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藤是一种生活吗?

爬藤对老中来说是一种生活的意义。没爬上的,难免有些失落和遗憾。爬上的则难免有些骄傲和解脱。虽然绝大部分小中注定不会爬上。但是绝大部分老中和小中都十几年如一日地努力过。不信?看看紫檀,极少数人可以期盼的目标,霸占了绝大部分的话题。

这也许是因为有一种说法,或者概念,爬上爬不上,人生会有很大不同。比如是不是能挣到四十万或者更多,是不是能当领导,是不是能进花街或者旗舰公司,是不是能拯救世界等等。简单地说,就是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美国版。这个人上人,倒不需要说是去欺压他人,但是一定要压倒他人。

压倒他人又为了什么呢?显然不是古代的简单的生存需求,甚至不是简单的生活需求。因为不爬的人在现代社会也不会有太紧迫的直接生存压力。吃救济而活的人都多得是。就是简单的生活上,也没有什么压倒性优势,甚至有很多时候还不如。因为吃得苦中苦,其实就是放弃了很多生活中的享受,从而追求或者希望能够换取更多的未来的享受。然而问题是,未来的享受未必更多,当当前的享受肯定更少了。

然而苦中苦和人上人的对立,其实是有一个生活和工作是对立的潜在前提。在现代社会,这个矛盾似乎是一种常识。但是生活就是工作,工作就是生活。或者起码交融大于矛盾才是人生的理想状态。在古代,农民种地,牧人放牧,工作生活是很难分开的。甚至包括所谓的匠人精神,一种生活工作的高级境界,也是古代手工业者传下来的。

所以,生活和工作的严重对立,来之于高度的工业化和社会分工。个体劳动以效率而言当然是很差。但是从感受而言却要好得多。劳动者有更多的自主权和更直接的劳动与成果的联系,使得工作的愉悦感更多,烦躁更少。从而把工作当作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为了支撑生活而不可缺的魔鬼。

而反过来,在高度合作的工业化模块化的工作中,绝大多数人其实都成为摩登时代的螺丝钉,成为没有自主意识,没有明确工作意义的程序化工作人。甚至工作以外的生活也被洗脑。高级房子,高级车,高级旅游,高级学校,高级包,高级消费,高级名声,于是需要到高级公司,干高级工作,拿高级收入。久而久之,工作之外的生活成为工作的目的,取代了工作本身。生活的愉悦也完全也必须建立在工作的痛苦上,才能得以实现和持续。工作和生活成为一对冤家。

一方面,必须问自己。爬藤,学医,学电脑,去硅谷,花街,大公司,拿四十万,当领导,改变世界,真的是自己想要的吗?还是是被灌输的。真的能够使自己得到真正的感官和精神上更多的愉悦吗?还是事实上正相反。

另一方面,又要看到,现代社会的人生,就像沉船中船上争相爬到最高的人,也许能够多呼吸一会空气。爬藤,学医,学电脑,去硅谷,花街,大公司,拿四十万,当领导,也许根本改变不了世界。但是可以改变一会自己。像爬藤学医学电脑,统计上根本没有多少更好的收入或者投入产出比。但是这些方向的共同突出点就是,相对而言更个体劳动一些,更少一些受制于大资本和大协作。于是个人在其中有更大一点的自由度和直观成就,也许能够更活得像人而不是机器。也许这才是大家真正追捧这些热门的本质。

梅华书香 发表评论于
印度人和中国人最爱吧,所以也特别能生,,哈哈,,,,,,
匡吉 发表评论于
可又有多少人敢,或愿意承认自己的孩子不是爬藤的料呢?不是有句话,叫拼他个无怨无悔吗?
茅山道士 发表评论于
爬藤对很多人来说是为了多些机会当老板,创业挣大钱
锦西 发表评论于
不是那材料,你就是“吃死”那些个“苦中苦”,吃完了“藤校”饭,也还是个一般人。能力,伴随终生。“母以子贵”的时代早就一去不复返了。做好自己,就是最大的影响力。7岁以前就看出天份来了。一定得有应有的天赋。尤其在美国,他们仍然保持世袭传承。
OutOf_Africa 发表评论于
假如吃得苦中苦的是孩子,方为人上人的是父母,这个产出投入比对父母是不是接近无穷大?
localappleseed 发表评论于
爬藤对老中来说,是生活的几乎全部,考上了藤校,7天24小时包括做梦也会开心,考上藤校的父母,在微信里,会天天在祝候别人任何事情,目的是要别人赞美他(她)的孩子的优秀。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