岸线迁徙。海洋能够提供的主要食物以鱼类、海豹、海象、和鲸类为主。这中间,海象与鲸类,依靠单独一名狩猎者都无法捕捉。但它们却是爱斯基摩人冬天最重要的食物和工具来源之一。鱼类只能提供肉食,而海豹、海象和鲸还能提供保暖的皮毛、烹饪和照明的燃料、制作工具的原料。爱斯基摩人尤其看重鲸类,一旦成功捕猎,一个小群体这个冬天中很长时间都不必再出去打猎。

所以爱斯基摩人的迁徙群体的规模便主要以这种捕猎方式来决定。一般来说,捕鲸需要6、7名到10几名成年猎手。所以,大多数爱斯基摩人的群体也以此为依据的家庭组成。在这种群体中,没有血缘继承关系的领导者。家庭之间,或者大家保持一种平等的关系,或者其中最杰出的猎手具有最多的权威。

由于爱斯基摩人经常处于迁徙的生活状态。在迁徙中,除了必要的食物,人们受到交通工具(狗拉雪橇和单人皮艇)的限制,无法携带大量其它物品。这就决定了爱斯基摩人除了极少数个人工具和衣物,不存在私人财产的概念。鉴于生存条件严酷,和集体狩猎方式,爱斯基摩群体内部多表现为类似原始共产主义的生活规范。

家庭是爱斯基摩人最基本的社会单位。绝大多数是一夫一妻制,由父母包办婚姻。没有具体的婚礼仪式,一旦年轻人成婚,便被要求离开父母,独立生活。丈夫负责狩猎,保护家庭和维修工具和房屋;妻子负责烹饪、整理皮革、缝制衣物和照顾孩子。夫妻生下的孩子,男孩子的数量一般会保持对女孩子的数量优势。相反,超出的女孩子在出生后会被溺死。这主要因为男孩子长大后会帮助父亲捕猎,辅助家庭,女孩子能够承担的家务比不上食物的消耗。不仅是这样,当爱斯基摩人超过了最年富力强的狩猎年龄,开始衰老,一旦群体遇到食物危机,这些人就会打包自己的捕猎工具,携带很少的食物离开部落。他们绝大部分的下场都可想而知。另外,如果正在追逐鹿群迁徙和部落中有孕妇要临产,这个群体一般来说都不会停下来等候新生儿降生,而是为产妇搭好帐篷或雪屋,然后留下一些食物。产妇生产之后再自己携带新生儿跟上迁徙的队伍,但能不能追到就只能各安天命了。这些举动在外人看来都有悖伦常,但也不难理解,都是严酷生存环境的逼迫。

同样,爱斯基摩人也形成了一些值得外人称道的行为方式。比如,集体捕猎的成果都会在群体内平均分配,这样会保证大家都有机会活下来;由于爱斯基摩人居住非常分散,又需要经常迁徙来获得足够的食物,所以他们对信息的交换特别看重。这也表现为爱斯基摩人非常好客。为了增进关系,过去还有向客人提供自己的妻子陪睡的传统;另外,也是出于信息交换的目的,尤其是夏天,不同部落间的爱斯基摩人还有互相走访的习惯。在走访中,人们相互交流食物、气候、等等休戚相关的信息;大概是爱斯基摩人很清楚自己种群数量很少,所以在人们之间发生矛盾的时候,很少会发生流血冲突。绝大多数情况下,矛盾双方会选择相互忍耐(也可能是部落文化氛围的影响),或者采取一些幽默的行为减轻矛盾(这大概是因为生存的压力要大于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孩子对于爱斯基摩人来说很重要,孩子不仅属于家庭,部落中的每个人都认为全体成员都有养育所有孩子的责任。很多成年的爱斯基摩人并非成长于亲生父母的家庭里。这可能是亲生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无法养育那么多的孩子。

由于十八世纪以来白人与爱斯基摩人大量的接触,以及各地政府的大力扶持,如今的爱斯基摩人早已过上了与白人一样的生活方式。除了通过博物馆与故纸书籍,我们已经无法再领略到爱斯基摩人的先人是如何在北极地区生存下来的。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