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开,想必大家都不陌生,现代著名书画篆刻家。
陈起,知道的人或许不多,他曾是石开的老师。我们更熟悉,也更习惯的是叫他——陈子奋。
△陈子奋(摄于1959年)
必须承认的是,金石君借用了石开先生的名气来吸引大家的眼球。但是,如果您细细了解过陈子奋后,您会发现,陈子奋先生的名并不需要石开先生来衬托(并没有任何贬低谁之意)。
那么今天,我们就简单来聊一聊这位“画印双绝”的陈子奋。
一、八闽长乐的意芗
陈子奋(1898-1976),出生在那年初夏的福州乌石山宿月逞,也就是一八九八年的六月二十九日。
这一年,齐白石三十四岁,黄宾虹三十三岁,潘天寿二岁,徐悲鸿三岁(以周岁算)。是的,陈子奋的生平畏友徐悲鸿也才刚是上幼儿园的年纪!
其实,陈子奋从小就出生在一个私塾家庭。他的父亲陈吉光是光绪癸卯的秀才,也算是学富五车了,而且精通书画,擅长篆刻。
△陈子奋印(陈子奋印作)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陈子奋打出生开始就接触了诗书画印。据说在陈子奋十三岁时,陈吉光以陈老莲、任伯年等画谱为蓝本,传授他专心于这一画派的学习,可谓耳濡目染。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一九一六年,陈子奋十九岁,而就在这一年,陈子奋的父亲不幸去世了。从此以后,陈子奋与母亲和年幼的弟弟相依为命。
家里的顶梁柱倒了,扛着担子的就该是陈子奋了。所以,在父亲去世后,陈子奋开始以卖画刻印谋生。
△红遍大千(陈子奋印作)
当然,因为陈子奋有足够的实力,求画求印者是络绎不绝。除了卖画刻印之外,陈子奋先生还担任了职业学校和中小学图画课教员。
据记载,陈子奋先生为人诚恳,同道们也乐于和他交往。在交往的过程中,陈子奋临摹欣赏,取精摘录,开拓视野,汲取营养。
就这样,一时时,一日日,岁月走了,人长大了,诗书画印也渐渐长进了。
二、一生足矣的知己
当时间的脚步来到了一九二八年的夏日,而就在这个夏日,陈子奋先生遇到了他的人生知己,也就是仅比他年长三岁的国画大师徐悲鸿先生。
△落梅花楼(陈子奋印作)
那年的七月七日,徐悲鸿的夫人还是那个为了爱情,与他私奔东渡到日本的蒋碧薇。徐悲鸿受黄孟圭的邀请出席福建第一届美展,带着自己的学生,夫人,儿子以及女佣辗转来到福州。
在美术展览上,徐悲鸿先生对陈子奋的作品十分的赏识,并且表示抽时间要亲自登门造访。在同年八月二十一日的宿月草堂内,徐悲鸿与陈子奋一见如故,促膝谈艺。
因为话语不同,无法言尽的时候,便用笔写出来作谈。而且在临别之际,徐悲鸿即席为陈子奋先生造像。来而不往非礼也,于是陈子奋先生也连夜为徐悲鸿刻了三枚印章。此际,“画印”互为纪念。
△砚知己(陈子奋印作)
收到印章后的徐悲鸿大为高兴,又作了幅《伯乐相马图》送给陈子奋,图上题说:
“戊辰夏尽,薄游福州,乃识陈先生意芗,年未三十已以书画篆刻名其家。为予治‘游于艺’、‘长广颔而何伤’、‘天下为公’诸章。雄奇遒劲,腕刀横绝,盱衡于世,罕得其匹也……”
一九二九年,上海举办全国美术展,陈子奋先生前往参加,徐悲鸿知道后立即请陈子奋先生到南京作客,并想请陈子奋到中央大学教授国画。当然,陈子奋委婉的拒绝了……
△秀凤村民(陈子奋印作)
再后来,徐悲鸿与陈子奋两人在南京、福州两地书信相通频繁,从此两人成为莫逆之交。徐悲鸿平生用印很多,除了齐白石刻赠的一些外,余下的多数为陈子奋所刻。这足见徐悲鸿的偏爱。
三、中国第一的白描
我们知道的陈子奋是一位才情满腹的大师,人物,山水、翎毛、花卉、工笔、写意,他无不精通,当然,最为见长的则要数他的双钩白描花卉了,人称为“白描大师”。
白描是什么?它其实也是单独成为一种艺术形式的。具体的解释,我们还是找来度娘“问一问”。
△陈子奋白描画作
白描是指单用墨色线条勾描形象而不藻修饰与渲染烘托的画法;也是文学表现手法之一,主要用朴素简练的文字描摹形象。在文学创作上,“白描”作为一种表现方法,是指用最简练的笔墨,不加烘托,描画出鲜明生动的形象。
如度娘所说的,不知道您是否有所了解了。还是迷迷糊糊的?没关系,你只要知道它是一种技法,一种表现手法,而且要知道的是陈子奋先生是这方面的佼佼者,甚至称得上“中国第一”。
陈子奋先生称白描之线条为笔条。或许会有人疑问:陈子奋先生为什么会对白描如此情有独钟呢?我们来“听听”陈子奋先生自己怎么说。
△陈子奋白描画作
“笔是作者内心世界的表现,没有好的笔条,不能画出好的画。没有画家自己独特的笔条,也不能画出倚傍别人而且具有自己独特风格的画。”
您看,陈子奋先生原来是想让大家更加关注内在美,关注内心深处最真,最纯的美。这不正是他说的:“名宜藏,光宜韬。士君子,慎所操”吗?
四、一点一画的篆刻
众所周知,陈子奋先生的国画为“一绝”,但其实他的篆刻艺术也绝对称得上“一绝”,其成就一点也不会亚于国画。他还将自己篆刻的心得著成了《颐谖楼印话》。他写道:
“刻朱文须留意於白,刻白文须留意於朱。求之实者,必意之虚。求之此者,必意之彼。庶几变化在手,元气淋漓。”
△山阴北谷(陈子奋印作)
除了在书上的印论以外,陈子奋在印款上也有一些见解独到的篆刻经验:“古人书从印人,印从书出,刻印正所以学书,不书而求印之精殊难。”
我们知道,徐悲鸿对陈子奋的篆刻是大为赞赏的。在一九二八年,徐悲鸿就评价陈子奋的印章“雄奇遒劲,腕刀横绝,盱衡于世,罕得其匹也……”
再后来,徐悲鸿在信中向陈子奋求印时也曾这样说道:
“足下於印,固无所不可……当代印人,精巧若寿石工,奇岸若齐白石,典丽则乔大壮,文秀若钱瘦铁、丁佛言、汤临泽等,亦时有精作,而雄浑则无过於兄者。”
△在是斋珍藏印(陈子奋印作)
除了知己徐悲鸿对陈子奋的篆刻高度赞扬以外,近代文学家,民国诗人陈衍也曾评价到:
“融冶皖浙二派于一炉,而追摹秦汉,瘁心力以赴之,故其笔力苍劲深厚,驳驳乎奄有完白、冬心之长焉。”
△年仲(陈子奋印作)
这样类似的评价很多,不一而足。当然,陈子奋也曾对自己的篆刻做过一个“自我评价”,他是这样说的:
“余学篆治印,垂六十年,求其一点一画圆融藏锋,而迫近于甲骨、钟鼎、玺印者,接前贤之步趋,冀发扬而光大。”
这也应是对陈子奋篆刻事业最好的一个总结了。
陈子奋,一个注重“内在美”与“天人合一”的艺术大家,他曾在《七十自述》中,以短短三十二个字为自己六十多年从艺生涯做了一个总结。
“尤其于学,迟眠起早;画理诗情,竭力探讨;金石文字,旁通参考;好古敏学,弥笃到老。”六十年,三十二个字,这也是一代大家的风采了!
Scan QR Code via WeChat
to follow Official Ac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