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村琐事(一)

打印 被阅读次数

父亲的文章(四)
山村琐事(一
                                                                                渔.鹭改编
 
        长江以南的一个小山村,依山而立,有水而绕,那里有一湖,名字叫菱角湖,这是张四文的家乡,在他的梦里,他从未忘过这个地方,那些发生的事,或欢乐,或悲伤,或……都已刻在他的记忆里,越老越清晰。
 
一、快乐童年
 
         年幼时的张四文成绩好,被村里人称为“小秀才”,他也是孩子们的头,因为他总有各种稀奇古怪的念想,让小孩们玩个天翻地覆。
 
         这一天,张四文对潘大胖说:“大胖,通知苏二狗和管三道,明天中午在枫树坳集合,那里我发现了好大的一个鱼塘。听说有人在那里曾经捉到过一斤以上的 鲫鱼,小的也有五六两,甲鱼二三斤一只。明天我们在那里摸鱼,叫二狗不要带着小花去,就不要告诉许小慧了。我们明天要脱光了下水,带着她们俩不方便。”
 
         张四文、林小花、许小慧都十岁了,那时农村吃不饱饭,身高只相当于现在的七八岁小孩。苏二狗和管三道都九岁了。二狗又黑又瘦,他们几当面叫他“二狗”,私下称他“瘦狗”。潘大胖十一岁,其实一点也不胖,只是比其他几个小孩稍微胖一点点。他身高接近一米四,体重还不中四十斤。他们都在“菱角湖小学”上学,早晨天不这就起床。他们的母亲们头天晚上放点米、盐在瓦罐里,再放点猪油或者棉花籽油进去,蒸点“瓦罐饭”,第二天清晨热一下,吃了就上学去,步行到五里之外的学校去读书。中午在学校饿一顿,晚上回到各自的家里。每天只能吃两顿,顿顿都吃不饱。
 
        从家里到学校,要翻过几座山,下几次坡,还要经过几道坎。山村上学的路,都是孩子们自己用脚踩出来的。逢山爬山,遇水趟水。一路上杂草丛生,天晴沾露水,下雨沾雨水。孩子们无论男、女,到了学校,下半身全是湿漉漉的。上课时就只能穿着湿衣服,靠着自己小小的身体的体温“暖干衣服”。有时课上完了,衣服还没有被烘干。
 
        几个小学生中,只有张四文从没缺过课。即使是全天吃不上一顿饭、饿着肚子,张四文也要去听课;无论刮多大风、下多大雨,他都会按时赶到学校去听课。张四文从小聪明伶俐,刻苦好学。所以他的学习成绩非常好,一有大型比赛,他都要被学校作为“尖子生”派出去参加比赛。每次他都能拿到好的成绩回来。
 
       星期天,寒暑假,他们六个同学除了做做家事以上,多数都是结伴在一起玩耍。有时生产大队、生产队会硬性派给农活给他们做,他们也不肯分开,要做就一起做。
 
       这四男两女六个小家伙在一起的活动是多姿多样的。上山摘果,下水塘摸鱼是他们的强项。有时他们还会到湖泊和水塘中去弄些莲藕。那时的莲藕必须要用专门的挖藕铲去挖。挖开一米多深的污泥后,泥下的世界五彩缤纷,莲藕长得盘根错节、长短粗细不一。小家伙们看着他们的“战利品”,不知道有多兴奋。有时他们还会结伴上山去采摘黄栀。満山遍野的野生黄栀,用途很多,既可以泻火除燥、清热利尿、凉血解毒,又可以作为天然色素用。有时还会去摘野玫瑰果,取出果核后,既可食用,还可制糖。有时也会去湖甸采泥蒿,拿到市场上去卖……。这帮小孩子们年少幼稚,只有想不到的,没有不敢干的。他们居住在农村,享受着大自然、土地赐给人类的各种天然物品,在广阔的天地间自由的生长着。他们的童年也曾有过短暂的、瞬间的天真快乐。
 

二、停学以后

         张四文、潘大胖他们几个小孩在菱角湖小学读完了二年级,三年级后,学校就不怎么上课了。老师们都忙着写标语、贴标语,要他们干“重要的大事”。学校的墙壁上到处都贴着“高举‘大跃进’、‘总路线’、‘人民公社’三面红旗”,“认真贯彻执行‘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大跃进万岁”,“人民公社万岁”,“还是办人民公社好”,“人民公社的特点就是‘一大二公’”,“全体人民行动起来,大办钢铁”,“掀起兴修水利的新高潮”……各种各色的标语随处可见。
 
        全校老师,还有张四文他们这帮小学生们都成了主要的“炼钢工人”。炼钢炉就建在“菱角湖小学”的小礼堂里,用黄泥巴、掺上细沙、和上石灰,用水调拌,像揉面团一样反复搓揉。泥团如面轩,越揉越有韧性。许小慧将揉好的泥团交给张四文和潘大胖他们 。四文与大胖他们在地上划一个圆圈,然后用泥团往上垒,用小拳头边垒边夯。垒到一米高后,他们只能站在“高炉”上用脚踩着垒。连续垒了四天四夜,九十六个小时,“高炉”终于建好了,再通上风箱,就可以“炼钢炼铁”了。“菱角湖小学”在书记和校长的带领下,以及全体老师的配合下,“炼钢铁炉”统一设计成直径为两米,高一米半。苦战一个月后,十几座炼钢铁炉在小礼堂里并排站立起为了,昂首挺胸,气势磅礴。
 
        张四文、潘大胖这群小朋以一共六个人,与其他的二十几个学生,还有两个老师分在同一个炼钢铁班组。找上一些煤炭放在木材上,再找一些铁矿石,点上火,拉着风箱,就开始炼钢铁了。这样反反复复地炼油了两个多月,也没炼出钢铁来。全校最好的炼钢铁炉也只是把铁矿石烧熔了,连废钢铁都炈炼出一坨。
 
       菱角湖小学分有必须炼出两百公斤钢铁的任务,建高炉,炼铁矿石,折腾了差不多半年多的时间,也示炼出一滴钢铁水。支部书记、校长的位子不知是否还能保得住。书记、校长急红了眼,于是号召全体老师与同学们回家找钢铁制品来炼。一时间,家里的锅、犁田用的犁头、耕田用的耙齿、锄地用的锄头等,凡是有钢有铁的东西都找出来了,丢进学校的炼钢铁炉里。并大张旗鼓地号召学生上山砍树当柴烧,上城里去拾煤炭烧。准备就绪后,学生排着队扯风箱,口号是“人停箱不停!”炉膛里的火在熊熊燃烧,丢在炼钢铁炉里的一些钢铁制品有的开始在熔化。
 
       都是一些不懂专业的人士在炼钢铁,黄泥巴垒的炼钢铁炉经不住烧。烧久了,就崩塌了。许小慧几天几夜没睡觉,加上没吃过几顿饱饭,体质又差。在炼钢铁炉崩塌的一瞬间,她来不及逃离,被突然蹦出的已经烧红了的钢铁块击中了头部,一朵还来不及绽放的花蕾就这样凋谢了……
 
       菱角湖小学差不多有一年没有上课了,在轰轰烈烈地、千方百计地炼着钢铁。就是这样,也示能完成炼出二百公斤钢铁的任务。支部书记受到了党内严重警告处分;教了三十多年书的老校长,被解职回到农村种田去了。








山 村 琐 事(三)

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72708/201801/14134.html


山 村 琐 事(二)

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72708/201801/14128.html


(文学创作,取自生活。如有雷同,请勿对号入座。版权归“人生随意”拥有。)
 

渔.鹭 发表评论于
谢谢各位的喜欢。
夏圓 发表评论于
喜欢看鹭鹭父亲的文字,充满了时代感。
菲儿天地 发表评论于
好系列!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