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中有一段话:一陰一陽之謂道,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見之謂之仁,知者見之謂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鮮矣!顯諸仁,藏諸用,鼓萬物而不與聖人同憂,盛德大業,至矣哉!
“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应该就是从这段话来的。
一般对“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理解是,仁者见到仁,智者见到智-----你是什么样的人,就对对象做出什么样的解读,或者你感受到的与你之所是是一致的。这种解释是合理的。
但如果还原原句,细究“见”的意思,则可能还有另一种解释。
从 “见”的意思开始:见在古文中有时候是看见的见,有时候是出现的现。出现的现又有呈现(物之所呈),显现(物之显明),表现(物之所表)等细微差别。
大体来说,如果见是 看见的见, 那么见前边的应该是主语。如果是显现的现,那么前边的应该是处所或者载体。
“仁者见之谓之仁”的见如果是看见,那么仁者就是主语-----仁者看见感受到道,就把它叫做仁。如果见是出现的现,那么仁者就是载体-----仁者显现道,这种在仁者身上显现出来的品质被叫做仁。换句话说,就是道在仁者身上体现为仁,在智者身上体现为智,在普通人身上就体现为衣食住行吃喝屙撒(当然仁者智者也吃喝屙撒,但他们有其他的更明显的载道的特征)。
哪个更准确呢?
石 头觉得是后者。因为下文明确地说,“故君子之道鮮矣!顯諸仁,藏諸用”------君子之道微妙啊,显现为仁,藏寓于用(就是没有自已独立的样子)。“鼓动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忧”这句话可以理解为鼓动万物(却非万物)也非圣人之思虑。这些说的都是道在存在方式或者显现方式,而不是“道被见到或者被感知”的方式。
用字也值得推敲,将另起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