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北极熊对中国的恶意,你至少要知道这些

深度八一八牛人们,走近大神的世界,探索自由心灵,感悟独立思想。
打印 被阅读次数

全面了解冯•诺依曼系列文章(推荐按顺序阅读):

  1. 天才中的高富帅,数学界的暖男——冯诺伊曼

  2. 量子的世界你不能不懂,冯诺依曼伴你闯荡量子江湖

  3. 计算机的前世今生:不务正业的富二代如何改变世界

  4. 他是科学界的国民老公,最会玩的天才--博弈论之父教你如何中年不油腻

  5. 绝密Y计划,从胖子到比基尼美女,烧了20亿

1945年10月25日上午10点半,白宫,杜鲁门总统会见当时声望如日中天的美国国家英雄,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杜鲁门之前任职副总统的时间只有82日,临危受命为美国总统至今才半年,他还不知道他的许多重大决定,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和世界将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当奥本海默领导的曼哈顿计划成功造出原子弹后,是杜鲁门签署了向日本投原子弹的法案,并说:“把日本人干掉!”

曾经有过这么愉快的合作,此时,宾主双方都希望能有一个愉快的会谈。

 

通往地狱的路,都由什么铺成?

 

只是总统没想到,奥本海默原来这么不会聊天,他不安地搓着手:“我觉得我的手沾满鲜血。”。

杜鲁门勃然大怒:“血在我的手上,让我来担心吧!” 后来他指示国务卿永远不想再见到这个“XX养的家伙”。

奥本海默的这种自责和内疚,代表了当时曼哈顿计划的大多数科学家和工程师的心声,后来他们大部分都离开实验室回大学念忏悔经。

但冯·诺伊曼似乎没有受到影响。

当奥本海默评论说参与曼哈顿计划的物理学家“已经知道了罪”。

冯·诺伊曼的经典回应是“有时候某人承认犯罪是为了得到信任。”

冯·诺伊曼坚定地认为:科学与技术必须保持中立。冯·诺伊曼有个经常被引用和重复的公开观点:“应该怎样使用和控制科学家开发出来的东西,不是由科学家决定的,而应该由全体人民和他们的领袖来决定。”

在50年代开始的冷战危机中,曾有许多人建议美国发动一场“先发制人战争”,建立一个世界政府,垄断核武器的使用权。这些人中就包括两位当代最出色的数学家:冯诺依曼和伯特兰·罗素。

通往地狱的路,都由什么铺成?

 

冯·诺伊曼和罗素都是当时非常有影响力的数学家和思想家,都非常不喜欢苏联,都很关心数学的公理化。

但是除此之外,罗素和冯·诺依曼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人,比如罗素自己承认看不懂哥德尔的不完备定理 (数学家看不懂数学定理,难怪他要转行去搞文史哲, 事实证明他对文学的确很有感觉,随便转个行就拿诺贝尔文学奖。数学似海深,入行要谨慎),而冯诺依曼自己说他在梦中差一丢丢就先解决了哥德尔的不完备定理。

罗素认为:“(对于先发制人战争)我已经提出的理由就像数学证明一样,是如此明白无误和不可避免。”

冯·诺依曼的态度就更强硬,他在接受 Life 杂志采访的时候很坚决:

如果你问为什么明天不用原子弹去轰炸他们,我要问为什么不是今天就去呢?如果你说今天 5 点钟去轰炸,那么我要问为什么不是今天 1 点钟就去呢?

在当时,美国是世界上最早拥有并唯一运用了核武器的国家,作为曼哈顿计划的主要人物,冯·诺伊曼深刻认识到核武器的威力,作为博弈论的大师,他很清楚地看到,如果苏联也拥有了核武器(而且他相信以苏联的技术,这日子会很快来到),美国和苏联这两个核大国就会陷入了二难推论中(参看冯诺依曼系列中博弈论之父篇),到时候只要按个钮, 你的死敌就从这个星球彻底消失,这么大的诱惑,谁能抵挡?反过来你的敌人也有这么一个纽, 他肯定也想按。

面对这样的一个二难推论,最好的解决方法是什么?

最近掀起轩然大波的基因编辑,就算不提许多伦理的,医学的,学术的争议和质疑,最后其实也会造成这么一个按钮,只要有人按了,其余的人就面临着同样二难的选择。 某项技术虽然有一定用处,但存在非常大的潜在风险,那么不去用当然是最好的选择。即使人们可能会制定法律去禁止此类研究,但是,有人肯定抵挡不了诱惑。 这样的按钮其实已经在我们周围了, 怎么选择,怎么应对, 其实已经迫在眉睫。

罗素和冯·诺依曼运用纯粹理性,相信先发制人战争是逻辑的必然,是解决核扩散这一死结的唯一合理方案。

所以罗素和冯·诺依曼从理性和数学出发,都相信“世界上不应该有两个核大国共存”。

但是当时的主流舆论对此是不留余地地狂批:“罗素爵士 —— 著名的哲学家,提出的是最老式且最血腥的谬论 —— 用战争结束战争。”

相当长一段时间,罗素和冯·诺依曼的名声都很不好,很不受主流待见。

有意思的是,九一一恐怖袭击事件后,布什总统再次提出实施“先发制人战略”,2002年6月1日,在美国西点军校毕业班的演讲中,他宣布了关于使用武力“阻止我们的敌人用大规模杀伤武器威胁我们、我们的同盟国和朋友”的新学说,一般被称为“布什主义”。

总之,先发制人战争在过去和将来都存在着巨大的争议,在和平时代的我们回顾这些思想,会觉得很疯狂…… 在不遗余力批判的时候,换个角度,结合时代背景,看看历史人物的思想如何发轫发展,也许更有价值。

当时不懂得核技术的军政界大部分人士很天真地认为:美国对核武器的霸权至少可以维持20年。

实际上,美国的核垄断仅仅维持了短短的四年。

在1949年8月29日,如冯·诺依曼所预测的,苏联引爆了他们的核弹,这一炸,炸醒了美国,炸得冯•诺伊曼声望日重,还炸出了一个氢弹之父-爱德华·泰勒。泰勒极端反布尔什维克,也极端反苏,他认为俄国熊甚至比希特勒还要可怕。美国的核武器研制就不能停下来,要开发威力更大的超级弹!

通往地狱的路,都由什么铺成?

苏联的第一颗原子弹

1950年,美国政府决定开始制造氢弹,美苏之间长达四十多年的核对抗正式拉开帷幕。

冯•诺伊曼的影响力在这时候达到巅峰,他身兼数个重要委员会的主席或委员,同时还应邀成为一大堆私人企业和政府机构的顾问,包括中央情报局 CIA 、 IBM 公司、标准石油公司,武器系统评估小组(WSEG), 武装部队特种武器项目(AFSWP),劳伦斯利佛摩国家实验室等等。

冯·诺伊曼进入政府服务源于他认为:”如果自由和文明能够生存下去,那就必须要战胜极权主义,包括纳粹主义,法西斯主义和苏联communism。”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弗里德里希·哈耶克,也在同一时期发表了划时代的巨著《通往奴役之路》,他在书中如同先知般地预言:随着政府中央计划的越来越多,经济也越来越混乱,最后结果便会导致独裁和极权政府(奴役)的产生。哈耶克主张苏联和纳粹德国这样的国家早已经在「通往奴役之路」上了,而当时许多民主国家也正在重蹈覆辙…..

“通往地狱的路,都是由善意铺成的。”哈耶克的这句名言至今依然响彻,有意思的是,冯·诺伊曼和冯·哈耶克“都姓冯”,“都信奉”自由, 都被誉为 “终身的高瞻远瞩”。

有这么一个犹太人的笑话:

两个犹太人不小心掉进了河里,他们不停地喊:“救命啊!救命啊!”可过往的行人毫无反应。此时,两个警察从旁路过。当他们得知这两个落水者是犹太人后非常高兴:“让他们淹死算了!”一名警察幸灾乐祸地说。两名犹太人急中生智,高声喊道:“打倒沙皇!”这下可不得了,两名警察立即跳入水中,将他们逮捕归案。

纳粹迫害犹太人那是众所周知,但其实更早的沙俄就开始疯狂屠杀犹太人。到了苏联时期,斯大林也十分排犹。

而且冯•诺伊曼的祖国匈牙利也一直都在被苏联蹂躏,1944年,最血腥的布达佩斯围城战,苏军在城破后强奸了至少5万名匈牙利妇女,

随后,匈牙利被苏军接管,名义上是「解放」,实质等于入侵。 随后苏联政权在匈牙利实行恐怖政治,建立苏式政治安全局,必须接受苏联政治警察的训练。

布达佩斯的眼泪在飞,矛盾一直累积到 1956年10月,爆发了著名的匈牙利十月事件,苏联更是直接出军血腥镇压。

通往地狱的路,都由什么铺成?

 

所以身怀国仇家恨,冯•诺伊曼对苏联的态度非常坚决,他认为这种极权国家,就得全方位的压制摧毁他,包括之前的日本,德国。所以氢弹计划,奥本海默不同意。但冯•诺伊曼坚决地和爱德华·泰勒走到了一起,共同开发氢弹项目。

苏联第一颗原子弹的指挥者是执行了“大清洗”的贝利亚,贝利亚是秘密警察头子,他让近十万古拉格监狱囚犯参与原子弹工程的建设。据克格勃档案馆资料,此前七年里,贝利亚手下的克格勃在美英窃取超过300份原子弹技术资料。

(四年后,贝利亚遭到处决。在赫鲁晓夫的秘密报告中重述了一则关于贝利亚说明制度恐怖的著名笑话:斯大林的烟斗丢了,贝利亚在第二天就抓到了10个小偷,他们全都招供了,而斯大林则在自己的沙发下找到了那个烟斗。)

克格勃无孔不入,居然渗透到了绝密的曼哈顿计划,这就是当时世界上引起轩然大波的福克斯间谍案,也让福克斯一夜之间举世闻名,后来福克斯更是一直成为国际核间谍的代名词。

通往地狱的路,都由什么铺成?

 

冯•诺伊曼和克劳斯·福克斯曾经亲密合作过,他们一起于1946年提交了一项关于“改进利用核能的方法和手段”的秘密专利,该作品马上被福克斯传递给了苏联,苏联很可能在这个基础上“偷了原子弹”。不过历史学家杰里米·伯恩斯坦曾指出,具有讽刺意味的是,“约翰·冯·诺伊曼和克劳斯·福克斯于1946年制作了一项辉煌的发明,可能改变了氢弹的整个发展历程,但直到炸弹发生之后才得到完全理解。成功了。 ”

冯·诺伊曼的观点很直接:装配有氢弹的洲际弹道导弹是超级武器,拥有这些武器优势将接管世界,甚至都不必使用它们。

这样,冯•诺伊曼全力以赴地推进了氢弹的研制,氢弹的研制需要解决大量的计算问题,1952年在冯·诺依曼领导下又建成同期中最小、运算能力最强的计算机IAS,在调试阶段,它做过一次著名的试验,24小时连轴转不间断运行60天,对当时氢弹设计中的大量关键数据进行处理,证明了泰勒-乌拉姆设计方案来制造氢弹的可行性。为氢弹的研制立下了汗马功劳。

冯·诺伊曼天才地洞察到当时苏联在导弹技术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如果真的打起来,美国输的概率不低,当时美国很多人对此又不以为然,一直图样图森破地认为自己在洲际导弹和航天太空领域上领先全球。直到后来美国在史普尼克人造卫星危机中被打脸,才开始想起冯·诺伊曼的先见之明,痛定思痛,开展太空竞赛。

世界上试射成功的第一枚洲际弹道导弹是苏联的Р-7(苏军的昵称是Семёрка,意为“老七”),洲际导弹“老七”一出,幅员辽阔、人口众多,战略纵深,孤悬海外这些优势统统都成了浮云。

如果希特勒再晚个十几年,有了洲际弹道导弹后核打击苏联,那才是真正的闪电战,而不用劳师远征,那世界历史真要改写了。

为了赶超苏联,冯·诺伊曼献计全力发展远程飞弹,这个媲美诸葛亮锦囊妙计的决定在今天开来依然是“伟大英明正确”的。 他一直领导美国政府的最高机密ICBM委员会(洲际弹道导弹委员会)直到他去世。该委员会经常在他的家中开会,跨界的不仅仅是诺依曼, 曾经的PARTY圣地也摇身一变成了最火热的会议室。 诺依曼建议多个导弹研制计划齐头并进, 在ICBM委员会,他倡导进行了几个独立并行的洲际导弹项目,因为他认为竞争与合作才能催生最好的结果。诺依曼同时也是原子能委员会的重要成员,通过原子能委员会,他大大推动了适合洲际弹道导弹的紧凑型氢弹的研制。当时生产氢弹所需的锂-6和氚严重短缺的问题,也是靠他亲自“抓革命、促生产”才得以迅速解决。

通往地狱的路,都由什么铺成?

 

1954年,美国的第一颗实用型氢弹在比基尼岛试验成功。(未完待续)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