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电影《无名之辈》——笑死人——「偷搶」也「一步一個腳印、做大做強」/轉載
http://www.haitum.com/movie/9752.html&play=0-0
https://v.qq.com/x/cover/tpa0c309erq2p7t/i0029qg9wib.html
等一等 - 任素汐(著名電影《驢得水》主角)
(电影《无名之辈》片尾曲)
等一等 再等等
乌云背后的月亮
等着风 等着风
等一等 再等等
窗台外面的花朵
等雨声 落雨声
我在等什么
是在等冬去春来
还是等一树花开
是否时光太快
冬去春来啊
时光太快
等一等 再等等
路上行人的脚步
太匆匆 太匆匆
等一等 再等等
突然落下的夜晚
都入梦 都入梦
我在等什么
是在等冬去春来
还是等一树花开
是否时光太快
冬去春来啊
时光太快
长路漫漫啊
等我慢慢走
踏歌而上
人声熙攘
身影消瘦
我慢慢走啊
这人山人海
越过山丘
趟过河流
歌声悠悠
长路漫漫啊
等你慢慢走
踏歌而上
人声熙攘
身影消瘦
你慢慢走啊
这人山人海
越过山丘
趟过河流
歌声悠悠
等一等 再等等
乌云背后的月亮
等着风 等着风
等一等 再等等
窗台外面的花朵
等雨声 落雨声
2,厉害了!平均每个中国人将“拥有”两台监控探头(图)
文章来源: 法广 于 2019-02-05 14:20:11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图为北京天安门广场毛泽东像前摄像监控设备路透社照片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 IDC 上个月30 号发布的报告预测,2022 年中国视频监控摄像头部署量将达到 27.6 亿台。按照上述预测计算,近14亿中国人,平均每一个人将“拥有”两台受监控探头。该报告还称,中国未来几年里将在提升跟踪活动的技术能力上再花 300 亿美元。
据自由亚洲报道,2022年中国每人可“拥有”两个监控探头。
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安全和监控技术市场。国际市场调查公司IDC发表报告预测,中国和美国是当今两大人工智能(AI)发展速度最快和潜力最大的市场。研究公司 IHS Markit 预测,全球用于在视频画面中搜索面孔的服务器将有四分之三被中国购买。去年 9 月,中国人脸识别技术开发公司商汤科技获软银中国 10 亿美元投资,估值达到 60 亿美元。2017 年 10 月,它的竞争对手旷视科技 Face++ 也获得了由中国国有资本风险投资基金领投的 4.6 亿美元。
据中国媒体界面新闻1月30日的消息称,IDC预测,到2022年中国视频监控摄像头部署量将达到27.6亿台。报道还称,近年来,随着智慧城市建设的逐步推进,公共视频监控网络获得了长足发展,不仅在提高治安水平、预防和打击犯罪方面成果卓著,也有效改善了交通管理、应急指挥、防灾预警、市政设施抢修等工作效率。
据自由亚洲采访山东龙口维权人士姜国臣表示,他热爱国家一草一木,但对部分官员和警察感到失望。他质疑道:“耗费巨资用于监控,网络监管,究竟是为了民众利益,还是为了维护利益集团的既得利益。我本人有亲身经历,我于2017年进京上访,被当地接访人员将我们两人打伤,住在北京天坛医院。其中一人被打至两处骨折,我们多次报警,却无人受理。警察告诉我们‘监控视频坏了’,中国如此法治让百姓难以相信。”
当前,中国各地大街小巷部署了人脸识别系统,记录了路人的一举一动。政府将其称为“智慧城市”。媒体报道,1月28日,福州市政府、福建省算域大数据科技有限公司与北京比特大陆科技有限公司签署福州“城市大脑”合作备忘录,助力福州市智慧城市建设。据悉,福州“城市大脑”是“数字福州”的智能中枢,将实现城市运行、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智能化。
据自由亚洲早前报道,中国已经建成世界最大视频监控系统,该系统能准确识别行人年龄、性别、穿着等。江苏维权人士邵明亮对自由亚洲说,政府部署的监控视频,早已全面覆盖中国的上空:“监控是全覆盖,无缝隙的。越来越收紧,在方方面面。每一个死角都加强了各种监控。我现在就被软禁在一个山区,我现在就有三至四个高清探头包围,对着我屋子周围。还有很多人在看守着我。我早已提前超过中国人的平均(探头)水平。”
据报道说,在中国庞大的视频监控系统“天网工程”建成之后,又一项以农村为目标的“雪亮工程”已于去年起步,并首次纳入中共中央“一号文件”。广东一家企业为雪亮工程推出一套监控系统,利用家庭电视机与智能手机,推动监控视频入户。据官媒称,“雪亮工程”是以县、乡、村三级综治中心为指挥平台、以综治信息化为支撑、以网格化管理为基础、以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应用为重点的“群众性治安防控工程”。
据广东一位基督徒陈女士告诉自由亚洲,当地到处是监控探头:“现在都是这样,遍地都是监控。只是对有影响的人,他们(警察)才去处理。对于一般的骗子,居民受骗,他们都不管的。对百姓来说这是一种监控,肯定不是保护,保护的是他们政权。”
据报道说,一个月前,国际市场调查公司IDC描绘出2019年中国人工智能10大趋势,其中包括机器学习、融合视觉、语音、语义等多模态电脑开始落地,以及人工智能从云端部署向边缘电脑计算扩展。舆论认为,中国智能技术发展的,重点领域首先是满足监控的需要,而非提高生产能力。
--------
3,瑞士也发出警告:华为涉嫌威胁瑞士科技机密(图)
文章来源: 法广 于 2019-02-05 20:47:01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图为瑞士湖光山色一景
瑞士开始表达对中国华为威胁科技安全担心。就“保罗谢尔研究所将引进使用价值2千万美元的华为网络基础设施。瑞士情报局前局长警告此举危险。”情报专家担忧:保罗谢尔研究所-瑞士最重要的自然及工程科学研究基地-要将科技情报拱手送人。华为涉嫌进行海外间谍活动的话题再次被瑞士媒体推上风口浪尖。
据瑞士新闻报道指,瑞士原情报局局长警告:华为威胁瑞士科技机密。“保罗谢尔研究所将引进使用价值2千万美元的华为网络基础设施。瑞士情报局前局长警告此举危险。” 华为涉嫌进行海外间谍活动的话题再次被瑞士媒体推上风口浪尖。
报道说,保罗谢尔研究所究竟何方神圣,以至于其网络安全得到公众如此之关切?要知道,这家研究所是瑞士自然科学及工程科学最大的科研机构外部链接,其尖端研究涵盖物质材料、能源环境及健康科学等重要科研领域。其年度科研基金3.9亿瑞郎主要来自瑞士联邦。研究所的通讯系统中无疑满载着高精尖科技机密,难免需要保有防备觊觎之心。
2月3日,瑞士记者Lorenz Honegger发表在《瑞士周末报》上的一篇名为《中国技术遭严厉批评》的文章被多家地方报纸转载。
“几个月来, 美国一直在向友国施压,要求其不要和华为合作建立5G网络...... 波兰以间谍指控为由逮捕了当地华为的销售经理、英国牛津大学也宣布叫停华为提供的资助......但瑞士却正相反,” 作者在《瑞士周末报》的文章中提到,Sunrise和瑞士电信两家最大的移动运营商均采用了华为网络,“而2019年,这家中国企业在还将继续在瑞士‘胜利进军’。”
消息说,1月25日,保罗谢尔研究所(PSI)和一家伯尔尼公司签了一个“大单”:该公司将在未来5年内,向研究所提供价值2千万美元的、包括网络设施、服务器、存储安全技术和软件在内的多类华为产品,以取代并拓展研究所现有的信息通讯基础设施。Honegger在文中引用研究所发言人的话:“PSI正在采取一切预防措施,以防止任何类型的、不必要的数据泄漏。同时,研究所还与联邦情报局合作,以发现和打击非法活动。”
报道说,尽管研究所如此表态,但瑞士联邦情报前局局长Peter Regli并不买账。他对《瑞士周末报》说:“如果华为可以为保罗谢尔研究建设网络通信,那中国就不用再向瑞士派送情报人员了。” IT安全专家Alexander Hermann也在采访中表示:即使专业人士也往往难以证明通信产品是否被用于间谍活动, “至于华为公司,这种风险肯定存在。但并非所有客户都面临同样的风险。”
与此同时,外交部和联邦通讯局则指出“没有具体迹象表明使用华为产品从根本上具有风险。” 而联邦议会的绿党国民院议员Balthasar Glättli也就保罗谢尔使用华为技术之事表示,尽管华为间谍攻击的可能真实存在,但如果一味专注于防范中国电讯供应商,便会给美国公司提供可乘之机。
据Honegger在文章最后指出,华为瑞士公司不接受Peter Regli的批评,并要求后者给出支持其言论的证据。“如果我没记错的话,Regli先生已经20年没在情报局工作了,” 华为瑞士公司的发言人对《瑞士周末报》说。在今年2月刚刚结束的一场国际媒体圆桌会议中,华为创始人兼总裁任正非表示外部链接:“无论是华为,还是我个人,都没有收到过任何政府要求提供不正当信息的请求。”
《瑞士周末报》在相关文章中另外提到:早在2018年8月,瑞士时任通讯部长洛伊特哈德参观华为深圳总部时,华为高层Eric Wu就曾明确表示华为不从事经济间谍活动。不仅如此,他还反诘道,以此逻辑,人们也可以质疑瑞士对外国企业“做手脚”。对此,洛伊特哈德部长当场笑答:“人们永远无从知晓。”
据报道说,自2009年落户瑞士以来,华为瑞士公司的员工从50名增长到350名,而其主导业务便是同瑞士两家通讯运营商Sunrise和瑞士电信Swisscom的移动网络设备建设。瑞士另外两家电信运营商UPC和Salt的网络也在使用华为组件,不过对华为的依赖程度相对较小。
华为瑞士公司选址首都伯尔尼近郊Köniz,同瑞士电信Swisscom总部可谓仅有“一墙之隔”。《新苏黎世报》(NZZ)在去年年底的一篇文章中指出,这一决定有其特定缘由:自2008年以来,瑞士电信市场的这一领军企业就与华为建立起业务关系。 Swisscom的固定网络至今仍然依赖华为的网络组件。
报道说,当下,5G网络建设无疑是全球技术竞争中各方“抢夺”的重要市场。引进技术后随之而来的便是对网络设备供应商在产品中安装‘后门’的忧患。《新苏黎世报》评论文章写到:“专家相信,美国和中国都不会回避此种操作。”
法广RFI 小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