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随笔(43) 我教《统筹方法》

古稀之年,知足常乐,助人为乐,自寻其乐!
打印 被阅读次数

教育随笔(43)      我教《统筹方法》

     《统筹方法》是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写的一篇把数学研究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起来的说明文。

       说明文、议论文和记叙文是中学生必须掌握的,不仅要会读,而且要会写的实用文。这三种文体,学生感觉最难学的、老师感觉最难教的就是说明文。

       1984年湖北省中学语文研究会决定在沔阳(现为仙桃市)召开会员大会,让我在会上上一节公开课,借沔阳三中的学生,讲说明文《统筹方法》。

       一节课,四十五分钟,大庭广众之中上公开课,师生相互缺乏沟通,又是比较难的说明文教学,困难重重。

       我坚信,办法永远比困难多。

       课前去沔阳三中与那个班的老师和学生见面、聊天,熟悉基本情况,特别注重了解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课堂学习表现等。

       认真备课,写好教案。拿着教案,向老一辈虚心请教。

       时任会长是我们学校德高望重的特级教师陈治平老师,当时去参加年会的还有我的恩师刘友三老师,两位前辈和省语文教研室的几位教研员,认真审阅教案,及时指导。

      万事开头难。上课如此,上公开课尤其如此,上这样大型公开课更是如此了。

      课堂教学的开头,就是导入程序。上好公开课特别要精心设计导入程序。

      上公开课那天,我和沔阳三中的学生,面对与会的三百多老师,我是这样开头的:

      同学们好!我们今天是第二次见面了,俗话说,一回生,二回熟。而且,我知道,同学们都喜欢看央视春晚,特别喜欢去年春晚表演哑剧的王景愚。我现在来为你们表演一幕哑剧,好不好?(学生兴趣盎然,齐声叫好)你们不花钱买票,但是不能白看,看完我的表演,请大家说说剧情,好不好?学生齐声说好,我就开始表演了。

       于是,我开始表演一个教师中午下班回家,处理家务的情景:

       打开房门,放下课本、备课本,进厨房。

       洗手、淘米、煮饭。

       然后,择菜、洗菜、切菜;炒菜。

       虽然我的表演并不十分到位,但是,最可喜的是学生放开了,大家七嘴八舌说“剧情”,基本符合要求。明白了老师中午下班回家时间紧,事情多,先做什么,后做什么,要安排好。接着,问学生:“如果老师回家先做菜,结果会怎么样?”

       学生都抢着说,那就会耽误吃饭的时间,影响全家中午休息了。

       此时,再要求学生翻开课本,速读《统筹方法》。学生恍然大悟。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学生速读完课文后,我问他们还记得第一次见面时,我讲的“不动笔墨不读书”的方法吗?记得就用我说的方法,再读一遍课文,把不懂的词语划出来,文章中的关键词句加着重线。

       巡视结果,发现大家都不懂的一句话是:“卑之无甚高论”。而关键句“统筹方法,是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数学方法。”,大家都找到了。

       将课前准备好的小黑板挂出来,让学生自己抄写“卑之无甚高论”的解释。

       然后,在黑板上挂出课文中的“泡茶”的两幅插图,指导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再把我的哑剧表演与华老文章中举的“泡茶”的例子结合起来,想一想华老讲的“时间方面的事”。你们以后在学习中能不能多考虑一下“时间方面的事”呢。

       充分肯定大家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都明确了文章第一句不仅是关键语句,而且也是文章的中心。这种写法,跟写其他文体的文章一样,都是“开门见山”的开头方式。

       最后,感谢同学们为我们这次会议所做的努力!

    《统筹方法》公开课在与会全体老师的热烈掌声中圆满结束。

 

      

      












 

ziyouzizaiyu 发表评论于
这篇文章看着太亲切了。我至今仍然记得这篇课文,读懂它确实对人的一生都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