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之二

打印 被阅读次数

我无意为袁世凯翻案,事实上我并不喜欢袁世凯,我觉得他是一代枭雄不假,不过对大势的判断一错再错,没有进一步和南方新兴资本家的勾结起来,成不了大事。之所以为他说两句,只是希望能从不同的角度来看问题。袁世凯也是一时之选,北洋系统的领袖,和平劝退清帝,结束帝制,这一点就不得了。他有负面的影响,但不能抹杀他正面的功劳。生活在那个乱世,想拔尖不单要有能力,也要有运气。

 

我们生活在已知结果的后世,点评当时的情况当然心中有数,但是当时只是一个瞬间的判断,对错无从谈起。反正都是选边站队。比如秦王李世民囚父弑兄,如果你以后来的“贞观之治”来看,李世民的举动当然是正义的,李建成当然是无关紧要的配角,但是当时配合秦王政变的人,谁会想到有“贞观之治”?李建成也不是蠢才!不过他失败之后,就必须是蠢才!同理的还有宋太宗赵光义等等。

 

在冥冥之中有直觉,最后判断正确的都是几百年才出一个的。比如刘邦,刘邦同学基本可以划入街边小流氓一类的,他其实没怎么读书,对历史的掌握几乎没有,这在中国历史上极其罕见,不读书而成大业的,或者好听点不读书而振兴中华的,除了刘邦,可能就剩下朱元璋。或者再加上老船长。这种人可能不能读书,读了书反而会限制他们的判断。

 

读史因为受观点和角度的影响,要允许别人以不同的角度来观察问题,比如有人从政治,从经济,从民生或者从逻辑的角度,不能一言不合,就拍案而起。要客观,有好的一面,就必然有差的一面,世上哪有完全正确的决定。人生就是不断的取舍,取舍就是趋利避害,有取必有舍。

 

因此,读史可以使我们平和的看待问题,我们努力的结果也许不一定是我们期待的,关键是你怎么看待结果。

 

都说读史可以明智。那么这句话这么理解呢?这要回到一个很基本的问题:人到底是理性的,还是感性的?

 

比如我们去买菜,你到底是买左边那把菜还是买右边那把菜?我相信绝大部分人的决定都是感性的。左边和右边的菜的区别是不大的。我们做出这个决定的基础是基于我们的经验和实践积累。那么买菜可能是一个微不足道的选择。而人生其实就是由各式各样的选择构成的。

 

我们不可能像买菜一样有丰富的实践机会。事实上很多选择一辈子大概只有一次机会,因此我们没有经验去判断,因此就要读史,看一看前人的经验是什么,这些东西能给我们什么启发。

 

又比如很多人怀念民国时期,觉得民国时期非常吸引人,现在什么都比不上民国时期。其实这种观点是可笑的。如果民国时期真的像想象的那么好,为什么民国时期没有发展出来?而是变成了过去式?我们现在处在一个盛世或者一个盛世即将来临的时候,盛世的主要特点就是一切都走上轨道,有了规矩。一切侥幸或者幸进都不可能发生在盛世时期。你可以随便翻开古今中外任何历史上的盛世时期的记录,盛世里都是论资排辈,为了规矩,为了鸡毛蒜皮的事情打破头。只有草创时期,才会有年轻人担当大任,一旦进入平稳期,就会强调经验和学历。不会再出现兵行险棋。

 

感性的判断是建立在理性的实践的基础上的,当你的理性实践不够用时,就要多读书,用别人的经验弥补自己的不足。当然,这有很高的风险,别人的总结是否完全真实,是否是从客观的角度以及当时的条件和你自身的条件是否类似等等都会造成判断的偏差,因此有人就读的通透,有人就读的偏转。甚至读的南辕北辙。因此,在个别情况下,有些人不读书可能比读书还要有效,中国的历史非常悠久,任何一个可能性都很容易找到例子来证实,也同样非常容易找到相反的例子来反驳。这同样是一种选择。

 

人生就是选择。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