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进马拉松------四马之旅

喜欢在文字间寻找安静,喜欢在幻想中自我放逐
打印 被阅读次数

        11月份的第一个周日,跑了第四个马拉松,距离去年5月份的首马整整一年半的时间。
        
        喜欢自由自在的跑,所以,一直还是单兵作战,偶尔参加个比赛也是一种调剂,就像一次旅行或者参加Party,和有着共同爱好的人们共渡一段欢乐时光,或许像个里程碑。
 
        一直坚持的原则是循序渐进,慢慢积累,聆听身体的反馈,不超负荷,避免受伤。
 
        尽管如此,这次马拉松比赛,还是激进了一些,做了一点小尝试。
 
        原因是今年9月下旬后,大概由于跑量的积累,速度自然有些提升。整个10月份练习跑配速都在5分钟/公里以内,最多可以保持到26公里。10月底临近比赛,没有时间进行更长距离的尝试,于是计划把这次比赛作为一次训练,目标是把5分钟/公里的配速保持到36公里,剩下6K,看情况而定。不行就放弃些速度,不勉强硬拚,保证不受伤,安全完赛。
        凌晨,赶往100公里以外的赛场。天还未亮,志愿者们已经手持荧光棒为参赛者的车辆指示停车位置。起跑点附近的arena开放,为参赛者提供避寒和赛前休息。
        8点钟,天色湛蓝,准时出发。前10公里,跑在乡间道上,蓝天下两边的草场景色宜人,只是忘记了手套,双手冰冷。
        48分多钟完成了10K。12公里吃一管胶,在水站拿杯水冲下。
        跑过近10公里的街道,开始上了高速公路,路面宽阔,跑上去很舒服,半程1:44多,感觉正常。
        26公里通常是疲劳的开始,暗示自己要小心,吃一管胶,身体反馈良好。
        30公里左右下了高速,看一眼表2:28,身体状态正常,有望完成3小时到达36公里的目标。
        进入一段trails,路面弯曲起伏变窄,沙质地面,约33公里时,冲上一个大上坡,下坡时腿部报警,可能要抽筋,立刻减速,还好有惊无险。为了不抽倒在路边,5分钟/公里的配速不能保持了。
        35公里再吃一管胶,36公里看表,3小时零2分。比计划慢了两分,已经不错了。
        双腿随时可能抽筋,减速再减速,但是坚决不能停下来,跑完漫长的最后6公里。
        训练时习惯最后一公里冲一下,这次只能在最后100米冲一下了,在相机上留下一个有力冲刺的姿势。
        3小时42分钟多完赛。
        今天跑得很自信。
 
        吃根香蕉,喝碗热汤,休息一会儿,踏上返程,结束本次马拉松比赛之旅。渐渐离开赛场,心里也感谢比赛组织者和志愿者们安排和服务的周到。
 
        我是个跑步个体户,自编(计划),自导(自我训练),自演(自己上场),这也得益于信息高度发达并且获取便利的今天。除了首马训练时,有一次小腿拉伤,以后都十分小心翼翼。训练计划基本都行之有效。
 
        首马4:21,二马4:08,三马3:55,四马3:42。每次都有一点点的进步,积累一些宝贵的经验。
 
        每次参赛的训练,除了保证顺利完赛,更大的收益是,遵循训练计划所带来的规律生活和自律,将跑步深深的嵌入到生活方式中。
 
        
        
        
        
        
 
相对幻想 发表评论于
谢谢!
plum59 发表评论于
祝贺!我一看就知道是安大略:))
ZheFei 发表评论于
赞!跑速真快!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