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该文才知道 华裔为什么干不过印度裔!(图)

去了印度才知道 华裔为什么干不过印度裔
去了印度才知道,为何华裔干不过印度裔。(图片来源:SAM PANTHAKY/AFP/Getty Images)去了印度才知道 华裔为什么干不过印度裔
去了印度才知道,为何华裔干不过印度裔

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印度裔无论是在实业界、科技界、经济界、大学还是政府等等,都全方位超越华裔,这是不争的事实,相关报道也有很多。但是为什么在北美,印度裔比华人混得好?最近网络热传的一篇文章《去了印度才知道 华裔为什么干不过印度裔》(文章作者名字不祥),内容大致如下:

在我去印度游学前,碰巧看到一篇文章,是硅谷知名华裔创业家王维嘉先生所写的。他去年12月份去印度游历2周,感悟良多,在他的长文中他专门探讨了“老印在美国为什么比老中混得好?”。我相信他也一直在寻求这个答案。

当我看完王先生的文章,我知道他的答案正是我所探究的,我相信他的判断。所以,后来的游学之旅,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去验证他的观点,其后从我这里也完全得到证实和认同。下面引用两段他在文章中的看法:

“这次印度之旅,我想我找到了答案。那就是印度的法律和政治制度和美国太相似了。这套体系是一整套精细的自下而上的利益分配的博弈体系,其中的规则和玩法没有多年的浸泡很难掌握。而中国自秦朝以来就是自上而下的行政体系,一切听皇上的,老百姓对于利益分配根本没有任何发言权。

在我去印度游学前,碰巧看到一篇文章,是硅谷知名华裔创业家王维嘉先生所写的。他去年12月份去印度游历2周,感悟良多,在他的长文中他专门探讨了“老印在美国为什么比老中混得好?”。我相信他也一直在寻求这个答案。

当我看完王先生的文章,我知道他的答案正是我所探究的,我相信他的判断。所以,后来的游学之旅,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去验证他的观点,其后从我这里也完全得到证实和认同。下面引用两段他在文章中的看法:

“这次印度之旅,我想我找到了答案。那就是印度的法律和政治制度和美国太相似了。这套体系是一整套精细的自下而上的利益分配的博弈体系,其中的规则和玩法没有多年的浸泡很难掌握。而中国自秦朝以来就是自上而下的行政体系,一切听皇上的,老百姓对于利益分配根本没有任何发言权。

久而久之大家对公共事务很淡漠,甚至就没有‘公共事务’这个概念,所谓‘自扫门前雪’、‘一盘散沙’的根源正是在此。难怪印度人抱团,自下而上的博弈就是要靠抱团啊。所以印度人到了美国就和在自己国家一样,像谷歌CEO劈柴去国会作证一点不怵啊。”

“这套法律和政治体系从1952年到现在一直在运行,可以想象来美国的印度移民从小就耳濡目染,浸泡其中,所以到了美国简直轻车熟路,又是讲英语,和在母国没什么区别。而中国人对这一切都很生疏,许多人甚至待了很多年都搞不清楚这个系统是如何运转的。当然印度人要混得好了。”

王先生的观点,或者说我们最终找到的答案很简单:就是印度的制度环境和西方基本一样,而中国则根本不同;由此导致了印度裔和华裔(无论是新移民还是其后几代),在西方社会的生存和发展状态迥异不同,也导致了华裔整体上全面落后于印度裔。

王先生在文章中提到的一些具体例证,像民众对选举的积极参与,像大家对公共事务的关心,等等,我们这次游学中都有同样的观察和感受。比如我们在尼赫鲁大学和几位女博士生交流时,她们都坦诚表达过,她们毕业后第一想去政府工作,其次就是去NGO组织,她们希望能积极参与政府或公共事务,改变印度社会,实现人生价值。

在印度旅行,刚开始或表面上,会感到印度与中国或亚洲文化很相像,所以我们都会有一种很自然的亲切感,但随着深入了解和体验,就会感到印度在很多方面更接近西方社会,包括从思维方式、人际交往、规矩礼仪,甚至是饮食习惯等等;与中国则是渐行渐远,“形似而神不似”,这个“神”更多体现在制度层面,而制度的影响太重要太深远了。

很多人在总结华裔和印度裔差异时,会指出华裔不关心公共事务、不愿意参政议政,这种现象的确普遍存在,原因是什么呢?其实根源还出在制度上的不同。

久而久之大家对公共事务很淡漠,甚至就没有‘公共事务’这个概念,所谓‘自扫门前雪’、‘一盘散沙’的根源正是在此。难怪印度人抱团,自下而上的博弈就是要靠抱团啊。所以印度人到了美国就和在自己国家一样,像谷歌CEO劈柴去国会作证一点不怵啊。”

“这套法律和政治体系从1952年到现在一直在运行,可以想象来美国的印度移民从小就耳濡目染,浸泡其中,所以到了美国简直轻车熟路,又是讲英语,和在母国没什么区别。而中国人对这一切都很生疏,许多人甚至待了很多年都搞不清楚这个系统是如何运转的。当然印度人要混得好了。”

王先生的观点,或者说我们最终找到的答案很简单:就是印度的制度环境和西方基本一样,而中国则根本不同;由此导致了印度裔和华裔(无论是新移民还是其后几代),在西方社会的生存和发展状态迥异不同,也导致了华裔整体上全面落后于印度裔。

王先生在文章中提到的一些具体例证,像民众对选举的积极参与,像大家对公共事务的关心,等等,我们这次游学中都有同样的观察和感受。比如我们在尼赫鲁大学和几位女博士生交流时,她们都坦诚表达过,她们毕业后第一想去政府工作,其次就是去NGO组织,她们希望能积极参与政府或公共事务,改变印度社会,实现人生价值。

在印度旅行,刚开始或表面上,会感到印度与中国或亚洲文化很相像,所以我们都会有一种很自然的亲切感,但随着深入了解和体验,就会感到印度在很多方面更接近西方社会,包括从思维方式、人际交往、规矩礼仪,甚至是饮食习惯等等;与中国则是渐行渐远,“形似而神不似”,这个“神”更多体现在制度层面,而制度的影响太重要太深远了。

很多人在总结华裔和印度裔差异时,会指出华裔不关心公共事务、不愿意参政议政,这种现象的确普遍存在,原因是什么呢?其实根源还出在制度上的不同。

参政议政(也包括其他方面的创新突破)最需要的是critical thinking(批判性思维),或者说批评精神、批评意识和批评能力,特别是对政府的批评。这方面中国人(包括海外华人)最为缺乏,并非是因为中国人天生就不好批评(其实正相反,中国人的挑剔能力随处可见),而是因为某些恐惧,这种恐惧与生俱来,如鬼附身。

如果无法消除这种对“批评”的忌惮和恐惧,华裔群体无法真正站立起来,无法真正融入主流,也无法赶上和超越印度裔。印度裔不存在这方面的问题,他们对美国、对加拿大、对印度,都可以无所顾忌、理直气壮地批评,在批评中不断完善和进步。

中国的崛起和强大,对海外华人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还需要继续观察和思考。同样,印度也正在进入快速发展的时期,是否海外印度人也会躁动不安和纷纷回国呢?应该说,这种情况也会存在,但对印裔群体的影响不同于华裔的情况,这除了各自出国和移民的背景不同之外,还是因为制度上的差异。

因为社会制度的相似性,印度人出得来,也回得去(包括下一代),这种来来往往对两方面都是双赢和互补;但华裔情况则有很大的不同,因为社会制度的差异性,出来难,回去更难,这种进进出出对自身和群体也更多是困扰和损耗。

这次去印度游学,很高兴找到了华裔和印度裔有落差的根本原因,但同时对华裔群体的未来,又多了几分失望和忧虑,因为这种制度上的差异性是我们个人难以解决的,甚至很长时间内还看不到解决的希望。那该怎么办?我和朋友讨论时,这几点值得关注:

参政议政(也包括其他方面的创新突破)最需要的是critical thinking(批判性思维),或者说批评精神、批评意识和批评能力,特别是对政府的批评。这方面中国人(包括海外华人)最为缺乏,并非是因为中国人天生就不好批评(其实正相反,中国人的挑剔能力随处可见),而是因为某些恐惧,这种恐惧与生俱来,如鬼附身。

如果无法消除这种对“批评”的忌惮和恐惧,华裔群体无法真正站立起来,无法真正融入主流,也无法赶上和超越印度裔。印度裔不存在这方面的问题,他们对美国、对加拿大、对印度,都可以无所顾忌、理直气壮地批评,在批评中不断完善和进步。

中国的崛起和强大,对海外华人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还需要继续观察和思考。同样,印度也正在进入快速发展的时期,是否海外印度人也会躁动不安和纷纷回国呢?应该说,这种情况也会存在,但对印裔群体的影响不同于华裔的情况,这除了各自出国和移民的背景不同之外,还是因为制度上的差异。

因为社会制度的相似性,印度人出得来,也回得去(包括下一代),这种来来往往对两方面都是双赢和互补;但华裔情况则有很大的不同,因为社会制度的差异性,出来难,回去更难,这种进进出出对自身和群体也更多是困扰和损耗。

这次去印度游学,很高兴找到了华裔和印度裔有落差的根本原因,但同时对华裔群体的未来,又多了几分失望和忧虑,因为这种制度上的差异性是我们个人难以解决的,甚至很长时间内还看不到解决的希望。那该怎么办?我和朋友讨论时,这几点值得关注:

第一,每个人每个家庭都先把自己的日子过好、过正常了。参政议政、为民发声,固然重要,但首先还是要像本地人、印度裔等移民那样,按照本地的方式去生活,融入进来才能被认同,扎下根来才能有发展。

第二,在居住国和祖籍国之间必须选好自己的位置。两头通吃看起来很美,过去似乎也行得通,但这个不可持续,弄不好就是两头不讨好,也很容易让下一代迷失方向,成为“夹生饭”,他们今后的发展更是大问题。

第三,华人自身必须抱团取暖,并和其他族裔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今后华人在北美在海外的发展,很可能会出现一个比较艰难的时期,对此要有各种准备。现在应该想的不是超越印度裔或其他族裔,而是多学习多合作,不断做出新贡献,努力塑造新形象!

期待有一天华裔和印度裔不再有原生态的根本不同,期待有一天能够相互学习、携手共进!

第一,每个人每个家庭都先把自己的日子过好、过正常了。参政议政、为民发声,固然重要,但首先还是要像本地人、印度裔等移民那样,按照本地的方式去生活,融入进来才能被认同,扎下根来才能有发展。

第二,在居住国和祖籍国之间必须选好自己的位置。两头通吃看起来很美,过去似乎也行得通,但这个不可持续,弄不好就是两头不讨好,也很容易让下一代迷失方向,成为“夹生饭”,他们今后的发展更是大问题。

第三,华人自身必须抱团取暖,并和其他族裔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今后华人在北美在海外的发展,很可能会出现一个比较艰难的时期,对此要有各种准备。现在应该想的不是超越印度裔或其他族裔,而是多学习多合作,不断做出新贡献,努力塑造新形象!

期待有一天华裔和印度裔不再有原生态的根本不同,期待有一天能够相互学习、携手共进!

 

登录后才可评论.