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什么时候真正离家?

如何区别故乡和他乡?哪里是自己的家?美国人很讲究的immediate family是什么?这周末,我对这些问题又有了新的体验。我本来己经在美国生活了28年,应该很熟悉美国的文化。准确地说,我是8月13日抵达美国的,还差几天是周年纪念。但是这事发生在自己面前时,还是有些唐突。我觉得自己老了,而这只有相当的阅历才能体会出,所以写下来给年轻些的父母。因为在十几年前, 我们在圣路易斯接待来访的太太的舅舅和舅妈时,舅舅曾经提醒舅妈“儿子已经是别人的丈夫”,也就是说舅舅比舅妈先放得下,现在这感概轮到我了。

事情是这样的,儿子和媳妇决定开车从西海岸的华盛顿州去比我们更东面的大学做教授。届时将会路过我们这里,我们自然高兴。他开始说只是停留,见面后他们直接往东开,学校马上开学他要备课;后来改变主意,商定在家里住一个晩上。他们沿途停留黄石等美国国家公园,领略美国西部粗犷而壮观的河山,儿子不时发短信和照片分享旅行的进展,有些地方我们小时候带他去过。他们开了五天,超过40小时的车程。当他说“我们已经在Nebraska”、“刚进入密苏里”或“已过哥伦比亚”时,我就在盼望他们的抵达,算着到家的准确时间,更多的是担心旅途开车的安全。这一带我们都无数次往返,见识过七十号这条横跨美国东西海岸的高速公路的繁忙。

我密切注意手机,他几小时沒回我短信时,我便安慰自己他应该是在开车。

儿子突然来条这样的短信:

“And also to stay in your house tomorrow night, is that ok?” (“另外,我们明晚在你的房子里呆一晩上,可以吗?”)

我是觉得这问题十分突然,不可理解,不是商量好了的?我便回答:

“Of course, why you asked?”(“当然那,你为什么问?”)

儿子有点不好意思地回答:

“To make sure haha”(“确认一下,哈哈”)

我则强调道:

“It's your house”(“这是你的家”)

他便解释:

“Ok not asking permission but warning you :)”(“不是要求你的准许,而是想提醒你一下”)。

这个潜台词是他爱干净的太太也会来,家里应该开始清理了,这个我读得懂。

我写道:

“Welcome home ”(“欢迎回家”)

他们到后,我带小狗Teddy在Driveway去欢迎他们,去年圣诞节在加勒比海一别已经大半年了。

我需要解释的是,这个house是儿子从12岁开始住的家,他部分的初中和整个高中都是在这里度过的。从这里在他18岁时去远行,我们开着Minivan送他去东海岸的大学读书,然后他去西岸工作和读研,他都是回的这个家。

我常常庆幸,我们养大了一个想回家的儿子,我也经常以此测试为人父母是否成功的标准之一。在耶鲁读书时,他每年回来四次:春假、暑假、感恩节和圣诞节,雷打不动地赶在回家的路上。那时他读大学期间,部分的钱我们是从信用卡中借的,还有房贷,我们从来没有犹豫过。并且我们家的政策是,只要是回家的费用,全部由我们出。现在这政策已经扩展到他们的配偶了,虽然这帮家伙的现在或未来都比我们阔绰。

现在可好,这家突然变成了“your house”, 我需要适应啊,人家确实是拥有太太的一家之主了。

昨天早晨与儿子拥别,他又随口说出:

“Thank you for hosting us” (“谢谢招待我们“)

这耶鲁人文明得让人受不了了,我只当成,他感谢我们招待的那顿价格不菲的意大利晩餐吧。儿子,我要说这里永远是你的家,虽然我们早己不信奉“父母在,不远游”的中国古语了。

步可妮 发表评论于
您的文章写的形象生动有趣还有代表性,谢谢分享!
雅美之途 发表评论于
回复 'Yangtze430030' 的评论 : Very nice to read your story and hello from St. Louis, you have a wonderful Yalie! Sorry for replying in English because of a typing problem.
Yangtze430030 发表评论于
校友好!我们家大儿子和你儿子一样,也非常美国化,在耶鲁本科时也是假期都回家,当然我们付机票。工作后一年也回来几次,机票自付。很多家长抱怨孩子不愿回家,每个孩子不一样,当然家长也不一样。现在小儿子在上大学,每次他们离家后,家里的狗总要抑郁几天。家庭成员太少,连狗都感到孤独啊!
慢下来 发表评论于
“孩子什么时候真正离家”---------我冒昧揣测楼主有这样一问,是因为我们的第一代移民还有更多的中国元素,有更多的对中国文化下家的理解。而这种元素,理解,我们的第二代,第三代将会越来越淡去,,,在美国文化之下,对家庭、对亲情都有不同的表现,遗憾也罢,点赞也罢,这是挥之不去的事实。由小及大,我们在多大程度上还要、还应该保留自己的根?原来,我们欣欣然以为of course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说服自己我们更应该学会融入;虽然有更远的、和过去的甚至直到上世纪60年代那些黑暗的种族歧视、种族隔离的历史,我们依然都可以视若不见,仿佛离我们很遥远;而今天当这个种族的话题又沉渣泛起,被某些政治家轻车熟路地用作转移社会矛盾百试不爽的有用工具,甚至近日新闻爆料伟大(MAGA)的总统私下里说某国的留学生几乎都是间谍!(多扯一句,不要拿出讲话的视频,说这是谣言,人家新闻来源已经说得清楚是总统私下的言论,被与会企业家曝光。你不信,自己去晚上搜;你还不信,我只有摇头)我不禁要问,我们这些海外华人,是否真正离家?是否真正能斩断那与故国的千丝万缕?我们华人前仆后继移居海外,究竟为了什么?更好的生活?呵呵,什么样的生活?“子不嫌母丑”是中国的最朴素的价值观;各个house上悬挂的那一面面国旗也是普通美国人悄无声息、但是坚定的爱国的写照,,,,回到楼主的“家”这个主题,小家,大家,又何处是我家?楼主是医学专业人士,却也能够格外关注社会,颇有人文情愫,由是留言探讨
leslieking 发表评论于
狗狗最粘人啦。
匡吉 发表评论于
其实从大家踏入美国的那一天起,就要做好这种思想准备的,即在美国长大的孩子,基本上就不是你的了
oneplusone 发表评论于
这些转换对当地人很自然,对第一带移民要很长时间才能适应,不仅仅是中国移民,亚洲,拉美移民也是一样
所以才有了 first geration这个词,曾问过英语老师是否有second geration,她说没有
Rosaline 发表评论于
谢谢雅美先生和清漪园美言。不同的年龄段有不同的挑战或者是新目标:如何让我们将来的孙辈们愿意亲近自己,或者自己去亲近他们…。
我将孩子们的卧室都原封不动,每周去扫去灰尘。也许将来孙辈们度假会喜欢:)
天凉好秋 发表评论于
下班的路上读到这篇温馨的文章,眼泪竟流了下来。很巧,8月13日也是我们远离故土,登陆陌生新大陆的日子。
红靴子 发表评论于
这很正常呀。小孩子已经有自己的家了。你到他家,他到你家都要尊重对方的意愿,商量着安排。
方一水 发表评论于
泪水在眼眶里打转看完,文中的那些场景太像我们家的了,不过看到大家的留言,我释怀了,就像wiserman说的~父母说:我们这儿永远是你的家,没错。
子女说:这是父母的家,没错。
都对!
solo15 发表评论于
不好意思喔,先入为主了,好少看到有心思这般细密的爸爸 :)

刚开始我看了你的回帖2遍还是反应不过来,想说这跟y chromosome有啥关系?嘻嘻。
迪儿 发表评论于
完全是靠自己的感受和观点,不用感伤。

父母说:我们这儿永远是你的家,没错。
子女说:这是父母的家,没错。
都对!+1
也在经历这些,谢谢分享。
Wiserman 发表评论于
完全是靠自己的感受和观点,不用感伤。

父母说:我们这儿永远是你的家,没错。
子女说:这是父母的家,没错。
都对!
zizifan 发表评论于
华人对小家的大度和慷慨值得世人学习, 对大家的态度值得向犹太人学习。
清漪园 发表评论于
羡慕Rosaline.
雅美之途 发表评论于
回复 'Rosaline' 的评论 : You have raised a great daughter, independent and thoughtful!
雅美之途 发表评论于
回复 'solo15' 的评论 : I am pretty sure that I have a Y chromosome:)
solo15 发表评论于
这位妈妈想是比较心思敏感。要感谢西式教育下小孩都比较独立。相似的话几天前我也对我老妈说过。我就对我妈说:“我干嘛要住妳家。我自己有家。” 我老妈比较中式,经常不事先商量,自做他人决定:)


Rosaline 发表评论于
雅美先生,孩子们应该是从上大学开始时就离开家了,尽管我们付学费。我女儿大一冬假时,我兴奋地告诉她,将她卧室的书桌前的皮靠椅换成了新买的、棕色大皮转椅,很松软舒适…。女儿一楞:that is your house, mom, I will only stay for few weeks. Thanks anyway. 我一个劲地说,我们的家永远都是你的家,红烧排骨,菜肉馄饨总有的。女儿笑着摇头。

小孩们毕业工作了,我和先生兴奋,送一辆新车为毕业礼物。孩子们又笑着谢绝了,要自己去付款。现在我只能问,我是你妈妈,也仍然是你最好的朋友吗?这回答是,“妈妈,你永远都是!”
这回答令我心满意足,干劲十足的去为孙子的私立小学到常青藤名校挣学费去,(尽量知道肯定不需要我的),但是自己多找了一个干活的理由。:)
通州河 发表评论于
我们应是同龄人,不过我2个孩子年龄小得多。我认真想过这个问题,孩子长大后和家人的关系,基本上讲学历越高以后会和大人越疏远,这种情况我见过很多。反倒是四代同堂,大家庭都在唐人街或类似地方工作的,家庭幸福感最强。

有一种情况可以两者皆得,就是孩子跟着大人从小去当地教堂,这样长大的孩子这方面好很多,华人NBA球员Jeremy Lin是个例子。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