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为什么历史上没有一个国家能吞并中国?
-
金庸武侠作家
大家希望听我讲小说,其实写小说并没有什么学问,大家喜欢看也就过去了。我对历史倒是有点兴趣。
一
今天我想简单地讲一个问题,就是中华民族如此长期地、不断地发展壮大,到底有何道理,有哪些规律?
这几年我常在英国牛津大学,对英国文学、英国历史和中国历史很有兴趣。大家都知道,英国对二十世纪影响最大的一位历史学家名叫汤因比,他写了一部很长很长的《历史研究》。
他在这部书中分析了很多世界上的文明,说明世界上的很多文明都在历史进程中衰退或消亡了,直到现在仍真正兴旺发达的文明只有两个,一个是西方的欧美文明,一个是东方的中国文明。而中国文明历史悠久且连续不断,则又是世界唯一的。
二
虽然古代有的文明历史比中国早,有的文明范围比中国大,如巴比伦的文明、埃及的文明、希腊罗马的文明,但这些文明却因遇到外力的打击,或者自己腐化而逐渐衰退、消亡了。
汤因比说:一种文明总会遇到外来的挑战,如果该文明能很好地应付这个挑战,就能继续发展;如果不能很好地应付挑战,就会衰退,甚至消亡。
这里也有多种情况:一种是遇到强大外族的打击,整个民族被杀光杀尽,消灭了;一种是民族内部长期僵化,没有改革,没有进化,像活的木乃伊,结果衰落了;有的则因自己的腐化而垮台;还有一种就是分裂,国家的内战不休。
我们的国歌中有一句:“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这句话是在抗战前后写的,它表示了一种忧患意识。那时候我国遭受外族敌人的侵略,处境确实非常危险。
就我看来,我国历史上遭受外族侵略的危险时期有七个:
第一是西周末年到春秋战国时期东西南北受到外族进攻;
第二是秦汉时期匈奴的进攻,时间长达四百年之久;
第三是魏晋时鲜卑等五胡的进犯,时间也有四百年;
第四是隋唐时期突厥和吐蕃的侵犯,时间约三百年;
第五是五代、南北宋时期契丹、女真及西夏的侵犯,时间大概也是400年;
第六是元、明、清时期蒙古、满族的侵犯;
第七是近代西方帝国主义和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
三
纵观中国历史,大概可以看到这样一个规律:我们的民族先是统一强盛,后来慢慢腐化,组织力量衰退。此时如果出现一些改革,那么就会中兴。如果改革失败了,或者自己腐化了,那么外族敌人就会入侵。在外族入侵的时候,我们民族有个很特殊的现象,就是外族的入侵常常是我们民族的转机。以上所讲的我们民族七次大的危机,又都是七次大的转机。
历史上常常是外族人来了之后,我们华夏民族就跟它同化、融合,一旦同化、融合了,我们华夏民族就壮大起来,统一起来。之后可能又腐化了,衰退了,或者分裂了,外族人又来了,我们民族再融合,又壮大,如此循环往复。
其他国家民族遇到外族入侵,要么打赢,要是打不赢,这个国家或民族就会垮台。我们中华民族遇到外族入侵时,常常能把外族打退,打不退的情况也很多,但却很难被征服。这是因为一方面我们有一股韧力,一股很顽强的抵抗力量;一方面我们又很开放,在文化上同它们融合在一起,经过一段时间,大家变成一个民族,我们的民族从此又壮大起来。
其中第一个原因是我国一开始就是农业社会,生产力比较高、技术比较先进,有强大的经济力量可以发展文化;第二个原因是从西周开始,我们已有了一个严密的宗法社会制度,后世讲到中国封建社会,总认为封建的宗法制度很束缚人的思想,很束缚人的行为,那当然是对的。
四
其实这种宗法制度也有它的历史作用,我们民族由于有了严密的继承制度,从而避免了内部的争斗和战争。一些游牧民族本来很强盛,但往往在关键的时候闹分裂。父亲死后,他的两个儿子或者三个儿子抢父亲位子,罗马也有这种情况。一抢位子,就要打架,就要内乱。本来很强盛的部落、部族或者民族,一分裂,就要自己打自己。
我们民族从西周开始,虽然自己内部斗争也不断有,但基本上还是遵循世袭制度,即父亲死了,嫡长子继位,这是当时中华民族发展的一个重要制度。一个社会的基本法律制度固定了,社会就会很稳定,内部斗争就会大大减少,这也是民族强盛的重要环节。
还有一个重要环节,就是我们对外族是很开放的。从历史上看,中国很长很长的时候是外族统治的,如北魏。其实隋唐也有很大的少数民族的成分,主要是鲜卑人。
有一个情况不知各位想到没有,我的小说中写过一个人叫“独孤求败”,独孤求败很骄傲,他一生与人比剑比武从没有输过,所以他改个名叫求败,希望失败一次,但却总没有败过。这个“独孤”就是鲜卑人。
唐朝开国皇帝李渊的母亲是鲜卑人,就姓独孤。“鲜卑”这两个字,有些学者说“西伯利亚”就是“鲜卑利亚”,鲜卑人原本住在西伯利亚那一带。但这不是很一致的意见。
北周的时候,有个大将军叫独孤信,他有很多女儿,其中大女儿嫁给了北周的皇帝,第四个女儿嫁给了唐高祖的父亲,第七个女儿嫁给了隋文帝。所以唐高祖和隋炀帝是表兄弟,唐太宗李世民则应叫隋炀帝为表叔。他们都有鲜卑的血统。唐太宗李世民的妈妈姓窦。唐太宗的皇后姓长孙,长孙和窦都是鲜卑人的姓。皇后的哥哥长孙无忌是唐朝很有名的宰相,他也是鲜卑人。
据《唐史》记载,唐朝宰相至少有二十三人是胡人,其中主要是鲜卑人。那时候说“胡人”就像我们现在说“洋人”一样,没有歧视的意思。
在唐朝,有二十三个外国人当“国务院总理”,可见唐朝对外国人一点也不歧视。
再说汉朝,汉武帝与匈奴交战,匈奴分裂投降了。其中一个匈奴王子叫金日蝉,在汉朝做官,很受汉武帝重用。汉武帝死后,他的身后大事交给了两个人,一个是霍光,一个就是金日蝉。由此可见,我们民族壮大的重要原因就是非常开放。
五
中国人不太擅长打仗,与外国人打仗时,输的多,赢的少。但是我们有耐力,这次打不赢没关系,我们长期跟你干,打到后来,外国人会分裂的。
匈奴人很厉害,我们打他不过。汉高祖曾在山西大同附近被匈奴人围困,没法脱身。他的手下便献了一条妙计,去向匈奴皇后说,汉人漂亮的小姐很多,你如果把汉朝皇帝抓来,把汉人打垮了,俘虏了大批汉人中的漂亮女人,你这个皇后就要糟糕了。匈奴皇后中了这个诡计,影响匈奴首领,便退兵了。
匈奴后来分为南北,南匈奴投降了汉朝,北匈奴则向西走,一部分到了法国,一部分到了西班牙,一部分到了英国,以至灭亡了整个西罗马帝国。
西方历史中的匈人是否匈奴人?史家意见不一致,有意思的是,匈奴的一半被中国抵抗住了,投降了,另外一半却把整个欧洲打垮了。隋唐时期的突厥也是如此,他们分为东突厥和西突厥。东突厥向隋唐王朝投降了,慢慢地被华夏民族所融合。西突厥则向西行,来到了土耳其。后来土耳其把东罗马帝国打垮了,把整个君士坦丁堡占了下来,直到现在。
所以我们不要一提起历史就认为我们民族不行,其实我们民族真正不行,只是十六世纪以后的三四百年的事情。
最近我在牛津大学的一次聚餐会上遇到一位很有名的研究东亚经济的学者,他和我谈到中国经济的发展前途时说,中国的经济自古以来就很发达,人均收入一直是全世界第一,只是到了十六世纪以后才慢慢被英国赶上去。而国民总收入却是到了1820年才给英国超过。中国国力居世界领先的地位竟保持了二三千年之久。
那位学者对中国经济前途非常乐观,他说大概到2020年时,中国的国民经济收入又会是全世界第一,并能长期保持下去,恐怕至少在那之后的四五十年内没有任何国家能够赶得上。我听了之后很兴奋,问他是否有数据?他列举了很多统计数字。他是专家,不会随口乱说。我觉得他的分析是很有道理的。
六
实际上我们中国古代在科学技术方面一直是很先进的,到宋朝尤其先进,大大超过了欧洲。那时我们的科技发明,欧洲是远远赶不上的。如造纸、印刷、火药、罗盘等在宋朝已经非常兴旺发达了。
现在大家用的钞票也是中国发明的,在宋朝时代就已经开始使用了。那时我们的金融制度相当先进,货币的运用相当成熟。
那么欧洲人什么时候才开始转机呢?应该说是到了中国的明朝,从那时起,中国开始落后了。
我认为其中原因,一个是政治上的专制,对人民的思想控制很严,一点也不自由开放,动不动满门抄斩,株连九族,吓得人们不敢乱说乱动,全部权力控制在皇帝一人手里。
另一个原因就是明朝对付不了日本倭寇的入侵,便异想天开,实行所谓海禁,把航海的船只全部烧掉,以为如此一来就能断绝与倭寇的来往,饿死倭寇。这是对日本完全不了解。这种愚蠢的禁令,当然是永乐皇帝时郑和下西洋之后的事情了。
明朝一实行锁国政策,整个国力便开始衰退。与此同时,西方科学却开始发展,工业革命也开始了。
有一个有趣的时间值得注意,那就是十六世纪初的一五一七年,德国的马丁·路德公然否定教皇的权威,反对神权控制,就在这个时候,我国明朝的正德皇帝下江南。正德皇帝是个很无聊、很腐化的昏君,他下江南干了许多荒淫无耻的勾当。
大家知道,在隋朝、唐朝,中国是很富庶的,到了宋朝、元朝也还可以,那时候科学发达、交通方便、对外开放。而欧洲正是封闭的时候,一切都由教廷控制,学术思想不自由。你如说地球围绕太阳转,他便要你坐牢,一切都是封闭的。
到了十六世纪,欧洲自由开放了,科学发明开始了,可是中国反而长期封锁起来了。这是最大的历史教训。
七
今天讲了这么多,无非是要大家明确两个观念,那就是改革和开放。我们中华民族之所以这样壮大,靠的就是改革和开放。
当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内部要积极进行改革,努力克服困难,改革成功了,我们的民族就会中兴。同时我们还要对外开放,这点更为重要,因为我们中国人有自信心,我们自信自己的民族很强大,外来的武力或外来的文化我们都不害怕。
另有一个重要观念,今天没有时间详谈。我认为过去的历史家都说蛮夷戎狄、五胡乱华、蒙古人、满洲人侵略我中华,大好山河沦亡于异族等等,这个观念要改一改。
我想写几篇历史文章,说少数民族也是中华民族的一分子,北魏、元朝、清朝只是少数派执政,谈不上中华亡于异族,只是“轮流坐庄”。满洲人建立清朝执政,肯定比明朝好得多。这些观念我在小说中发挥得很多,希望将来写成学术性文字。
上面我讲到的那位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在他初期写《历史研究》这部大著作的时候,并没有非常重视中国。到他快去世的时候,他得出一个结论:世界的希望寄托于中国文明和西方文明的结合。
他认为西方文明的优点在于不断地发明、创造、追求、向外扩张,是“动”的文化。中国文明的优点在于和平,就好像长城,处于守势,平稳、调和,是“静”的文化。
现在许多西方学者都认为,地球就这样大了,无止境地追求、扩充,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可取的。今后只能接受中国的哲学,要平衡、要和谐,民族与民族之间要相互协作,避免战争。
由于科学的发展,核武器的出现,今后的世界大战将不可思议。一些疯狂的人也许执意要打核战争,殊不知道这种战争的结局将是人类的同归于尽。这可能性不能说没有,我所接触到的西方学者目前对打核战争都不太担心,他们最担心的是三个问题:第一是自然资源不断地被浪费;第二是环境污染;第三是人口爆炸。这三个问题将关系到人类的前途。
所以,现在许多西方人把希望寄托于中国,他们希望了解中国,了解中国的哲学。他们认为中国的平衡、和谐、团结的哲学思想、心理状态可能是解决整个人类问题的关键。
十九世纪世界的经济中心在伦敦,二十世纪初转到了纽约,到了战后七十年代、八十年代则转到了东京,而二十一世纪肯定要转到中国。至于这个中心是中国的北京还是上海,其实在北京或在上海都不是问题,只要是在中国就很好!
- 原标题:为什么历史上没有一个国家能吞并中国?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武守哲
- 最后更新: 2018-10-31 07:10:18
热门评论 30条
商周文化不一样吧,那么周人算不算异族统治?
秦周文化不一样吧,那么秦人算不算异族统治?
刘邦和项羽等一批人是楚人吧,世人皆说楚人沐猴而冠,说明和中原文化差异很大,那么这算不算异族统治?
南北朝和五代十国与元就更不要说了更是异族统治的典型。
说说唐吧,统治者也是各种异族血统,这算不算异族统治。
这么多异族统治没人提,一个清朝却天天被拎出来背锅,也是够惨的。
说白了,动不动就用单一性质就把中国各朝代的统治划分为所谓异族统治和本族统治是极为片面的行为,其中用血统来划分居心尤其邪恶,中国人没有一个人是所谓的纯正的北方汉人血统和南方汉人血统,都有各种其他种族基因的人,南北方汉人基因都有很大差别。用文化也不靠谱,什么叫真正的汉族文化?夏商周秦汉隋唐宋元明清那个朝代文化是一样的?那个朝代遗留的文化是到现在都一成不变的?
结论就是现在中国文化本身是由无数前朝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文化,中国核心文化是从来都包容的,从来都是兼收并蓄的,是一个集合体,是一种代表了中国各族人民都普遍认同的共同价值观。从来不是西方的狭隘民族主义之流能比的。
明代这个汉族最后的统一王朝,真的很好玩,现在的书都说,明帝国是中国封建专制中最黑暗和最专制的,其实明代的专制没有清代专制那么厉害,清代的专制才是真正的专制,你看曹雪芹这种满族包衣奴才写的穿市民坐都被清廷 刀劈斧砍,你看四库全书的毁文化,
明代的最终崩溃离不开两条,一个是政治架构,一个是税收体制,明代最初,太祖高皇帝废中书省,千年皇权达到极盛,这位劳模比秦始皇那位劳模有过之无不及,于是搞了秘书处,继他之后的永乐皇帝,这位精力旺盛的皇帝文治武功 焰古腾今,他事情多,要打仗,要搬家,没那么多功夫天天批改奏折,于是,秘书处的权利开始变大,到他的儿子,仁宗朱高炽,仰赖太子党 三杨极力保全,自然对 力保自己的文官报之以厚礼,文官开始真正在国家大事上有了发言权,及至宣宗,三杨先后去世,宣宗一代明君,却由于 贪图 宫廷玩乐,教会了 小太监习字,这是太监披红的最早发端,至此,明代 文官-宦官 制衡架构已经给皇帝 亲手 弄出来了,这之后 土木堡事变,明代明初功臣以及靖难功臣的后代全部殒命,国家在文官 于谦的带领下 走出困境,于谦文官掌兵权,从此成为惯例,武将位列文官之下,是从这一刻开始的,你说于谦的作用是好还是坏?没有于谦,明帝国土木堡这关就不知道怎么过,可是于谦的出现彻底改变了 明代的军事惯例,文官先是在国家政事上有了话语权,现在文官领兵又是惯例,皇帝要制衡文官,有不想放弃 安逸的生活,宦官就这样崛起了,英宗之后,宪宗成化年间,西厂,内行厂就出现了,也就是说,宪宗老子英宗 文物大权都不能研究顶了,他儿子马上搞特务机关制衡文官,之后的明代帝王无不依仗 宦官制衡文官,一直到 毅宗崇祯,他上台坏了规矩,自己废掉权利制衡,然后被文官抛弃了,
这么一路说起来,明代权利架构,是由皇帝搭建起来的,也是由皇帝自己拆散的,怪不得别人,崇祯是一代明君,奈何 他手下的文臣已经不时太祖高皇帝时候的文臣了,太祖时代的文臣 战战兢兢,一不留神就被剥皮实草,崇祯朝的大臣,各个贪污腐败,当皇帝的权利被文官和宦官有效制衡的时候,就已经不能再说明代是专制的顶峰了。相反,清代倒是专制的顶峰,虽然他没有 东厂,西厂,内行厂 这种特务制度。
明代税制这个东西,属于历史领域的经济,小农思想的太祖,轻徭薄赋,明代农民的赋税在历代算是低的,国家财政从太祖时代起,就不能说富裕,明代财政就赶不上宋代的财政,到了后期,土地兼并,盐,矿等商业税 也收不上来,其实,明代的税收应该彻底的动大手术,但是,嘉靖帝那么乾纲独断,怎么没动这个呢?我以为明代最后一个能对 税收制度动手的就是嘉靖帝,他之后除了万历,没有人有机会动税制,但是,万历跟文官的关系极坏,那么多事情都办不成,改税制,更是谈不上,所以,嘉靖帝是明代中后期唯一有机会改动税制的,他没动,明代也彻底失去修改税制的机会了,张居正修修补补,还被废了好多,
明代在这两件事上,走的不好,还能走到276年,也还真是一个奇迹。
明亡的原因有很多,悲剧在于汉族再一次被异族奴役,由一个落后的少数民族来统治发达的占人口多数的汉族,专制是必然的手段
从金庸黑明粉清,抬高袁崇焕就不喜欢他,清庭也是抬高袁崇焕,一个能被敌人夸的人肯定是做了有害于其本民族的事,就像戈尔巴乔夫一样,西方那么夸他难道真因为他做了有益于苏联的事?
明代这个汉族最后的统一王朝,真的很好玩,现在的书都说,明帝国是中国封建专制中最黑暗和最专制的,其实明代的专制没有清代专制那么厉害,清代的专制才是真正的专制,你看曹雪芹这种满族包衣奴才写的穿市民坐都被清廷 刀劈斧砍,你看四库全书的毁文化,
明代的最终崩溃离不开两条,一个是政治架构,一个是税收体制,明代最初,太祖高皇帝废中书省,千年皇权达到极盛,这位劳模比秦始皇那位劳模有过之无不及,于是搞了秘书处,继他之后的永乐皇帝,这位精力旺盛的皇帝文治武功 焰古腾今,他事情多,要打仗,要搬家,没那么多功夫天天批改奏折,于是,秘书处的权利开始变大,到他的儿子,仁宗朱高炽,仰赖太子党 三杨极力保全,自然对 力保自己的文官报之以厚礼,文官开始真正在国家大事上有了发言权,及至宣宗,三杨先后去世,宣宗一代明君,却由于 贪图 宫廷玩乐,教会了 小太监习字,这是太监披红的最早发端,至此,明代 文官-宦官 制衡架构已经给皇帝 亲手 弄出来了,这之后 土木堡事变,明代明初功臣以及靖难功臣的后代全部殒命,国家在文官 于谦的带领下 走出困境,于谦文官掌兵权,从此成为惯例,武将位列文官之下,是从这一刻开始的,你说于谦的作用是好还是坏?没有于谦,明帝国土木堡这关就不知道怎么过,可是于谦的出现彻底改变了 明代的军事惯例,文官先是在国家政事上有了话语权,现在文官领兵又是惯例,皇帝要制衡文官,有不想放弃 安逸的生活,宦官就这样崛起了,英宗之后,宪宗成化年间,西厂,内行厂就出现了,也就是说,宪宗老子英宗 文物大权都不能研究顶了,他儿子马上搞特务机关制衡文官,之后的明代帝王无不依仗 宦官制衡文官,一直到 毅宗崇祯,他上台坏了规矩,自己废掉权利制衡,然后被文官抛弃了,
这么一路说起来,明代权利架构,是由皇帝搭建起来的,也是由皇帝自己拆散的,怪不得别人,崇祯是一代明君,奈何 他手下的文臣已经不时太祖高皇帝时候的文臣了,太祖时代的文臣 战战兢兢,一不留神就被剥皮实草,崇祯朝的大臣,各个贪污腐败,当皇帝的权利被文官和宦官有效制衡的时候,就已经不能再说明代是专制的顶峰了。相反,清代倒是专制的顶峰,虽然他没有 东厂,西厂,内行厂 这种特务制度。
明代税制这个东西,属于历史领域的经济,小农思想的太祖,轻徭薄赋,明代农民的赋税在历代算是低的,国家财政从太祖时代起,就不能说富裕,明代财政就赶不上宋代的财政,到了后期,土地兼并,盐,矿等商业税 也收不上来,其实,明代的税收应该彻底的动大手术,但是,嘉靖帝那么乾纲独断,怎么没动这个呢?我以为明代最后一个能对 税收制度动手的就是嘉靖帝,他之后除了万历,没有人有机会动税制,但是,万历跟文官的关系极坏,那么多事情都办不成,改税制,更是谈不上,所以,嘉靖帝是明代中后期唯一有机会改动税制的,他没动,明代也彻底失去修改税制的机会了,张居正修修补补,还被废了好多,
明代在这两件事上,走的不好,还能走到276年,也还真是一个奇迹。
现在是网络时代了为什么大家的信息平均收集能力还是那样
“夷狄入中国,则中国之;中国入夷狄,则夷狄之”,这是对《春秋》笔法某种层面的概括,民族出身自先秦时期就不是辨别华夷身份的条件。
具体来讲,段誉所属的段氏皇族,相对于中原文明虽是边陲小国,却是中原武林世家出身,举国上下奉行的也几乎都是中原文化,连语言都是。段氏皇族虽君临一国,但在面对武林人士的时候,从不以皇族的身份和势力压人,而是以武林世家身份,依足中原武林规矩。更何况,段誉的人设,便是一个饱读圣贤书,比中原儒生还迂腐的书呆子。谁能告诉我,看书的时候先入为主是把段誉当做异邦人来看待的?
至于金庸武侠中的第一英雄萧峰,他的人设,完全是基于当时的历史时代背景——中原暗弱,宋、辽、金、西夏等并立,合纵连横,相互攻伐。也只有这种人设,才能让他把《天龙八部》整部书的故事主线串起来。身世未被揭开前,他是大宋第一大帮的帮主,契丹人的身世被揭开后,他成为中原武林公敌,遇到女真的完颜阿古打,救了契丹皇帝,当上辽国南院大王,当然早前还与大理段皇子成为结拜兄弟。
而萧峰虽然是契丹人,但从婴儿时就被是被丐帮帮主等中原武林人士抚养长大的,接受的也都是中原文明的教化。如果身世没被揭开,他将永远都是自豪的大宋子民,所谓“夷入夏则夏”是也。
聚贤庄一战,当空难使出传自天竺达摩的少林功夫时,萧峰所用的,却是正宗的中原功夫“太祖长拳”,维护中原武林的盛威,让当场所有中原武林人士羞愧。
至于《书剑》,这是金庸的武侠处女作,本来思想就是不成熟的,也不是如你解读的什么站在叛军立场反对中央政权,而是因为他尚未形成自己的风格,依然受到旧武侠中“反清复明”“汉贼不两立”那种旧思维模式的影响。
至于《射雕》三部曲等其他作品,同样也无需赘言。金庸武侠中主流都是维护中华主流文化,你的所谓“解构中华主流文化的成分很多”,只能说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我要评论
全部评论 489条
关羽之所以被历朝历代所吹捧,那是因为历朝历代的皇帝都希望自己的臣下都是忠臣,作为忠臣代表的袁崇焕被推崇有什么问题么?事实上清朝不仅抬高袁崇焕,还抬高了崇祯,所以其实崇祯也是汉奸?连南明政府都几次替袁崇焕平反,某些明粉为了证明千错万错就是不是明朝自己的错,明朝没杀错袁崇焕,真是连基本的智商都不要了。
另外我不是明粉,只是讲客观事实,明亡是必然,袁崇焕在其中就一点责任没有吗
明亡的原因有很多,悲剧在于汉族再一次被异族奴役,由一个落后的少数民族来统治发达的占人口多数的汉族,专制是必然的手段
从金庸黑明粉清,抬高袁崇焕就不喜欢他,清庭也是抬高袁崇焕,一个能被敌人夸的人肯定是做了有害于其本民族的事,就像戈尔巴乔夫一样,西方那么夸他难道真因为他做了有益于苏联的事?
关羽之所以被历朝历代所吹捧,那是因为历朝历代的皇帝都希望自己的臣下都是忠臣,作为忠臣代表的袁崇焕被推崇有什么问题么?事实上清朝不仅抬高袁崇焕,还抬高了崇祯,所以其实崇祯也是汉奸?连南明政府都几次替袁崇焕平反,某些明粉为了证明千错万错就是不是明朝自己的错,明朝没杀错袁崇焕,真是连基本的智商都不要了。
“夷狄入中国,则中国之;中国入夷狄,则夷狄之”,这是对《春秋》笔法某种层面的概括,民族出身自先秦时期就不是辨别华夷身份的条件。
具体来讲,段誉所属的段氏皇族,相对于中原文明虽是边陲小国,却是中原武林世家出身,举国上下奉行的也几乎都是中原文化,连语言都是。段氏皇族虽君临一国,但在面对武林人士的时候,从不以皇族的身份和势力压人,而是以武林世家身份,依足中原武林规矩。更何况,段誉的人设,便是一个饱读圣贤书,比中原儒生还迂腐的书呆子。谁能告诉我,看书的时候先入为主是把段誉当做异邦人来看待的?
至于金庸武侠中的第一英雄萧峰,他的人设,完全是基于当时的历史时代背景——中原暗弱,宋、辽、金、西夏等并立,合纵连横,相互攻伐。也只有这种人设,才能让他把《天龙八部》整部书的故事主线串起来。身世未被揭开前,他是大宋第一大帮的帮主,契丹人的身世被揭开后,他成为中原武林公敌,遇到女真的完颜阿古打,救了契丹皇帝,当上辽国南院大王,当然早前还与大理段皇子成为结拜兄弟。
而萧峰虽然是契丹人,但从婴儿时就被是被丐帮帮主等中原武林人士抚养长大的,接受的也都是中原文明的教化。如果身世没被揭开,他将永远都是自豪的大宋子民,所谓“夷入夏则夏”是也。
聚贤庄一战,当空难使出传自天竺达摩的少林功夫时,萧峰所用的,却是正宗的中原功夫“太祖长拳”,维护中原武林的盛威,让当场所有中原武林人士羞愧。
至于《书剑》,这是金庸的武侠处女作,本来思想就是不成熟的,也不是如你解读的什么站在叛军立场反对中央政权,而是因为他尚未形成自己的风格,依然受到旧武侠中“反清复明”“汉贼不两立”那种旧思维模式的影响。
至于《射雕》三部曲等其他作品,同样也无需赘言。金庸武侠中主流都是维护中华主流文化,你的所谓“解构中华主流文化的成分很多”,只能说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孔子之作《春秋》也,诸侯用夷礼则夷之,进于中国则中国之。
经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
《诗》曰:戎狄是膺,荆舒是惩。”
今也举夷狄之法,而加之先王之教之上,几何其不胥而为夷也?
看不懂第一句没关系,这是一个三连论据,论语,诗经总该看懂了吧
伪儒许衡给蒙元的合法性发明的东西,在网上真是流毒无穷
后金表面是有6万骑兵的反叛部落,实际已发展为实力不亚于德川幕府的东北亚霸主(这一点很多人到现在都不能承认),占据了东北亚核心区,向南北取得朝鲜和蒙古的兵力和资源征收权(这一点至关重要)。其可动员的军事实力在整个东北亚强大的可怕。做形象比较的话,以日本关原之战东西两军的20万军队,正面面对八旗总动员后的15万左右军队,由于在指挥体制和作战效率上的巨大差距,日本的20万军队100%会全军覆没。这一点从萨尔浒之战中八旗6万军队在几天之内连打三场大战役,中间不需要休整,即可以数万大军在一日之内急行军一百里再去打另一场大战,接战后在半天内结束战斗,杀尽具有丰富作战经验的两万火器军队,这种作战效率在中古时代是很罕见的,要知道我们大多数人即使只是组织一个百人参加的春游都费劲,如果是纪律散漫,多凭个人勇武的游牧部落是不可能做到这种效率的,不能仅以“野蛮”两个字简单解释。
八旗本身可以看做超民族的现代集团军体制,军事效率非常高,超过了明朝末期雇佣兵化的军队体制。又有整个东北、朝鲜、蒙古做他的后勤补给来源和征兵基地。他已经有了军事优势。
这一点也是在袁崇焕真正成为辽东主将,从全局看问题,经过几次战役才认识到的,袁崇焕对后金的认识是在逐步加强的,最开始他也是认为只要经济封锁、政治孤立、战术得当,将士用命,可以在几年内逐步围困消灭八旗主力部队,哪怕付出较大牺牲,只要八旗核心的6万骑兵受到重创,树倒猢狲散,后金毁灭当不远矣。
实践教育袁崇焕,这根本不可能,连续几次的尝试,包括野战掩护筑城不成功,后金快速掌握筑炮技术,让他意识到面对这个集团可能唯一的办法是拖,争取朝廷开展“全面抗战”,忍受苦难,等到后金崛起的这代人老去,八旗腐化后,把蒙古和朝鲜从后金控制中解脱出来,才有可能灭金成功。
但是当时全国上下,还有我们现在全国上下的人,都不这么看,他们都认为后金和三大征的悖拜、播州、日本远征军是一个级别,只要明朝主帅过硬、将士用命,就能解决掉问题。即使不能快速解决,只要依托长城和山海关防线,把后金挡在外面就可以了。如果做不到,就是主帅有问题,就是主帅养贼自重。真是天真幼稚。
而升级了认识的袁崇焕从一开始就警告了,由于蒙古方面没有任何人能钳制后金,后金可以采用大纵深绕袭战略,从万里长城任何一点突破进入。但即使在后金军连续四次突破长城入关劫掠后,每次都以八旗超强的组织能力带领几万大军纵横几千里,卷带数十万百姓破关离开。干出这种中古时代罕见的事情。
明朝上上下下还不能树立“全面抗战”的意识,总认为靠一两个忠臣,靠一两只强军就可以了。简直幼稚的可怕。
袁崇焕在位时所有的政治军事举动都可以用这个角度来解释清楚。
而我们现在人还不能从这个角度去看明末,去看清后金是怎么样崛起的,明朝为什么全国百万大军,多少军头,都无法给当时总人口不到百万的八旗造成哪怕一次真正伤筋动骨的损害?反而一致去骂袁崇焕是个奸臣,是个私心过重的人,从道德角度去评判。
那我只能认为我们现在大多数根本就没有吸取明末的教训,大多数人对可能到来的危险仍有一种天生的傲慢轻视心态。
唯一能庆幸的是,主流历史学界对袁崇焕的态度还是稳定不动摇的。
后金表面是有6万骑兵的反叛部落,实际已发展为实力不亚于德川幕府的东北亚霸主(这一点很多人到现在都不能承认),占据了东北亚核心区,向南北取得朝鲜和蒙古的兵力和资源征收权(这一点至关重要)。其可动员的军事实力在整个东北亚强大的可怕。做形象比较的话,以日本关原之战东西两军的20万军队,正面面对八旗总动员后的15万左右军队,由于在指挥体制和作战效率上的巨大差距,日本的20万军队100%会全军覆没。这一点从萨尔浒之战中八旗6万军队在几天之内连打三场大战役,中间不需要休整,即可以数万大军在一日之内急行军一百里再去打另一场大战,接战后在半天内结束战斗,杀尽具有丰富作战经验的两万火器军队,这种作战效率在中古时代是很罕见的,要知道我们大多数人即使只是组织一个百人参加的春游都费劲,如果是纪律散漫,多凭个人勇武的游牧部落是不可能做到这种效率的,不能仅以“野蛮”两个字简单解释。
八旗本身可以看做超民族的现代集团军体制,军事效率非常高,超过了明朝末期雇佣兵化的军队体制。又有整个东北、朝鲜、蒙古做他的后勤补给来源和征兵基地。他已经有了军事优势。
这一点也是在袁崇焕真正成为辽东主将,从全局看问题,经过几次战役才认识到的,袁崇焕对后金的认识是在逐步加强的,最开始他也是认为只要经济封锁、政治孤立、战术得当,将士用命,可以在几年内逐步围困消灭八旗主力部队,哪怕付出较大牺牲,只要八旗核心的6万骑兵受到重创,树倒猢狲散,后金毁灭当不远矣。
实践教育袁崇焕,这根本不可能,连续几次的尝试,包括野战掩护筑城不成功,后金快速掌握筑炮技术,让他意识到面对这个集团可能唯一的办法是拖,争取朝廷开展“全面抗战”,忍受苦难,等到后金崛起的这代人老去,八旗腐化后,把蒙古和朝鲜从后金控制中解脱出来,才有可能灭金成功。
但是当时全国上下,还有我们现在全国上下的人,都不这么看,他们都认为后金和三大征的悖拜、播州、日本远征军是一个级别,只要明朝主帅过硬、将士用命,就能解决掉问题。即使不能快速解决,只要依托长城和山海关防线,把后金挡在外面就可以了。如果做不到,就是主帅有问题,就是主帅养贼自重。真是天真幼稚。
而升级了认识的袁崇焕从一开始就警告了,由于蒙古方面没有任何人能钳制后金,后金可以采用大纵深绕袭战略,从万里长城任何一点突破进入。但即使在后金军连续四次突破长城入关劫掠后,每次都以八旗超强的组织能力带领几万大军纵横几千里,卷带数十万百姓破关离开。干出这种中古时代罕见的事情。
明朝上上下下还不能树立“全面抗战”的意识,总认为靠一两个忠臣,靠一两只强军就可以了。简直幼稚的可怕。
袁崇焕在位时所有的政治军事举动都可以用这个角度来解释清楚。
而我们现在人还不能从这个角度去看明末,去看清后金是怎么样崛起的,明朝为什么全国百万大军,多少军头,都无法给当时总人口不到百万的八旗造成哪怕一次真正伤筋动骨的损害?反而一致去骂袁崇焕是个奸臣,是个私心过重的人,从道德角度去评判。
那我只能认为我们现在大多数根本就没有吸取明末的教训,大多数人对可能到来的危险仍有一种天生的傲慢轻视心态。
唯一能庆幸的是,主流历史学界对袁崇焕的态度还是稳定不动摇的。
擅杀毛文龙帮皇太极剪除后患是谁做的?
没人否认早期八旗骑兵的战斗力,但是他们不事生产,粮草哪来?是谁在一次次资敌,当然,晋商在这里逃不了干系。
还妄想持久战,用拖字决,明末天灾人祸,粮食欠收,辽饷收了多少,哪还有钱来支持他这么做,他不说五年平辽崇祯会用他?说他一个志大才疏不为过吧?没人把明亡的责任全栽在他头上,但是他就不用负一点责任吗,他当得起民族英雄的称号吗?
商周文化不一样吧,那么周人算不算异族统治?
秦周文化不一样吧,那么秦人算不算异族统治?
刘邦和项羽等一批人是楚人吧,世人皆说楚人沐猴而冠,说明和中原文化差异很大,那么这算不算异族统治?
南北朝和五代十国与元就更不要说了更是异族统治的典型。
说说唐吧,统治者也是各种异族血统,这算不算异族统治。
这么多异族统治没人提,一个清朝却天天被拎出来背锅,也是够惨的。
说白了,动不动就用单一性质就把中国各朝代的统治划分为所谓异族统治和本族统治是极为片面的行为,其中用血统来划分居心尤其邪恶,中国人没有一个人是所谓的纯正的北方汉人血统和南方汉人血统,都有各种其他种族基因的人,南北方汉人基因都有很大差别。用文化也不靠谱,什么叫真正的汉族文化?夏商周秦汉隋唐宋元明清那个朝代文化是一样的?那个朝代遗留的文化是到现在都一成不变的?
结论就是现在中国文化本身是由无数前朝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文化,中国核心文化是从来都包容的,从来都是兼收并蓄的,是一个集合体,是一种代表了中国各族人民都普遍认同的共同价值观。从来不是西方的狭隘民族主义之流能比的。
中国文化是由汉族和其他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文化,各民族和平相处,平等相待,不厚此薄彼
中华五千年屹立不倒,是因为中华文明有强大的凝聚力,而不是其他,就对了!
这些都不是中华文化原来的东西对吧
是,金日?(jīn mì d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