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尔·罗杰斯认为成为一个人的过程就是成为一个真诚的人。真诚的人就是一个拥有自觉、同理心并愿意以滋养的方式对待他人的人,也就是说作为一个人,就需要了解自己,接受自己,并以自己一生的成长和变化是一个真诚的人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作为幼儿教育者,我们要培养以诚实、非批判的方式来做自我观察的方式,我们要学习以接受他人的批评并将之视为帮助自己提升的能力。我们不要对批评采取防卫的态度,更不能苛责或贬低自己。(黄慧真译,1985,P.35)。
幼儿教师应具有自我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这是具有怜悯心和同理心的基础。所谓怜悯之心,就是无论爱与恨、喜悦与恐惧或悲伤等何种情绪在心头,老师都要忍受这种情绪,并在心中停留、酝酿、充分吸收,并反思这些情绪对自己的影响,在将来的人生历程中,若遇到遭遇同样情绪与经验的人与事时,能以怜悯之心包容他人,并能以爱的鼓励让他人走出不好的心境。
幼年时期曾有的负向情绪,印象最深的是发生在上小学时的买伞事件。在物质生活贫乏的上个世纪80年代,和家人逛街时,看上了一把花式折叠伞,很想买下来上学时用,家长没有同意。虽然一直哭闹,连着几天的心情都很悲伤,最终还是没有答应我的请求。
负向情绪是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遇到的一种情绪。当遇到负向情绪时,最好的办法是让自己先冷静下来,再去观察这种情绪后面所蕴含的意义。儿时希望能有一把美丽的雨伞,在下雨时可以象一朵雨中绽放的鲜花般出现在学校。在愿望被拒绝后,虽然悲伤,但还是有油布伞用,渐渐地也会不再执着。长大后,明白在家庭经济情况不是那么宽裕的情况下,要学会为家人分担。所以当遇到负向情绪时,要多给自己一些时间去思考、酝酿与反思,并从负向情绪中走出去。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看到类似的情景,幼儿会站在喜欢的柜台前不愿离开,甚至哭泣,以此期望身边的大人为自己买某样物品。此刻联想起往事,能以怜悯之心看待哭泣中的幼儿,一个微笑、一个眼神,或是跟幼儿打招呼,让他/她从悲伤中暂时脱离出来,若是手中有棒棒糖,也会给他/她一粒糖,让快乐的心境伴随着他/她,忘记刚才的悲伤。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赞誉老师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张燕著,2006,P.3)作为老师了解到小华打人的情况愈加严重的主要原因是被其他小朋友们排斥,故老师在介入时应有怜悯之心,可从三个层面去帮助小华:一是社交技巧层面,要教导小华在听故事或和小朋友们讨论主题时,不要用手触摸其他小朋友,更不能用手打别人。二是沟通技巧层面,小华有什么建议或看法,要说出来和其他小朋友们一起分享讨论,并让他知道只有这样做,其他的幼儿才会接纳他。三是学习社会规范层面,小华在听故事时要专心地听老师讲故事,若有什么想法可以举手,得到老师的允许后再说出自己的想法;在和小伙伴们讨论问题时,要先等待别人发表意见,等轮到自己时才说出自己的建议和看法,对别人的看法是否赞同,也要说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