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0年代,
海州(连云港古称"海州",1937年建市改名"连云港")
美国传教士家中的佣人。
连云港是江苏地级市,古称"海州"。因面向连岛、背倚云台山,又因海港,得名连云港。
位于中国沿海中部,东濒黄海,东部与朝鲜、韩国、日本隔海相望。辖灌云、东海、灌南三县。
连云港是中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一带一路"交会点城市、国际性港口城市、东海水晶之都。
连云港是《镜花缘》、《西游记》的文化起源地,是一座山、海、港、城相依相拥的城市。
1937年6月15日,连云市之港口码头。
图右可见海湾中东西连岛,图左可见岸上云台山之山脚,为此,取东西连岛之连字,云台山之云字,为新城命名为连云市。
孙明经考察发现该地之魂为图中间可见之中兴煤矿的运煤港口,因此孙明经向政府建议把"连云"改命名为"连云港",此建议被采纳,沿用至今。
1937年6月15日,连云市政筹备处。
此时今天的连云港市还未建市,国民政府拟建连云市,此为连云市政筹备处,细看可见楼眉和大门柱上都有连云市政筹备处字样。
1939年,列队进入海州(连云港古称"海州")城的日军。
1939年,日军入侵海州(连云港古称"海州")。
1951年8月25日,连云港赣榆县(今连云港赣榆区)全县678名青年获准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图为入伍新兵在青口牌坊街集结待命。
1953年,连云港灌云县人民政府门前,
惠浴宇与四弟惠厚彭(左三)等合影。
惠浴宇(1909-1989),连云港灌南县新安镇人。解放战争期间参加了淮海战役和渡江战役。建国后历任苏州市委书记、江苏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市长、江苏省省长等。
1955年,连云港东海县牛山站小街的情形。
1956年,连云港,海州城内天后宫大殿。
1956年,连云港,古海州城南关朐阳门。
1956年5月,连云港,海州城内十字街南大街。
1956年5月,连云港,海州古楼街。
1958年,连云港,新浦解放路。
1958年,连云港赣榆县气象站成立,这是工作人员在观测天气。
1960年,连云港赣榆县,赣中校门。
文革时期,连云港灌云县革委会成立。
文革时期,连云港灌云县,社员在互帮互学插秧技术。
1973年,连云港赣榆县青口粮管所职工查仓保护
粮食。
1970年代,连云港,盐场工人通过小推车将盐运上盐船。
![](http://i1.go2yd.com/image.php?url=0LEms1JJPR)
1970年代,连云港,文化工作者教人们学唱革命歌曲。
1970年代,连云港灌南县,丰收。
1972年,连云港,赣榆县农资公司把化肥送下乡。
1974年,连云港,赣榆县召开
上山下乡知识青年代表大会。
1978年,连云港赣榆县夏粮丰收,墩尚公社向县委报喜。
1981年,连云港,赣榆县影剧院举行庆祝建党60周年歌曲大合唱。
1982年,连云港,赣榆县委党校学习十二大精神的学员。
1982年,连云港,赣榆县电影管理站李修玉放映丛娟演唱的《赣榆是个好地方》幻灯片。
1984年,连云港,赣榆县汽车站。
1980年代,连云港老墟沟街。
1984年11月,连云港,赣榆县电视差转台开播。
1985年左右,连云港"淮海大学"创办期间的大门。
1985年,连云港通灌路改造前旧貌。
1990年2月3日,连云港,
灌南县实验小学校地北端地形。
1990年代,连云港,新浦站。连云港火车站原来叫"新浦站"。
1990年,连云港东海县,修建中的奔牛广场(现为晶牛广场)。
1991年10月1日,连云港,第一届东海水晶节开幕。
1990年代初,连云港,第一辆满载煤炭的列车驶进港口站。
1990年代,连云港,赣榆县华中路。
1990年代,连云港陇海步行街,那时候的步行街还有铁轨。
1990年代,连云港,华联广场。
1997年,连云港,
赣榆县客运总公司最初成立的原址原貌。
1997年3月,连云港,
东海县树墩小学门口,迎接香港回归倒计时牌。
2017年6月7日,位于连云港的新亚欧大陆桥东端起点标志。
2018年8月2日,连云港集装箱码头。
2018年8月19日,连云港,灌云县新沂河河水上涨,236省道的水漫桥已经被洪水掩盖,这样的泄洪场景也引来了不少看水的游客。
如今的连云港城市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